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命题
统一命题
单独报考
您现在的位置: 考试吧 > 2021高考 > 高考语文 > 高考语文辅导 > 高考语文辅导 > 正文

高考作文 | 灵机一动,那些熟悉的课文还可以这样用

来源:考试吧 2018-5-7 10:10:00 要考试,上考试吧! 万题库
考试吧整理“高考作文 | 灵机一动,那些熟悉的课文还可以这样用”,更多2018年高考复习指导等信息,请及时关注考试吧高考网!

  高中语文

  那些熟悉的课文。其实也是非常好的素材,只要写作角度得当也可以为作文增分添彩,特别是平时素材积累的不够的同学,考场上万一想不出什么特别好的例子,这些素材就是救命素材,还不落入俗套。

  1

  《沁园春·长沙》

  1925年,注定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光辉一页。一代伟人毛泽东重游橘子洲,面对绚丽秋景,回忆战斗岁月,不禁诗兴大发,发出了“以天下为己任”的激情呐喊,成就了不朽之作《沁园春 长沙》。

  梁启超先生说,少年强则国强!诚哉斯言。伟人已逝,伟业不朽。当下,一些少年坐拥书香校园,但迷失了方向,迷恋上网,藐视前辈,贪图享乐,无心学习,目标渺茫,发出“家事国事关我何事”的怪语。殊不知,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在世界的国,在天地的家,有了强的国,才有富的家”。2011年3月1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动情地说:“我应该像一个战士一样,在自己的岗位上坚持到最后一天,做到忧国不谋身,恪尽职守。”这是温总理对国家的忠诚表达,对责任的全面阐释,对老一辈革命家精神的传承。我们“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当“书生意气”“鹰击长空”,加倍努力,学好本领,建设祖国,无悔青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壮志凌云,可铸辉煌!

  【多向解读】

  1.榜样。在中国革命蓬勃发展的时代,年轻人是涌入革命洪流还是躲进书斋,是向黑暗妥协还是争取光明,是奋力呐喊还是缄默不语,毛泽东为救民于水火,做出了无愧于时代的选择,参加革命,争取光明,奋力呐喊,鼓舞战友,激励少年,成为时代的光辉榜样!

  2.珍惜。我们今天生活在这个和平伟大的时代,无疑是幸福的。没有朝不保夕的生命之忧,没有无以言传的流离之苦。所以,我们更应该立志向,读好书,珍惜现在!

  2

  《烛之武退秦师》

  秦晋围郑,郑危在旦夕。佚之狐力荐烛之武使秦解围,烛之武以“今老矣,无能为也已”为借口拒绝郑伯。郑伯检讨自己未能早用其人之过,再以“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相激。烛之武临危受命,夜缒而出,智说秦伯。秦伯心悦诚服,秦军乃还。郑国转危为安。

  【多向解读】

  1.听取别人的意见。秦、晋围郑,郑伯在如此强大的两国面前感到了亡国的危机。大夫佚之狐向郑伯进言说:“其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郑伯听从了他的意见,并很快和秦君达成共识,解了燃眉之急。

  2.知错能改。秦晋围郑,郑国存亡旦夕之间,佚之狐向郑伯推荐烛之武。郑伯立即召见烛之武,当烛之武拒绝的时候,郑伯没有大发雷霆,而是真诚地道歉。如果没有这样真诚的道歉,怎能使郑国完好无损?一个领导者需要有大度量,更需要有知错能改的品德,这样才能造福于人民。

  3.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在太平时期,郑伯未能早用烛之武。而当兵临城下,危难之际才想到他,难怪烛之武有怨言。但是面对国家危难,烛之武还是接受了郑伯的委命,不计个人恩怨,不顾个人安危,认为国家利益高于一切。

  4.责任感。是什么力量使弱小的烛之武敢去见秦伯呢?是责任感的力量。是责任感,使他放下了与郑伯之间的恩怨;是责任感,使他敢于冒着危险夜缒而出;也正是责任感,使他敢于去面对并说服秦伯。

