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命题
统一命题
单独报考
您现在的位置: 考试吧 > 2021高考 > 高考历史 > 高考历史模拟试题 > 正文

2017年高考历史一轮测试单元练习题及答案(4)

来源:考试吧 2016-8-29 17:24:19 要考试,上考试吧! 万题库
2017年高考历史一轮测试单元练习题及答案,更多2017高考报名时间、2017高考模拟试题、2017高考辅导资料、2017高考经验技巧等信息,请及时关注考试吧高考网或关注“566高考”微信获取相关信息。

  11.(2013临沂一模)1917年4月17日列宁在《论无产阶级在这次革命中的任务》中指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经结束………资产阶级民主制已丧失了实行民主的一切可能性。”为此,他为布尔什维克党制定的任务是(  )

  A.暴力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B.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

  C.没收垄断资本,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D.选举产生苏维埃政府,行使人民民主权利

  解析:B 《论无产阶级在这次革命中的任务》即《四月提纲》,列宁在《四月提纲》里提出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采取和平的方式夺取政权,因此A项错误,B项正确。

  12.(2013成都模拟)如图是一份公函,其中反映的信息符合历史事实的是当时(  )

  平民教育委员会诸同志:

  弟因脑病日增,组织部及秘书处事务又繁,平教委员会常务委员势难胜任,恳予准许辞职,另推一人接替。本月常务委员会议请到伯伦同志代理出席。

  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

  毛泽东 五月廿六日

  A.国共合作开展国民革命

  B.中国共产党开展土地革命

  C.国共两党揭开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

  D.国共携手合作抗日

  解析:A 由材料可以看出,毛泽东当时在国民党中央工作,这种情况只能出现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

  13.(2013岳阳二模)1925年9月,《现代评论》杂志刊文指出:现在社会里面——尤其是在知识阶级里面,有一个流行名词,专用以加于政敌或异己者。只这三个字便可以完全取消异己者之人格,否认异己者之举动。这个名词应该是(  )

  A.卖国贼 B.反革命

  C.顽固派 D.“走资派”

  解析:B 材料的时间是1925年,此时是国民大革命时期,社会被分为革命派和反革命派,因此,正确的答案为B。

  14.(2013长沙检测)李德在《中国纪事》中写道:“1934~1935年,(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完全同外界隔绝,此事造成的后果尤其严重。他们从国际共产主义工人运动那里,具体地说就是从共产国际方面,既不能得到忠告,也不能得到帮助。”而这产生的实际后果是中国共产党(  )

  A.开始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问题

  B.放弃了对中国革命的领导权

  C.撤销了毛泽东在红军中的领导职务

  D.背离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解析:A 材料中的时间是1934~1935年,是红军长征的初期,红军与共产国际失去联系,迫使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地解决自己的问题,实际考查了遵义会议的意义,A项正确。

  15.(2014南平质检)如图所示的歌曲选段最早应该传唱于(  )

  A.国民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解析:B 抓住歌曲中的关键信息“红军”(1927~1937年),抗日战争时期,国共合作,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被编入国民革命军战斗序列,“红军”的称号不再使用。

  16.(2013年北京文综,19)中国共产党曾提出“赞助建立全中国统一的民主共和国”。当“全中国统一的民主共和国建立之时,苏维埃区域即可成为全中国统一的民主共和国的一个组成部分,苏区人民的代表,将参加全中国的国会,并在苏区实行与全中国一样的民主制度。”中国共产党提出这一主张有利于(  )

  A.推动国民革命不断深入 B.创立苏维埃革命根据地

  C.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夺取解放战争最后胜利

  解析:C 从材料信息看,中国共产党主张建立“全中国统一的民主共和国”,并明确表示“苏维埃区域即可成为全中国统一的民主共和国的一个组成部分”“在苏区实行与全中国一样的民主制度”,表明中国共产党准备放弃“工农武装割据”的主张与当时执政的国民党合作,这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对全国抗战局面的形成具有重大意义,故选C项,排除D项。苏维埃政权建立于土地革命时期(1927~1937年),国民革命时期(1924~1927年),中国共产党还没有建立苏维埃政权,A项不正确;从材料信息看,苏维埃政权已经建立,B项不正确。

