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命题
统一命题
单独报考
您现在的位置: 考试吧 > 2021高考 > 高考历史 > 高考历史辅导 > 正文

2018年高考《历史》专题知识点总结(4)

来源:考试吧 2018-1-12 要考试,上考试吧! 万题库
2018年高考《历史》专题知识点总结(4),更多2018高考复习指导等信息,请及时关注考试吧中考网!

  点击查看:2018年高考《历史》专题知识点总结汇总

  中国古代文化史

  一、中国古代科技成就

  1、四大发明

  造纸术:西汉出现絮、麻纤维纸;东汉蔡伦改进,制造植物纤维纸。

  印刷术:隋唐—雕版印刷术;11世纪中,北宋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比欧洲早400年。

  指南针:战国—司南;后把磁针装在罗盘上,制成指南针。

  火药:唐末出现火器,金的火器制造业发达,南宋发明“突火枪”。

  四大发明的外传时间:造纸术与汉代以后即传入朝鲜、日本;其他三项发明均在宋元时外传。指南针对近代世界历史的进程影响甚大。

  2、其他科技成就

  天文历法:

  ⑴春秋:世界上关于哈雷慧星的最早记录,比欧洲早600多年;

  战国:《甘石星经》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

  ⑵西汉:《太初历》是中国第一部较完整的历书;世界上关于太阳黑子的最早记录;

  东汉:张衡对月食作了世界上最早的科学解释。

  ⑶唐朝:《大衍历》标志我国古代历法体系的成熟;僧一行作了世界上第一次子午线长度实测。

  ⑷北宋:沈括制“十二气历”,有利于安排农事。

  ⑸元朝:郭守敬编定《授时历》,比现行公历早300年。

  ⑹清朝:康熙仿制西方天文仪器,任命传教士南怀仁修订历法。

  地理:

  ⑴东汉:张衡发明地动仪,是世界上最早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

  ⑵西晋:裴秀提出绘图原则,制《禹贡地域图》。

  ⑶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是一部综合性地理著作。

  ⑷明朝:《徐霞客游记》记述了石灰岩溶蚀地貌,比欧洲早200年;(利玛窦《坤舆万国全图》反映了西方地理大发现的成果和地圆学说。)

  数学:

  ⑴春秋战国:九九乘法表。

  ⑵东汉:《九章算术》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标志我国古代数学形成完整体系。

  ⑶南朝:祖冲之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7位,比欧洲早近1000年;《缀术》成为唐朝及中世纪朝鲜、日本的教科书。

  医药学:

  ⑴战国:扁鹊提出四诊法,成为中医传统诊病法。

  ⑵西汉:《黄帝内经》是现存最早医学文献,奠定中医理论基础;

  东汉:《神农本草经》是现存最早药物学专著;“神医”华佗擅长外科手术,发明麻沸散;“医圣”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奠定中医治疗学基础。

  ⑶唐朝:孙思邈著《千金方》总结历代和唐朝医药学成果;高宗时编修《唐本草》,是世界上最早官修药典;元丹贡布编著《四部医典》是藏医药的奠基之作。

  ⑷明朝: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全面总结16世纪以前的中国医药学,被称为“东方医药巨典”。

  农学:

  ⑴北朝:贾思勰《齐民要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农书,是6世纪以前北方农牧业生产经验的总结。

  ⑵明朝:徐光启《农政全书》综合介绍我国传统农学成就,还介绍欧洲先进水利技术和工具,建立比较完整的农学体系。

  建筑:

  ⑴秦朝: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阿房宫。

  ⑵隋朝:宇文恺主持修建大兴城;李春设计建造赵州桥。

  ⑶元朝:大都(今北京)建筑宏伟,有完整排水系统。

  ⑷明朝: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明成祖时营建紫禁城。

  综合类著作:

  ⑴战国:《墨经》记录杠杆原理、浮力理论和“光学八条”。

  ⑵北宋:沈括《梦溪笔谈》,被誉为“中国科技史的里程碑”。

  ⑶明末:宋应星《天工开物》,被称为“中国17世纪工艺百科全书。”

  二、李约瑟难题:古代中国科技独领风骚上千年,但为何自近代以来,西方科技遥遥领先,中国科技发展缓慢?

