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命题
统一命题
单独报考
您现在的位置: 考试吧 > 2021高考 > 高考语文 > 高考语文辅导 > 正文

高三语文作文审题有套路,最关键要有审题思维!

来源:考试吧 2018-11-12 9:08:03 要考试,上考试吧! 万题库
“高三语文作文审题有套路,最关键要有审题思维!”由考试吧发布,更多2019高考资讯、2019高考报名时间、2019高考报考条件、2019高考经验等信息,请及时关注考试吧高考网或关注“考试吧高中资讯”微信获取相关信息。

  作文审题有套路,最关键要有审题思维!

  说穿了,写作文,其实就是要解决“写什么”、“怎么写”这六个字的。

  古罗马哲学家朗加纳斯在他的《论崇高》一书中,曾经揭开过审题的奥秘。

  他说:“真正的思辨只有胸襟不卑鄙的人才有。因为把整个生活浪费在琐屑的、狭隘的思想和习惯中的人,是决不能产生什么值得人类永久尊敬的作品的。”

  这话的意思是很明白的,是在告诉我们要想写出“石破天惊逗秋雨”的惊世骇俗的文章来,作者首先要有足够宽广胸襟,因为卑陋的心里充斥着的永远是阴霾。西晋文学家陆机在他的《文赋》中也说过“罄澄心以凝思,眇众虑而为言”,仿佛是在给朗加纳斯的话作注释一般,进一步告诫我们,要想写出“独步天下”的大文章,必须要“竭尽澄澈之心来凝思,想到比众人之俗虑要高妙的立意之后才为文”。

  抓住主要信息

  供我们提取立意观点的材料中,对于材料来说,属于必要的交代,而对我们的立意,却属于无效信息;如果在审题的过程中,我们没有理解到材料的主要的倾向性,却在枝蔓上下开了功夫,那样势必要陷入“拿着不是当理说”、“见骆驼便说马肿背”的泥淖之中。

  有这样一则材料,说伦敦圣玛丽医院正在召开一次例会,几乎所有的人都在口若悬河,滔滔不竭地谈论着一个设想如果变为现实会爆发出怎样璀璨的光辉。只有一个人,没有参加讨论,他叫小弗莱,他正在忙于试验。试验室主任走过去,问道:“小弗莱,你有什么意见要发表吗?”小弗莱头一偏,说了一个字:“做!”下午五点钟的时候,试验室主任又走到了他的身边,问道:“现在,你总该会有什么意见要发表了吧?”小弗莱的头又一偏,又说了一个字:“茶!”原来,喝茶的时间到了。这个小弗莱就是后来的青霉素的发现者之一,大名鼎鼎的细菌学教授亚历山德·弗莱明。

  “写什么”?作为考生,如果你抓住了小弗莱在回答问题时,只干净利落地说了两个字,于是你就把文章的立意确定在了“一个人,说话一定要简明扼要”上,那该是多么“恐怖”的事啊!

  换个角度再来认识一下,审题时如果抓不住材料的主要倾向性,而在必要性的交代上兜圈子,最终得出的结论是多么“面目可憎”吧。

  试想,如果,我们抓住的是小弗莱所说的两个字,“推敲”开来,他说“做”,意味着什么呢?哦,那就是“该工作时候,一定好好工作”;“茶”呢?哦,不就是说“该休息的时候好好休息”吗?于是就将立意确立在了“劳逸结合”上……尽管你想的你说的是对的,可是,那也只能是你的“一厢情愿”。因为材料的主要倾向性根本就不在这!

  材料要求我们写的实际上很简单也很单纯,那就是“摒弃空谈,倡导实干”,如果由我来给你设定话题的话,那就是“请以‘空谈与实干’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我们再来解剖一只“麻雀”。

  荷花长在淤泥里,开得很美丽。

  一个看花人却说:“荷花开得这么美,可惜长在淤泥里。于是荷花们商量道:“咱们本来很美丽,却被淤泥连累了;咱们除掉淤泥吧!”于是就有人帮助荷花们除掉了淤泥。结果,荷叶萎了,荷包蔫了,连花也开不成了。

  读了上面的材料,“写什么”?一定要抓住有效信息,排除对于材料本身是必要性的交代,而对于立意却属于无效信息的干扰,才能“直捣黄龙”,写出切中要害的文章来的。设想一下,如果你抓住的是看花人的一句话,使得荷花们“上演”了一出悲剧,然后就将立意定格在“做人啊,可千万别再不负责地说三道四了”上,那不是断章取义又能是什么什么呢?

  再设想一下,如果有人抓住了荷花们一商量就有人帮助它们除掉了淤泥,导致了荷花们悲剧生涯的开始,之后就信心十足地确立在了“人啊,无论在做什么事时,都必须要谨慎啊”的立意上,这不是“见骆驼就说马肿背”又能是什么呢?