  17.(2014莆田模拟)如图是某同学的历史笔记片断,该片断反映的历史主题是(  )

  A.国民革命时期的民主建设成就

  B.土地革命时期的民主政治建设

  C.抗日战争对中国的现代化影响

  D.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背景

  解析:C 根据材料中“两党合作”“国家主权”“废除旧的不平等条约”等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国共第二次合作进行抗日战争的事件,故答案为C项。国民革命时期主要是为了消灭军阀,与“废除旧的不平等条约”不符,故A项不选;B、D两项时期没有两党合作,故不选。

  18.(2013滨州一模)下面是由文物专家组绘制的发生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故宫文物大迁移路线。下列对各阶段的文物迁移表述错误的是(  )

  第一次迁移:1933年2月起,从北平到上海

  第二次迁移:1937年8月起,三路转运后方

  第三次迁移:1947年12月,从四川运到南京,拟运往北平

  第四次迁移:1948年12月起,从南京到台湾

  A.第一次迁移:九一八事变后,日军进逼华北

  B.第二次迁移:日军全面入侵,国民政府内迁

  C.第三次迁移:抗战取得胜利,国民政府迁往南京

  D.第四次迁移:平津战役胜利结束,北平和平解放

  解析:D 第四次迁移时间是“1948年12月”而此时平津战役(1948年11月至1949年1月)尚未结束,北平尚未和平解放,因此,D项错误。

  19.(2014三明质检)如图为黄尧先生所作的时事漫画《杀了这个野汉,熄了这把野火》。判断该画创作于(  )

  A.土地革命时期

  B.抗日战争时期

  C.红军长征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解析:B 从漫画中可以看出燃火地点,由上海至南京,下一个目标为武汉。由此可以判断“野汉”指日本,故漫画创作于抗日战争时期。

  20.(2014宁波模拟)这次战事(役)结束后,南线国民党军主力全部被歼,南京、上海及武汉已面临严重威胁。纽约《先驱论坛报》感叹:“中国打完了最大规模的一场战争,南京国民政府遭到的悲剧,显示出一个时代的结束。”材料反映的是(  )

  A.北伐战争 B.淞沪会战

  C.徐州会战 D.淮海战役

  解析:D 材料表明该“战争”结束后,南线国民党军主力全部被歼,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中心南京、上海等地受到威胁,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即将结束。由此可知该战役为淮海战役。淮海战役解放了长江以北中下游地区,直接威胁南京。故D项正确。北伐战争不以国民党军为革命对象,A项错误。淞沪会战后上海失守,南京沦陷,B项错误。徐州会战是国民党在正面战场组织的抗日作战,此时南京已被日军占领,且不符合“主力全部被歼”“一个时代的结束”的信息,C项错误。

关注"566高考"官方微信,第一时间获取2016高考成绩、分数线!

  相关推荐:

  各地2017年高考报名时间及方式汇总 | 关注微信获取报名时间

  新课标2017高考英语语法填空解题指导及备考策略

  2017年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十大常见典型错误汇总

  2017高考生必读:50句话总结高考化学知识点

  2017高考英语提分策略:吃透课本是关键!

  小编分享:2017年高考语文复习前期规划

文章搜索
万题库小程序
万题库小程序
·章节视频 ·章节练习
·免费真题 ·模考试题
微信扫码,立即获取!
扫码免费使用
国家 北京 天津 上海 重庆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宁夏 青海 新疆
黑龙江 内蒙古 更多
高考栏目导航
版权声明:如果高考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800@exam8.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高考网内容,请注明出处。
免费复习资料
最新高考资讯
文章责编:songxiaoxu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