  1、近代西方科技领先的原因:

  ⑴新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科技的研究积累物质基础,提供原动力;⑵资产阶级统治秩序普遍确立为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提供宽松的政治环境;⑶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解放了思想,培养了探求真理、注重思辩、实证、创新的科学研究精神;

  2、明清以来,中国科技文化落后于西方的原因:

  ⑴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占统治地位,使科技发展缺乏足够的动力;⑵文化专制和科举考试形成了循规蹈矩、“重文轻理”的畸形人才观和教育观;⑶“重农抑商”传统思想和后期“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和中外文化交流;⑷腐朽的封建制度是根本原因。

  三、中国古代的主流思想——儒家思想

  1、儒家思想地位的变迁

  ⑴创立:春秋时孔子

  ①社会背景:春秋时奴隶制逐渐解体(“礼崩乐坏”);封建制逐渐形成。奴隶主贵族统治地位动摇。②主张:“仁”: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积极);恢复西周的制度,贵贱有序(保守)。③地位:不适应春秋诸侯争霸的社会现实,遭冷落。

  ⑵发展:战国时孟子

  ①社会背景:战争连年,人民痛苦,发起反抗。②主张:“仁政”(给农民一些土地、一定时间,轻徭薄赋),“民贵君轻”,反对苛政。③地位:战国纷争的局面,只能接受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而不是“仁政”。

  ⑶打击:秦朝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为加强思想控制,“以法为教”,焚书坑儒。

  ⑷正统:西汉董仲舒

  ①社会背景:秦朝“法治”过度,暴政而亡;汉初“无为而治”不利中央集权。②主张:君权神授、天人感应,“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⑸巩固:宋代理学(朱熹)明代心学(王阳明,也叫王守仁)

  ①社会背景: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佛、道思想逐渐适应封建统治。②主张:“存天理、灭人欲”,维护封建等级制度。③性质:以儒学为基础,吸收佛、道思想而形成的新儒学。

  ⑹受到批判:明清—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

  ①社会背景: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封建专制统治加强和封建社会衰落。②主张:儒家经典并非“万世之至论”,提出政治应“趋时更新”;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提倡“法治”,反对“人治”;否定理学的空洞,强调“经世致用”的实际学问。③地位:儒学仍是正统思想。

  2、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居主导的原因:

  ①儒家思想在哲学上宣扬“天命观”,伦理上以“三纲五常”严格等级次序,主张忠孝一致;政治上主张“大一统”,维护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从根本上适应了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②儒家主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积极入世观念,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并能在历史的发展中吸收各派学说,顺应时代需要。西汉以后,逐渐形成了以儒家伦理道德为核心,以法家严刑峻法为手段和道家清净无为相辅助的治国思想,即儒表法里。

  四、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史学与教育

  1、文学——诗词歌赋和小说

  ⑴诗赋:

  1、《诗经》收集西周到春秋中叶的诗歌,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2、战国:屈原创造“楚辞”体,代表作《离骚》。

  3、汉代:①乐府诗语言朴素、清新自然、反映现实。代表作:《十五从军征》;②汉赋讲究韵节、辞藻华丽。代表作: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班固《两都赋》。

  4、魏晋南北朝(承上启下):①建安文学内容充实、风格苍凉。如:曹操《蒿里行》、《观沧海》;②田园诗清新自然、朴实恬淡,如:陶渊明《归园田居》;③南朝民歌缠绵婉转,如《采桑度》;北朝民歌慷慨爽朗,如《敕勒歌》、《木兰辞》。

  5、唐朝(黄金时代):①初唐:陈子昂主张作诗要有“风骨”,代表作《登幽州台歌》;②盛唐: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孟浩然;边塞诗人高适、岑参;“诗仙”李白(诗作气势磅礴、热情奔放、想象丰富、手法夸张,意境深远,具有突出的浪漫主义风格),“诗圣”杜甫(诗作深沉浓郁、跌宕有致,现实主义风格);③中唐: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倡导新乐府运动,追求浅显平易的诗风;④晚唐:杜牧、李商隐咏史诗反映唐朝衰落,流露失意颓丧。

  6、南宋:陆游爱国诗《示儿》

  ⑵词:①南唐后主李煜后期词多抒发亡国悲痛,代表作《虞美人》;②豪放派代表人物:苏轼(北宋)、辛弃疾(南宋);婉约派代表人物:柳永(北宋)、李清照(南宋)。

  ⑶小说:唐代传奇、宋代话本的出现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丰富了市民社会的闲暇生活,明清小说成就最大(四大名著)。