  5.永不言弃的人生。烛之武怀才不遇,但他时刻关注天下形势,思考安定天下、救济苍生的方法。

  6.语言促进沟通。烛之武见秦伯,先言郑国必亡无疑,再言亡郑有利于晋而无益于秦,最后揭露晋之野心,分化秦晋联盟。烛之武一席话说得秦伯心悦诚服,主动与郑国结盟。

  3

  《鸿门宴》

  刘邦的势力日益扩大,给项羽造成了威胁。亚父范增力主消灭刘邦,项伯为报私恩,连夜前往刘邦军营密告张良。鸿门宴中,项羽不理睬范增杀死刘邦的暗示。项庄舞剑意在杀刘邦,项伯舞剑却意在保护刘邦。最终,刘邦成功逃脱,项羽错失良机,兵败乌江。

  【多向解读】

  1.不要忽略对手的存在。项羽攻入函谷关后,拥有大军四十万,势力强大,士气正旺,颇为自负,鸿门宴上坦然接受刘邦的谢罪,其傲慢轻敌的思想最终为自己的悲剧埋下了祸根。其实,任何时刻都不要忽略了对手的存在;要尊重对手,更要警惕对手。

  2.不要被花言巧语所蒙蔽。鸿门宴上,刘邦隐藏了自己“欲王关中”的真实意图,将之推托为小人的“细说”;樊哙闯入军帐,将谎话说得义正词严。项羽对刘邦君臣二人的言论没有认真辨析,最终受到蒙蔽。

  3.做人要讲仁义。项羽讲究仁义,接受项伯的建议,在宴会上不忍杀死刘邦;刘邦乘樊哙闯入军帐,斥责项羽,项羽心存仁义,赐其酒肉。如果没有仁义之心,项羽顶多只是一个残暴的君王,而非后人所扼腕叹息的悲剧英雄,也不值得司马迁如此费笔墨为其立传。

  4

  《荆轲刺秦王》

  【多向解读】

  1.勇于担当责任。面对燕国朝不保夕的形势,荆轲完全有理由和借口推脱刺秦王这一使命。但是“学得文武艺,货卖帝王家”的荆轲却毅然接受了这一重任,并积极筹划,力图“挽大厦之将倾”。

  2.生死观。面对荆轲的忠义行为,樊於期没有犹豫,毅然选择了牺牲,或许是为了报答燕太子的知遇之恩,或许是从大局出发,总之他的行为令人敬佩。

  3.事前要有思考筹划。刺秦王前,荆轲进行了周密的谋划。他考虑到秦王的多疑,于是多方谋求取信秦王的见面礼,为此不惜冒着被后人诟病的危险,求得樊於期的首级。为了确保行刺的成功,他求得天下利刃“徐夫人之匕首”,并淬以毒药。

  4.遇事要冷静。当燕太子丹为形势所逼,婉言提出请荆轲早日完成刺秦王的任务时,荆轲的表现先是“怒”然后“叱太子”,最终还是出发了,断然踏上了去秦国的道路,这可能是荆轲刺秦王失败的一个原因。

  5.信任。与人相处最重要就是信任,尤其是领导与下级之间,多疑的太子丹是无法担负燕国命运兴亡的重任的。

  6.沉着机智、镇定自若。献图时,秦武阳“色变振恐”,眼看事情就要败露,在这节骨眼上,荆轲极力掩盖秦武阳失常的表情,又颂扬了秦王的威风,语意圆转,滴水不漏,使秦君臣上下疑窦顿释。

  7.节制欲望。荆轲之所以能够轻易地靠近秦王,主要是因为秦王的贪得无厌,他的贪欲影响了他的判断力。

  5

  《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

  “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用不着整个宇宙都拿起武器来才能摧毁他,一口气、一滴水就足以致他死命了。然而,纵使宇宙毁灭了他,人却仍然要比致他于死命的东西高贵得多……”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人有思想,会思考。人生存在浩渺无垠的宇宙中,要想能够获得高贵与永恒的话,凭借的也就只有思想了。岁月无痕,人的生命却可以在岁月的白纸上留下烙印,这就是思想的轨迹。因此,人必须学会生存,学会思想。

