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命题
统一命题
单独报考
您现在的位置: 考试吧 > 2021高考 > 高考语文 > 高考语文辅导 > 国家 > 正文

2018高考语文全国卷III评析:包罗万象 文化自信

“2018高考语文全国卷III评析:包罗万象 文化自信”由考试吧考后发布,更多关于2018高考答案、2018高考真题等信息,请访问考试吧高考网或关注“考试吧高中资讯”微信获取相关信息!

2018高考真题答案热点文章  ※  微信对答案  ※  成绩查询    

  一、总体评价

  2018年全国高考试题的命制,在命题思路上,语文作为包罗万象的学科,涵盖面极其广泛;在考察内容上,聚焦中华优秀文化,全面彰显文化自信;在考查形式上,充分展现“一核四层四翼”高考评价体系的改革成果。同时严格遵循教育部修订颁布的《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语文》,既体现新《考试大纲》的精神,又尽量保持与往年的衔接照应,以体现稳中求新、稳中求变的命题原则。

  二、试题分析

  第一大题

  第一大题为现代文阅读,分为论述类文本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三个部分。与2017年保持一致,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都是必考。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论述类文本阅读重点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分析原文论证以及综合文中信息进行推断的能力。阅读材料摘编自陈忠《城市社会、文明多样性与命运共同体》一文,体现对城市空间弹性、制度弹性、意义弹性的思考,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适合高中毕业水平考生的阅读和理解。3道题考点各不相同且指向明确,第1题考查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第2题考查分析原文论证的能力,第3题考查综合文中信息进行推断的能力。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文学类文本阅读重点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综合、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及作品意蕴的探究。阅读材料节选自刘慈欣的小说《微纪元》。作为“中国当代科幻第一人”,刘慈欣擅长展现涉及人类生存的宏大主题,这篇节选的小说正是提供了对未来人类生存方式的思考;同时欲扬先抑的表达技巧也使文章主旨隽永,特色鲜明。第4题作为客观题,考查的综合性较强,涉及到文章内容的理解,也涉及到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第5题考查文章内容的分析综合;第6题由点及面,考查对科幻小说这一特定文体意蕴的探究。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

  本题为实用类文本阅读,它是包含图表在内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本题目的文本注重真实性和实用性,要求学生能够了解文体的基本特征,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分析原文内容。实用类文本阅读的目的性非常明确,文本材料总要基于一定的逻辑进行谋篇布局。学生在阅读时,应该认识到文本背后的逻辑架构,对其行文内容进行分析。

  本试题的材料内容围绕“互联网+模式对中国图书出版行业的影响”这一主题展开,材料一主要介绍了互联网+模式是当今中国图书出版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材料二则借由表格的形式简洁明了地介绍了2010-2015年中国图书出版行业中整体营业额增加,但是实体店营业额的总量增幅较之网店相对较低的现状;材料三则主要介绍借助互联网+模式,中国图书出版行业整体呈现出发展良好的局面。三组材料简明精练,行文条理清晰,总体上通俗易懂。其中7、8题作为客观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内容的分析与理解能力,而第9题则需要考生掌握社科类文本材料信息筛选与概括的能力。

  第二大题

  第二大题为古代诗文阅读,分为文言文阅读、古代诗歌阅读和名篇名句默写三个部分。

  (一)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包括4道小题。关于范纯礼的这段文字节选自《宋史•范纯礼传》,原文篇幅较长,有1400余字,根据需要做了删节。范纯礼是范仲淹的第三子,生活在北宋中后期,从课内学习情况来看,考生对这一历史时期应有较多的接触和了解。这段人物传记属于典型的文言文作品,有较强的故事性,文字浅显,适合对高中毕业生进行考查。第10题考查客观断句,第11题考查文化知识,第12题考查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第13题考查主观翻译。

  (二)古代诗歌阅读

  本诗是与白居易同为新乐府运动倡导者的王建的歌行体作品,以精卫为直接描写对象,但实际上带有一定的现实隐喻性。全诗通过对精卫衔石填海的疑惑开篇,后文接续以精卫的作答以及对精卫填海所遭受之劳苦的描写赞颂了精卫渴望能让海中鱼龙平息而不惜身殒的高尚品格。本诗对于学生整体把握诗篇情感和结构层次的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第三大题

  第三大题集中测试考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由3道选择题和2道主观题组成。该大题与2017年相比,题量相同,赋分总体相同。

  值得注意的是,17、18、19三题的组织方式和往年相比发生了重大的变化,2017年全国卷的三题各自独立,分别考察词语运用、语法语病和语言得体问题。而2018年全国卷三题则由一篇短文组织起来,要求考生为短文填补句子、词语,并且修改语病。尤其是第17题,需要考生在理解原文主题思想的情况下进行作答,相当于增加了一道短文阅读题。

  主观题中,第20题考察学生是否能够进行得体的语言表达,不同于以往选择题的形式,今年要求考生找出不当之处并进行修改,体现学生对语言表达的应用功底。第21题,将构思框架图转换为文字介绍,结构图逻辑不复杂,但需要考生用简洁的语言将口语中的场景用文字来表达清楚。

  语言运用题材料是有关动物迁徙的科普性短文,语言清晰,主题明确。从语言基础的角度上看,由于有了短文语境的辅助,题目的难度有所下降,但相应的是增加了试卷的阅读量,强调了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第三大题的变化,更是承接了2017年阅读题的变化。持续两年试卷阅读量的上升,体现了高考全国卷重视阅读的倾向。

  第四大题

  2018年全国三卷反映了当下高考命题的时代取向,一方面要求考生对过去四十年的发展历程进行回顾和必要的解释,另一方面要求考生能够对未来进行合理的展望。既可以反映考生对于历史的思考与总结,也可以展现考生的时代眼光和社会关切,考生可以写作的方向很多,比如贯穿在40年间应时而变的精神,每一代人各自的历史责任和时代担当。或者我们也可以回应,什么才是真正的财富,究竟是金钱、环境,还是未来的愿景。应当说在总体方向得以控制的前提下,减少写作思路限制,给予考生充足的发挥空间,是比较方便考生入手的一类作文。

扫描/长按二维码帮助高考通关!
获取2018高考真题答案
获取2018年高考作文
获取高考历年真题解析
获取2018高考心得技巧

微信搜索"考试吧高中资讯" 关注也可获得高考秘籍

  相关推荐

  2018高考答案热点文章 | 2018高考真题 | 关注微信对答案 | 2018高考作文

  2018高考语文答案 | 2018年高考数学答案 | 2018年高考英语答案

  2018高考志愿填报 | 2018高考成绩查询 | 2018年高考录取分数线

文章搜索
万题库小程序
万题库小程序
·章节视频 ·章节练习
·免费真题 ·模考试题
微信扫码,立即获取!
扫码免费使用
国家 北京 天津 上海 重庆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宁夏 青海 新疆
黑龙江 内蒙古 更多
高考栏目导航
版权声明:如果高考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800@exam8.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高考网内容,请注明出处。
免费复习资料
最新高考资讯
文章责编:zhao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