  ⑷戏剧:元曲分为元杂剧(关汉卿)和散曲。

  2、艺术——音乐、绘画、雕塑和书法

  ⑴音乐:春秋战国时“编钟”说明当时音乐达到很高水平;唐朝时,西域、中亚乐舞传入,《秦王破阵乐》、《霓裳羽衣舞》。

  ⑵绘画:

  ① 春秋战国:《妇女风鸟图》和《御龙图》是现存最古老的帛画。

  ② 魏晋南北朝:绘画带有宗教色彩,曹不兴是佛像画的始祖。顾恺之《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最著名。

  ③ 隋唐:山水、花鸟成为绘画主题,著名画家有隋朝的展子虔、唐朝的阎立本、吴道子。

  ④ 宋朝:风俗画增多,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反映了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的繁华街市。是我国美术史上不朽的作品。

  ⑶雕塑:①秦汉:秦始皇陵兵马俑突出表现了秦汉文化的恢弘气势,再现了古代大兵团作战的许多场面和细节;东汉成都说唱俑和洛阳杂技俑造型生动活泼;秦砖汉瓦也极具艺术价值。②南北朝—隋唐:由于佛教的传播,石窟艺术在南北朝有较大发展,以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隋唐时开凿的敦煌莫高窟(近甘肃境内)体现了鲜明的古印度佛教艺术和西域民族艺术风格,也反映了唐代丰富的社会生活,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

  ⑷书法艺术:

  ① 汉字字体演变(非考点):商周:甲骨文(兽骨、龟甲)、钟鼎文(青铜器)→秦汉:小篆、隶书(布帛、竹木简)→魏晋以后:楷书、行书、草书(纸)。

  ② 书法艺术:

  东汉末年(开始)—蔡邕;

  魏晋南北朝(发展、创新)—曹魏钟繇创立楷书;东晋“书圣”王羲之创作的行楷《兰亭序》“飘若浮云、矫若惊龙”,被誉为“神品”;介于隶书和楷书之间的过渡书体是魏碑,其特点是古朴多变,气势雄浑。

  唐朝(鼎盛,以楷书为主):初唐三大家——虞世南、欧阳询《九成宫碑》、褚遂良,承袭“二王”潇洒俊逸书风,崇尚瘦硬之美,笔力沉劲,法度严谨;盛唐—颜真卿《多宝塔碑》、《颜勤礼碑》,笔法遒劲、丰腴雄伟、端庄浑厚,有“颜筋”之称;中唐——柳公权《玄秘塔碑》、《神策军碑》,融欧、颜之长,自创新意,其结字端严、笔力挺拔、清雅刚正,被称为“柳骨”。唐代的草书大家有“癫张、狂素”之称的张旭和怀素(狂草《自叙帖》)。

  3、史学著作

  ⑴西汉:司马迁著《史记》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叙述黄帝至汉武帝二三千年间的历史。

  ⑵东汉:班固著《汉书》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断代史,叙述西汉一朝的历史。

  ⑶北宋:司马光编著《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上启战国,下至五代。

  4、教育

  ⑴春秋:孔子以“有教无类”思想办学,打破“学在官府”,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推动古代文化教育的发展。

  ⑵西汉:汉武帝创建中央太学和地方郡学,确立中国封建官学制度。

  ⑶北宋:王安石变法整顿太学,重编教科书,为变法造舆论、育人才。书院兴盛。

  5、中国古代文化的地位、作用和发展原因

  ⑴地位: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文化是经济和政治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

  ⑵作用:文化反作用于经济和政治。

  ⑶发展原因:经济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有经济决定的政策提供社会环境;教育培养人才,促进封建文化的发展;统治者开放的外交和包容的民族政策促进文化的交流与丰富;前代科技文化成就的积累奠定了基础;各族人民的辛勤劳动是根本原因。

  相关推荐:

  美好明天[高考志愿填报模拟系统]上线,快来体验

  2018年高考各科备考资料历年高考真题及答案

  考试吧整理:2018年高考语文作文素材汇总

  2018年高考全国统一考试各科考试大纲

  关注考试吧高中资讯微信获取最新信息!

文章搜索
万题库小程序
万题库小程序
·章节视频 ·章节练习
·免费真题 ·模考试题
微信扫码,立即获取!
扫码免费使用
国家 北京 天津 上海 重庆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宁夏 青海 新疆
黑龙江 内蒙古 更多
高考栏目导航
版权声明:如果高考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800@exam8.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高考网内容,请注明出处。
免费复习资料
最新高考资讯
文章责编:wumeiq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