  【多向解读】

  1.人的力量在于人的思想。思想是人类存在的根本。一个人若能在浮躁喧嚣的今天保持宁静,关注自己内心世界的富足,那么他的生命必是高贵而充实的。

  2.坚强,让脆弱的生命活出不朽。人生不过短短几十年,痛苦与失落却紧紧围绕着我们,我们该怎么做呢?唯有坚强,让那些坚强的圣人做我们坚实的后盾,让我们勇敢面对生活。

  3.活出生命的意义。对生命意义的追问,是每一个有思想的生命体对自身灵魂的必然拷问。既然无力改变有限的生命,那么唯一能做的就是将短暂的生命创造得充实些,以此来弥补上天留给我们的遗憾。

  4.“草民”也有尊严。以前人们常说“我等草民”,在“民”前面加一个“草”字,来强调自己的卑微。但即使贱为苇草,也要做有尊严的那一根。

  6

  《廉颇蔺相如列传》

  蔺相如奉命出使秦国,面对秦王毫无惧色,进退有仪,不卑不亢,最终取得了外交胜利。渑池之会,秦王以鼓瑟为名羞辱赵王,蔺相如以死相逼,跪请秦王击缶,秦王无奈击缶。蔺相如接连升官,地位高过了大将廉颇,廉颇欲羞辱蔺相如。蔺相如顾及国家利益,处处避让廉颇。廉颇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到蔺相如府上负荆请罪。

  【多向解读】

  1.小不忍则乱大谋。忍让并非懦弱,并非无能,而恰恰是自信、坚强和识大体的表现。试想,如果蔺相如没有忍让,“将相和”又怎么会成为佳话美谈?

  2.双赢的智慧。在秦廷上,蔺相如竟敢怒叱秦王,侮辱群臣,这是何等英勇!可是,面对廉颇,贵为上卿的蔺相如竟然“引车避匿”,这又是何等“窝囊”!然而,正是蔺相如的主动退让感动了廉颇,迎来了“将相和”的局面。其实蔺相如的“让”,又何尝不是一种“争”?他既争得了国家的强盛,又争得了个人高风亮节的美名,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双赢的智慧。

  3.关键时刻,需要冷静与智慧。凭蔺相如“位在廉颇之上”的官职,不一定斗不过廉颇,但是,他深知“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的道理,于己于国都不利。关键时刻,他冷静思考,做出智慧的让步,最后“将相和”,共图国之大业。

  7

  《苏武传》

  公元前100年,汉朝为了表示和匈奴的友好,派遣苏武出使匈奴。就在苏武完成出使任务,准备回国时,被匈奴扣留,并被要求臣服于单于。匈奴派遣降将卫律前去劝降,许给苏武高官厚禄,却被苏武断然拒绝。匈奴见劝说无用,就决定用酷刑折磨苏武。当时正值严冬,天降鹅毛大雪。单于命人将苏武关入一个大地窖中,不给食物。时间一天一天过去了,渴了,苏武就吃一把雪;饿了,就嚼毡毯。后来,单于把苏武流放到西伯利亚的贝加尔湖一带,让他去放羊。在那个不毛之地,与苏武做伴的只有那根代表汉朝的节旄和一群羊。苏武每天拿着这根节旄放羊,心里总在想有一天能够回到中原。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节旄上的毛都掉光了,苏武的头发和胡须也都变白了。

  【多向解读】

  1.坚守节操。节操是一种高尚的精神,只有长时间的坚守,才能让它熠熠生辉。十几年的坚守,成就了大汉臣子苏武的英名,让我们牢牢地记住了那个冰天雪地中须发皆白,手持节旄,眼望故国,践行信仰的老人,是他将“坚守节操”深深地镌刻在我们心里。

  2.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高官厚禄,荣华富贵,威逼利诱,酷刑折磨,都无法动摇苏武忠君爱国的信念。他在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诠释着一个大汉臣子的忠贞。这种忠贞是任何东西都不能改变的。这种忠贞早已注入了我们民族的血液中,激励着更多的仁人志士为正义而战,为国家而战。

