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命题
统一命题
单独报考
您现在的位置: 考试吧 > 2021高考 > 高考语文 > 高考语文辅导 > 北京 > 正文

2018高考北京语文试题评析:立意高远 守正出新

来源:新浪教育 2018-6-7 14:37:36 要考试,上考试吧! 万题库
“2018高考北京语文试题评析:立意高远 守正出新”由考试吧考后发布,更多关于2018高考答案、2018高考真题等信息,请访问考试吧高考网或关注“考试吧高中资讯”微信获取相关信息!

     文学类文本阅读

  引导学生关注好奇心和想象力

  文学类文本阅读仍注重考查名家之作,今年选考的是著名作家苏童的一篇散文。可以说,这是一篇关于好奇心和想象力的故事,文中充分展现了一个孩子的好奇心和想象力,非常贴近现实生活,读来很有亲切感。

  文章篇幅适中,难易度合理,既细致入微地展示了一个少年在河蚌故事中得到的文学滋养,也深刻地表达了一个作家对民间故事与文艺创作之间关系的独立思考。文字生动传神,描述细致生动。

  给当前语文教学及语文学习的启示:

  文章引导学生思考好奇心、想象力、民间故事与自我成长的关系,引导学生思考现实生活,关注民间文化,体现了对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关注。

  命题既注重理解和分析,有词语理解题,也有内容理解题,也注重审美鉴赏,三道主观题都指向审美鉴赏,还指向阅读与生活的关系,注意唤醒学生的生活体验,体现了课程标准中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的关切。

  (何郁中学语文特级教师朝阳区教研中心教研员)

  名著阅读

  今年是名著阅读考查的第二年,试卷中关于名著部分的内容分别为第二部分第13题的简答题和第五部分第23题的微写作,全卷覆盖了《考试说明》规定的七部作品。

  第13小题要求概述《先进》篇中孔子与弟子之间对话的内容并说明其中反映了孔子怎样的思想,考查学生对《论语》基本内容及孔子思想的理解。微写作三道题分别要求学生书写自己阅读名著时获得的教益、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对学生喜欢的人物的评价,总体呈现《考试说明》中“对作品基本内容、主旨或观点的整体把握;结合作品相关内容,对人物形象、思想内涵的理解、分析”这一要求的回应,关注学生名著阅读的实际获得,难度不大。对真正热爱阅读、读有所思、思有所写、写有所达的考生来说,是一个展现自我能力的机会。考生答题时,要注意结合名著具体内容,不能笼而统之,泛化表达。考前阅读的 “果”要与现场的“思”紧密结合。

  对当前语文教学的启示:高考名著考查旨在引导考生在日常生活中把对名著的学习真正落到实处,促进学生注重阅读“量”的积累和“质”的提升;既能精读独立的短篇,也能科学地完成整本书的阅读。不是一些细枝末节和故事梗概的简单记忆,而是要整体把握名著反映的时代风貌,广阔的社会背景,人物的人生选择、人生道路、精神追求,作品的语言风格,既要有切实感性的体验和相对清楚的理性认识,也要体会名著中内化的中华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和人文精神,将之与自我心灵相结合,以达到增强文化自信、提高社会责任感和弘扬祖国优秀文化的使命感这一目的。

  微写作

  自2014年微写作出现以来,该题型在高考试卷中已有5年历史,展现了良好的适应性和生命力。今年微写作依然保持“三选一”模式,让考生有选择的自主权,也有助于考生心理平稳。心中有数,笔下不慌,体现出试题的人文关怀。

  三道题均以名著阅读为载体。第一道题要求考生从《红岩》《边城》《老人与海》中,至少选择一部,用一组排比比喻句抒写自己获得的教益。题目把对语文基础修辞能力表达能力的考查与学生实际的阅读收获紧密结合,在具体考点上做出了新的尝试。

