贴近生活紧扣热点 思辨与想象力并重
专家认为,2016年高考作文题材丰富,并敢于创新突破,凸显了生活化、思辨性、时代性、发散性等特点,也体现了更加多元化、更具开放性的考核要求。
——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对于全国卷Ⅰ关于“教育和分数”的漫画材料,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认为,考题与学生生活联系密切,“学生可以结合自身经历,有话可说”。世界读书日、全民阅读等话题对学生而言也不陌生,今年高考作文中这类题材继续受重视,如全国卷Ⅱ的“语文素养提升大家谈”,天津卷的“我的青春与阅读”等。
——更加紧扣社会发展,聚焦热点。长期研究高考命题的山东省临沂第一中学语文教师赵举宝说,以浙江卷的“虚拟与现实”为例,近年来作为现代科技前沿的虚拟现实曝光度不断增加,逐渐走进百姓生活;全国卷Ⅲ作文题“小羽的创业故事”,则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一当前热点相关。
——思辨性考题依旧唱主角。赵举宝认为,近年来不少高考作文题目或多或少涉及人、事、物之间的思辨关系,又注重整体性、系统性、开放性分析,既关注思维广度,又关注思维深度,今年仍不例外。例如,江苏卷的“话长话短”,上海卷的“评价他人的生活”。
从事多年高考作文阅评工作的安徽省芜湖市第一中学语文教研组组长程丽华认为,总体来看,今年各地高考作文题提供的材料给学生的自主选择空间都比较大,需要调动学生理性思维能力,自选角度对材料进行论述,言之有理即可。
——考察学生想象力,万能模块不再“万能”。专家认为,今年北京卷考题“神奇的书签”、山东卷的“备好的行囊”,都在引导学生大胆发挥想象力。北京八中一名高二学生说,这种题目让之前大行其道的万能金句和故事不好使了。
未来作文题将更注重综合能力
相关专家介绍,高考作文是最能展现考生综合素质的一道试题,从近几年高考作文的变化情况来看,今后作文命题将更贴近现实、更注重传统文化、更注重考察综合能力。
——“三贴近”将更为突出。程丽华告诉记者,未来作文题目将更贴近社会现实、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主流思想,更关注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具有人性内涵的立意,“高考作文不再一味是心灵鸡汤,将来的作文将进一步引导考生实话实说,回归学生的‘本我’,体现出语文立德树人的核心作用。”程丽华说。
——传统文化将更受重视。专家认为,今年的“老腔”,以及近几年的“老规矩”“忧与爱”等题材,其实都反映出中国传统文化比重在高考作文中的不断提升。“高考命题的一个新课题是要让当代学生认识到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以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型发展。”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姜钢表示。
——综合能力趋向更为明显。赵举宝等业内人士认为,未来高考作文话题将更具发散性,强化联想和想象,从而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在他看来,未来的学生应从“一心只读圣贤书”转变为“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只有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想象力、思辨能力,才能在各种话题中游刃有余。
此外,“全国一张卷”正成为改革大趋势。2014年全国有16省市实行分省命题,而今年全国有26省份使用统一命题试卷。储朝晖认为,随着命题适用范围加大,在兼顾普适性的同时,需要结合高校人才选拔的新要求,加大试题创新,让作文同题适用于最广泛学生,同时又具有区分度,作出科学有效评价。
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温儒敏坦言,和阅读题、知识题等比起来,作文题的设计其实更麻烦,既要创新又要稳妥,要防止雷同、套题,还要考虑到阅卷评分是否有足够的区分度等,高考作文一直试图在客观评价性与人文性中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相关推荐:
2016高考答案 | 2016高考真题 | 关注微信对答案 | 2016高考作文
·2021年高考北京卷作文深度点评与范文(1) (2021-6-8 19:34:13)
·2021高考作文:全国八套卷都强调了青年责任与担当 (2021-6-8 10:21:43)
·2021年高考全国新高考Ⅰ卷作文怎么写? (2021-6-8 8:49:05)
·2021高考新高考Ⅱ卷作文:从三个维度入手写好"人" (2021-6-7 18:57:46)
·2021年高考语文作文解析来了 (2021-6-7 16:29:25)
·免费真题 ·模考试题
2022年上海高考作文题目已公布
2022年湖南高考地理答案已公布
2022年湖南高考生物答案已公布
2022年广东高考地理试题答案已公布
2022年湖南高考生物真题已公布
2022年广东高考真题及答案汇总
2022年浙江高考真题及答案汇总
2022年广东高考生物真题及答案已公布(完整版)
2022年浙江高考政治真题及答案已公布(完整版)
国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重庆 |
河北 | 山西 | 辽宁 | 吉林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宁夏 | 青海 | 新疆 |
黑龙江 | 内蒙古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