  3.找准人生的航向。人生如一条船,如果没有正确的航向,就会在茫茫的大海上迷失方向。找准人生的航向,才能向着既定的目标扬帆远航,不管风浪滔天,还是暗礁遍布。苏武找准了人生的航向,没有迷失自己,最终千古流芳,令后世敬仰。

  8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三曰敬爱师友。教员之教授,职员之任务,皆以图诸君求学便利,诸君能无动于衷乎?自应以诚相待,敬礼有加。至于同学共处一堂,尤应互相亲爱,庶可收切磋之效。不惟开诚布公,更宜道义相勖,盖同处此校,毁誉共之。同学中苟道德有亏,行有不正,为社会所訾詈,己虽规行矩步,亦莫能辩,此所以必互相劝勉也。余在德国,每至店肆购买物品,店主殷勤款待,付价接物,互相称谢,此虽小节,然亦交际所必需,常人如此,况堂堂大学生乎?对于师友之敬爱,此余所希望于诸君者三也。

  【多向解读】

  1.敬师。泱泱中华,礼仪之邦,敬师之道由来已久。古有春秋时期孔圣人问礼于老子时的谦卑有序、北宋学者杨时的“程门立雪”,现有伟大革命者朱德同志面见老师叶成林时的毕恭毕敬,都说明敬师的必要性。而在现在这个道德低下的社会,敬师的品德显得尤为珍贵。

  2.友爱。朋友,是一个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伙伴,兄弟可能不是朋友,但朋友常常亲如兄弟。朋友会为我们欢喜,为我们忧虑,会关心我们的冷暖,会为我们两肋插刀。所以我们要珍惜与朋友之间的友情,因为朋友是我们一生中最大的财富。

  3.立德与求学。蔡元培先生在演讲中怀着改良社会、改造教育的强烈愿望,向当年的北大学子提出了抱定宗旨、砥砺德行、敬爱师友之殷切期望。反观今天的社会,人们受的教育越来越高,但道德水平却直线下降,可见在求学时,我们应先立德。

  9

  《雷雨》

  戏剧展示的是一幕人生大悲剧,是命运对人残忍的捉弄。专制、伪善的家长,热情、单纯的青年,被情爱所困的女人,痛悔着罪孽却又不自知地犯下更大罪孽的公子哥,还有家庭的秘密,身世的秘密,所有这一切,在一个雷雨夜爆发。有罪的人,无辜的人一起走向毁灭。曹禺以极端的雷雨般狂飙恣肆的方式,发泄被压抑的愤懑,抨击旧中国专制的家庭和社会。

  【多向解读】

  1.做精神上的富翁。周朴园即使物质上再富有,也始终得不到妻儿的谅解,最终在孤独中走完自己的一生。物质生活的富裕,始终比不上精神的富有。

  2.真情让人动容。对资本的追求或许会使家庭支离破碎,可真情毕竟是温暖人间的纽带,即使像周朴园这样冷血的人,内心深处也留存着几许温情。

  3.提高警惕,尽早发现矛盾的存在。尽管周公馆死气沉沉,但人与人之间还能“和平”相处,繁漪与周朴园之间还有“妥协顺从”存在,周萍与繁漪之间也还“融洽”;但随着情节的发展,矛盾就逐渐凸显出来,最终在雷雨之夜爆发。社会的发展就是这样,我们要时时擦亮眼睛,及时发现矛盾,及时解决问题。

  10

  《哈姆莱特》

  莎士比亚的历史剧大多以揭露宫廷的黑幕为主题,剧中的君主往往是反面角色,观众很容易对号入座引起联想。伊丽莎白女王担心剧情会使观众联想到她本人,因为剧中篡夺理查三世王位的正是她的祖父亨利七世。伊丽莎白女王当然知道这一点,但是女王并没有将作者投入监狱或者禁演这部戏,她仅仅对她的大臣们埋怨说:“这部悲剧在剧场和剧院里已经演出四十次了。”

  尽管在《哈姆莱特》这样的剧中,就有“脆弱啊,你的名字就是女人!”这样的台词。但是,这并没有影响伊丽莎白女王就坐在舞台对面的包厢里看戏。因为,从某种角度上说,称女人脆弱是一种赞美,反之,如果一个女人被说成刚强,则一般被认为是一种污蔑。

