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命题
统一命题
单独报考
您现在的位置: 考试吧 > 2021高考 > 高考经验 > 专家谈学习方法 > 正文

2019年高考会害死你的7种低效学习法

来源:考试吧高中资讯 2018-11-1 11:36:11 要考试,上考试吧! 万题库
2019年高考会害死你的7种低效学习法,更多2019高考报名时间等信息,请访问考试吧高考网或关注“考试吧高中资讯”微信获取相关信息!

2019年高考会害死你的7种低效学习法



  进入高中之后,学习任务繁重、时间紧张,我们常常会看到很多学生非常非常努力,天天都在刻苦学习、拼命背书做题,但是成效却不高,事倍功半。

  究其原因还是因为方法不对,许多学生付出了很多时间却在做大量的无用功。

  今天小万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令学习低效甚至无效的错误方法,一起来看看你躺枪了没。

  拼时间而不是拼方法

  学生A:

  我现在高二下了,学习效率很差,别人做一道数学题十分钟左右,而我需要半个小时甚至更多,我只有拼时间,每天晚上两点多才能睡觉,直到今天已经有一个多星期了,出力倒是出了不少,但结果让我很失望,我快要坚持不住了,每天上课都是强打着精神上课,我该怎么办?

  分 析:

  高二是个分水岭,知识多难度大,很多学生抱着“学习时间越长效果越好”的想法,拼命挤时间去学习,几乎达到了自己的生理极限,但进步仍然十分有限。

  在自己非常痛苦地看书做题的时候,那些比自己成绩好很多的学生却似乎很悠闲。殊不知,这样的方法只会事倍功半,甚至陷入“学习时间的马太效应”。

  所谓“马太效应”,是指强者越强、弱者越弱的社会现象。应用在这里,就是指低效利用时间的学生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学习成效却不见长甚至越来越差,而高效利用时间的学生投入了相对较少的时间和精力却取得了不错的学习成效。

  建 议:

  首先需要谨记这句话:“时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效率。”

  其次,一定要做好时间管理,提高时间利用效率。如何来实施呢?

  ①做好时间规划,劳逸结合。

  合理安排好一天的时间,设计出一张细致的时间表,最大化利用时间,切记不要占用了休息时间来读书,却在应该读书的时候感到疲劳,一定要劳逸结合。

  比如周末、假期或者自习的时候可以按照记忆规律,早上8点到12点和晚上睡前这两段记忆高峰背记文科类的内容,在下午拿出整段的时间做数学或物化政史的卷子。

  ②学会舍弃,只做最重要的事情。

  人的时间有限,无论怎么样计划,都不可能把所有要做的事情计划完。

  当有很多事情面临选择的时候,当有些任务实在无法完成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办?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是:只做最重要的事情。

  比如:如果你今天计划做五张试卷,语文、英语、数学、物理、化学各一张。那么,请先做你觉得你最需要提高的那门科目。

  ③根据不同内容的学习特点来安排时间。

  我们不能简单的把24个小时进行划分成一个一个的小格子,然后往里填充内容,然后就管这叫“时间计划”。

  我们必须学会用让不同的学习内容和不同的时间相契合。

  比如:那些需要大量的阅读、理解、背诵的东西,因为容易走神、被打扰,最好选择精力旺盛不容易受干扰的较长时间段来做,比如早上和晚上。

  而像做题这种需要特别专注不容易被打扰的学习,可以放在精力不太旺盛,比较容易受干扰的时间。比如下午的时间,或者下课的十分钟。

  喜欢钻研偏难怪题

  学生B

  我觉得做大量的偏题怪题才能显示出水平,那些比较容易的题太小儿科了,我都不屑于做,不然怎么拿下那些“压轴题”呢?

  分 析

  做难题怪题虽然一定程度上能够练习并提高学生攻破“压轴题”能力,但是在复习中,过于钻研这些题型,难免会陷入既抓不住西瓜又丢了芝麻的境地,甚至舍本逐末,丢掉了基础知识。

  建 议

  《考试说明》明确指出,不考偏题、怪题。建议大家别做无用功。只有牢固掌握常规思维,常规方法,才能以不变应万变。即使是尖子生,花费很多的时间钻研偏、难、怪题也不是一个好现象。

  在高考前夕,很多学校的老师对学生说的就是,你们不用再做题,回去好好翻翻课本,做做课后的习题,看看基础的东西。我想这还是说明一些东西,高考毕竟很多都是基础题,丢基础去挖高大上的,实不可取的,更何况难题也是建立在基础之上的。

  所以,一定要重视基础,避免偏钻,有重点地练习。但也并不是说难题就不可以做,而是不该去“钻牛角尖”。

  刷题漫无目的,认为题做的越多越好

  学生C:

  高三了,除了完成作业外,还坚持每天针对自己的薄弱科目进行专项练习。

  爸妈也四处搜罗了各类复习题给我做,原本以为这样刷题是有效果的,可是,两个多月过去了,我的薄弱科目——外语、数学仅有稍许提高,而强项化学却掉到了中游水平。付出和收获怎么相差这么多呢?

  分 析

  许多同学漫无目的地做题,做得麻木了,效果也就差了。有时,基本的东西还模棱两可,没有过关,经过大量做题后,巩固了或默认了某种不正确的认识,反而有害无益,甚至打乱自己的复习节奏,得不偿失。

  建 议

  所谓“好钢要用到刀刃上”,无论是听课、记笔记,还是复习、做题,都应该抓典型。做题最重要的是选"好题",千万不能见题就做,不分青红皂白,那样的话往往会事倍功半。

  题都是围绕着知识点进行的,而且很多题是相当类似的,首先选择想要得到强化的知识点,然后围绕这个知识点来选择题目,题并不需要多,类似的题只要一个就足够,选好题后就可以认真地去做了。

  旧错屡犯,不知道总结分析

  学生D:

  同一类型的题我总是一错再错,那些错题我也分析了啊,可为什么再次遇到还是不会呢?