  第二道题要求考生从《红楼梦》《呐喊》《平凡的世界》中选择一个可悲可叹的人物,在符合原著故事情节的前提下,简述这一形象。名著人物丰富,其中典型人物的形象也是备考关注的重要内容。考题为学生寻找到一个展开描述的点,便于考生快速建构。

  第三道题,要求考生从《论语》中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孔子弟子,为他写一段评论。并特别给出了颜回、曾参的例子,既勾连了教材中相关篇目,又有对《论语》一书的整体关照,把学生对经典文化的学习与自己的所思所想紧密结合。

  三道试题真实还原了日常教学的情境,有亲和力,让所有考生都有话可说,学生在面对试题时甚至能找到平常学习的熟悉感,有助于其自然而然地书写出曾经的阅读体验。从表达方式上看,依然体现了对记叙、议论、抒情等基本表达技巧具体运用能力的考查。其中,第一道题的120字左右的字数要求,也表明命题人充分尊重了写作内容的实际呈现,为不同选择的考生都创设了有利的写作环境。

  对当前语文教学的启示:微写作篇幅精巧,内容灵活,字数虽少,但对考生快速成文能力和文字水平的考查却丝毫不弱。虽是一道写作类题,但日常训练并不局限于一道试题。它可以体现在日常教学的各方面:观点陈述、时事点评,片段写作、文章批注、文学活动导语设计等,教师可在常态教学中创设各种语境拓展微写作训练的空间,在微中见“力”、见“细”、见“妙”,综合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与表达能力。

  作文

  作文依然考查了考生熟悉的两种文体:议论文和记叙文。两道题都围绕“成长”这一关键词,要求考生结合自己成长与生活的背景展开作文写作。

  第①题关注到本届考生的年龄特征,他们成长的这18年,也是国家不断快速发展的18年。这一过程中的自己是如何成长的,所思所想如何?作为“新时代新青年”,考生一定有话可说。小到身边事,大到国家事;小到生活中衣食住行的变化,大到国家重器的建设,都可以引发对考生对自己的成长与祖国发展的思考,积极展现新一代青年的家国情怀。

  第②题要求考生展开想象,以“绿水青山”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形象生动地展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图景。生态环境关乎每个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未来美好生活的建设既关乎考生自身发展的前景也正是他们应有的担当和责任。考生完全可以发挥主人翁精神,放开手脚,积极创作。想得美、说得妙,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与优势。

  对当前语文教学的启示:两道作文题对日常写作训练的导向清晰明确,学生要真正认识到写作过程既要展现自己对文化传承、国家发展,人类未来等宏观问题的认识,也要展现个体独特的情感体验、自足的个性追求。要把个人的成长和社会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开拓者与奋进者。日常教学要强化学生的文体意识,注重思维与表达能力的培养,在言之有理有序的基础上,促进学生对现实人生的深入关注与思考,培养其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在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中,增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北京市第二中学高级教师刘智清)

  本文来源北京市教委

  责任编辑:余骏洁

扫描/长按二维码帮助高考通关!
获取2018高考真题答案
获取2018年高考作文
获取高考历年真题解析
获取2018高考心得技巧

微信搜索"考试吧高中资讯" 关注也可获得高考秘籍

上一页  1 2 

  相关推荐

  2018高考答案热点文章 | 2018高考真题 | 关注微信对答案 | 2018高考作文

  2018高考语文答案 | 2018年高考数学答案 | 2018年高考英语答案

  2018高考志愿填报 | 2018高考成绩查询 | 2018年高考录取分数线

文章搜索
万题库小程序
万题库小程序
·章节视频 ·章节练习
·免费真题 ·模考试题
微信扫码,立即获取!
扫码免费使用
国家 北京 天津 上海 重庆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宁夏 青海 新疆
黑龙江 内蒙古 更多
高考栏目导航
版权声明:如果高考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800@exam8.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高考网内容,请注明出处。
免费复习资料
最新高考资讯
文章责编:wangya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