  女王的宽容,成就了莎士比亚的艺术高度,也成就了英国这个岛国上的人民的面貌和气质。

  【多向解读】

  1.艺术的魅力。莎士比亚所处的时代正是英国伊丽莎白王朝政治、宗教变化动荡的时期,上流社会和达官贵人们认为编剧演戏是有伤风化的可耻之事,但莎士比亚的戏剧却似乎并未受此影响。这从一个侧面体现了莎士比亚戏剧强大的艺术魅力。

  2.女人应如何面对厄运?“脆弱啊,你的名字就是女人!”这是哈姆莱特在听完母亲说完她明知叔父杀死父亲篡夺王位,她也被逼嫁给了这个阴险的“笑面虎”后说的话,是对母亲在厄运面前表现出的屈从的揶揄,指出女性在命运面前常常表现出来的脆弱的性格特点。

  3.女王的“宽容”与作家的“幸运”。莎士比亚实属幸运,他生活在以宽容之道治国的伊丽莎白女王时代。这一时期,是英国资本主义快速上升的黄金时期,国富民强,有力地促进了英国戏剧的发展和成熟。戏剧不仅成为市民文化生活的必需品,也成为宫廷权贵的时髦享受。女王高度的政治智慧和包容之心,泽及文学艺术,特别是对戏剧的扶持。

  11

  《定风波》

  中国历代文人中,坎坷如苏轼者少有,尽管坎坷而又能积极入世、超脱达观者更少有。或如屈原“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投江而死;或如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远离尘世;或如贾谊、柳宗元抑郁而终。只有苏轼,一生颠沛流离,极尽沉浮,历经磨难。尤其是“乌台诗案”事件差点丢了性命,可他却不改真性情:一心装着天下百姓,一生都冒着随时可能掉脑袋的危险为民请愿。被贬黄州后,温饱已成问题,他必须脚踏黄土背朝天,躬耕垄上方能温饱。无比曼妙的“东坡雪堂”却被无情地剥去名字中的浪漫,唯有“东坡居士”才可以在那种难以想象的境况下活得那么淡定,洒脱。有一次赴沙湖途中遇到暴雨,同行人都被淋得狼狈不堪,而苏轼却在雨中从容不迫地慢行,潇洒自如。他在《定风波》一词中写道:“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这是怎样的一种达观情怀?

  【多向解读】

  1.乐观。只有旷达的人,才能接受生命外在与生命内涵的碰撞,才能走向自我意义上的安详与宁静。

  2.痛苦,能淬炼豁达的胸襟。苏轼一生可谓“时运不济,命途多舛”,黄州、惠州、儋州四处漂泊。然而面对种种痛苦,他却能以开阔的胸襟,从容面对,笑看人生。试想,若不是拥有豁达的胸襟,他又怎能“回首向来萧瑟处”,吟出“一蓑烟雨任平生”的千古绝唱?

  3.穷则独善其身。一个人无论穷困或通达,都需要有一种超然的态度。只有这样,一个人才不会受现实的局限和世俗的束缚,才会活得洒脱。

扫描/长按二维码帮助高考通关!
获取最新2018最新资讯
获取2018年高考作文
获取高考历年真题解析
获取2018高考心得技巧

微信搜索"考试吧高中资讯" 关注也可获得高考秘籍

  相关推荐:

  别以为志愿填报是高三的事!现在不准备就晚了!

  2018年高考各科备考资料历年高考真题及答案

  考试吧整理:2018年高考语文作文素材汇总

  2018年高考全国统一考试各科考试大纲

  关注考试吧高中资讯微信获取最新信息!

文章搜索
万题库小程序
万题库小程序
·章节视频 ·章节练习
·免费真题 ·模考试题
微信扫码,立即获取!
扫码免费使用
国家 北京 天津 上海 重庆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宁夏 青海 新疆
黑龙江 内蒙古 更多
高考栏目导航
版权声明:如果高考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800@exam8.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高考网内容,请注明出处。
免费复习资料
最新高考资讯
文章责编:zhao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