  分析:

  这种现象的产生是因为不少同学没有从错题中总结经验,没有找出犯错的根本原因,而是一味认为自己没有记住。

  其实,有些错误的产生是因为错误思维造成的。对于做错的题,应当认真思考错误的原因,是知识点掌握不清还是因为马虎大意,分析过之后再做一遍以加深印象,这样做题效率就会高得多。

  建议:

  一定要建立错题本和难题本,一则总结分析原因,防止在同一个地方频繁摔跤,二则可以为以后复习使用。错题和难题反映着许多知识点的联结,掌握了错题和难题就等于把高分拿在手。

  建立错题本和难题本可用16K的横格本,每页上下分五部分:

  第一部分是原题;

  第二部分是错因;

  第三部分是改正确与举一反三:正确即写出正确答案,过了一个月复习时,搭眼一看还不会,就问自己:怎么还不会?就要进一步查找原因,这时举一反三,将与本题相关的知识点或习题联系起来,写下来。

  第四部分是归纳提醒:写出错题错在什么地方,如:错在二次函数方面,则提醒自己这部分掌握不好,重新自学或请教老师和同学。

  第五部分是复习次数:每隔一段时间要复习一次,怎么复习?盖住原题自己用脑子想。(此法比较适用于理科)

  复习没有方法,盲目跟从

  学生E:

  小A英语很好,我这一科却很差。我就照她的方法来复习,买来了她用的一些复习资料,尝试她的复习方法,可是感觉效果不好啊。怎么回事?

  分析:

  成功的人成功的方法一定有他成功的地方,确实也是值得学习的。但每个人的个人情况不一样,同样的方法不见得适合每一个人。

  所谓“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就是如此。小A的方法并不适合学生E的自身情况,所以才会造成“水土不服”。

  建议:

  每个考生的知识掌握程度都不尽相同,分数差距比较大,目标也相差甚远。具体来说,700分、600分、500分等不同分数段的学生面临的问题千差万别,所以复习方法也不能照搬同一模式。

  复习方法应因人而异,结合自身情况,适当调整。如果确实不知道如何去学,不妨去问自己各科的老师,他们最有说话的权利,多年从教也能摸索出自己的套路来,再结合老师所教、自己所能掌握的程度,拥有自己的一套方法策略。

  做题照本宣科,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

  学生F:

  平时老师老师讲的题都会,但因为习惯了老师讲题解惑,考试时提醒稍微变换一下,就变得无所适从。

  分析:

  这是典型的照本宣科,不知道融会贯通。

  这是大部分学生的通病了,平时学习复习的时候已经习惯于老师讲题解惑,做题、考试时不善于自行思考,喜欢去“套”。做作业的时候也喜欢参看答案或在课本寻求解答,有去思考却往往不能深入。

  虽然有些同学整理一些错题本、典型题等,但是却缺乏融汇贯通的能力。简而言之,是缺乏独立思考的做题思想。

  建议:

  凡事要多靠自己独立思考,不要总想着依赖外界的力量。

  同样一道数学题,自己花一个小时做出来,和花五分钟从老师同学那里问来,效果肯定是不一样的。自己思考过,总结过经验,下次再碰到,就可以很快地解决问题。

  问别人,可能你很快就能完成作业,而且表面上对这道题吃得很透,但下次再碰到,可能还是不会。现在花一个小时看起来比别人多用了很多时间,但复习是一直持续到中考的事,这些时间综合起来,这一个小时肯定是小于别人在这道题上花的时间的。

  更重要的是,没有人是有义务帮助你的,所以求人不如求己,与其寄望成绩好的同学来帮助你,不如自己努力。

  不良情绪影响

  情绪也是影响学习效率的的重要因素。

  每个人都曾经有过这样的体会,如果某一天,自己的精神饱满而且情绪高涨,那样在学习一样东西时就会感到很轻松,学的也很快,其实这正是我们的学习效率高的时候。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当有较为开朗的心境,不要过多地去想那些不顺心的事,而且我们要以一种热情向上的乐观生活态度去对待周围的人和事,因为这样无论对别人还是对自己都是很有好处的。这样,我们就能在自己的周围营造一个十分轻松的氛围,学习起来也就感到格外的有精神。

  如果你现在有以上这些问题,那么就快点行动起来,果断地扔掉他们吧!

  当你跨过了这些问题,你会发现,成绩提升so easy!

扫描/长按二维码帮助高考通关!
获取2019高考报名时间
获取2019年高考作文
获取高考历年真题解析
获取2019高考心得技巧

微信搜索"考试吧高中资讯" 关注也可获得高考秘籍

  编辑推荐:

  各地2019年高考报名时间及报名方式汇总关注微信报名

  考试吧策划:2019年高考报考指南专题

  各地2019年高考报考条件汇总

  各省市2019年高考照顾政策汇总

  各地2019年高考报名费用汇总

文章搜索
万题库小程序
万题库小程序
·章节视频 ·章节练习
·免费真题 ·模考试题
微信扫码,立即获取!
扫码免费使用
国家 北京 天津 上海 重庆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宁夏 青海 新疆
黑龙江 内蒙古 更多
高考栏目导航
版权声明:如果高考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800@exam8.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高考网内容,请注明出处。
免费复习资料
最新高考资讯
文章责编:wuxiaojuan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