  其实,如果知道了高考命题的三原则中的“可写性”,我们就可能不再犯这样的错误了。所谓的“可写性”,指的就是无论你是在大山深处,“山花对你笑”、“泉水奏天籁”,在这样的环境中读完高中的,还是在大都市,“日日车马喧”、“窗明几又净”,在这样的优越条件中完成高中学业的,面对一个陌生的题目,只要你静下心来,你一定会“有话要说”的。

  面对上面的材料,到底该写什么?现在你该清楚了吧?“请守住我们赖以生存成长根吧”!出国热,出国潮,洋插队,诚然,我们决不能否认国外一流的办学理念与先进的科学技术,正如鲁迅先生所讲的“吃用牛羊,弃去蹄毛,留其精粹,以滋养及发达新的生体,决不因此就会类乎牛羊的”,我们当然应该“拿来”;但无论怎样,我们都不能忘记我们生于斯,长于斯,学于斯,也必将报效于斯的伟大华夏,切记“明月总是故乡圆”!有人也许会质疑,我们伟大的神州赤县,怎么能把它看成是“淤泥”呢?那么我来告诉你,就是因为我们现在还“穷”,还“落后”,所以在那些极力要“摆脱”她的人眼里,是会把她看得如同“淤泥”一般的!

  综合概括共性

  如果命题者给我们的是多则材料,或一则材料中包孕着几个审题立意点,那就需要我们具有一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气概。胸襟阔点,站得高点,“精骛八极,心游万仞”,一句话,必须要具有综合概括其共性的本领。

  请看下面命题:

  材料一:改革开放以来,为了加强对外交流,国家十分重视外语教学,在中小学普遍开设外语课,大学生要通过外语四、六级考试,研究生入学必须通过国家统一的外语考试,评职称也要考外语。

  材料二:据报道,某大公司人事部门负责人说,有时收到某些大学生的简历,发现语句凌乱,明显受英语语序的影响。特别是现在的一些本科生,写出的汉字甚至不如十年前的小学生,而且错字百出。

  材料三:2005年12月13日《文汇报》报道,上海市紧缺人才培训中心的专家告诉记者,每年的英语高级口译考试,总有相当一部分考生因中文功底太差而落第。由于中文修养的薄弱,闹出了许多“没文化”的笑话。

  材料四:目前,海外的“中国热”“汉语热”持续升温。全世界学习汉语的人数达3000万左右,有100多个国家的2300所大学开设了汉语课。

  四则材料的共性在什么地方?作为一个高中生,我以为是根本用不着搜肠挖肚绞尽脑汁的,稍加概括,就可以了然四则材料其实都在说着一个点,那就是:外语热,已经使一些人“热”昏了头脑,疏淡了,甚至已经“荒芜”一个伟大民族最有表现力最富有内蕴的“母语”!

  “找”到了共性,再来立意,用我平时跟我学生们开着的一个愉快玩笑说就是:要想跑题,那得经过怎样“刻苦”的努力啊!“人皆可以为尧舜”,只要老师的启发指导真正达到了“枝经肯綮”的境界,天下是没有“笨孩子”的。针对这由四则材料构成的陌生命题,我的学生们在审题课上,一个个生怕落伍似的,抢着宣讲着自己的见解。归纳了一下,我真的感到了享用着“成功”是怎样的一种沉浸!

  ①学习英语(或其他语种)是无可非议的,因为,我们可以通过掌握了它,去吸纳外国的先进技术,使之为我们的建设服务。鲁迅先生说过:“吃用牛羊,弃去蹄毛,留其精粹,以滋养及发达新的生体,决不因此就会类乎牛羊的”;但我们却又决不能厚彼薄此,”厚“外”薄“中”。

  ②母语永远是我们的“根”,是哺育了华夏五千年的甘甜的清泉;正是在母语的滋育下,才有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的文明史,才有了我们脚下的这块热土,热土上的生生不息,热土上的繁荣富强。

  ③无论到什么时候,我们都不应该忘记,甚至连淡漠都不可以,那就是汉语是我们共同的先人们用他们的智慧创造出来,经过了一代又一代的龙的传人传承下来的最美丽的语言,它可以说着一切,可以把世上最艰深最婉曲的情感“按照我们希望的样子表达出来”的最具有表现力的语言。记住:数典忘祖,是我们对历史的犯罪!

  ④有一首歌,叫《我的中国心》,歌词中有很多句子,至今仍激荡着每一个华夏子孙的心。“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黄山、黄河,长江、长城,在我心中重千斤”、“流在心里的血,澎湃着中华的声音”……我们是否可以套用一下,“洋话虽然说在嘴,我心依然是中国心”?别忘了,朋友,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中国”!

  守住精神的清泉

  高三学生 曲舒

  我们热爱汉语,就是因为它是我们自己的语言。

  ——题记

  汉语在哪里?汉语在殷商的甲骨、秦汉的竹简上,在《龙门十二碑》、《快雪时晴帖》的字迹里;汉语,在一首全球华人都铭记旋律的《中国人》里,在华裔奥运冠军栾菊杰获胜后展开“祖国好”的条幅里。汉语是卷帙浩繁的国学经典,是婴儿吱呀发出的第一声“妈妈”里;汉语,就在我们的耳旁、嘴边、笔下,心里。

  民族三分,一分品性,两分语言。语言是民族的灵魂,凝聚着人心,承载着文化。民族这棵大树,只有守住语言和文化的厚土,才能茁壮生长,叶茂花繁。法国人为防止法语过多融入英语,专门设置语言警察,这份责任感让法国有了比埃菲尔铁塔更为高大的民族形象。以色列母亲把蜂蜜涂在希伯来文的书籍上,让婴儿吸食,感受民族语言的美好,这样的教育使沙漠中崛起一个如明珠般闪亮的国家。汉语博大精深,优美而厚重,也本该是中国人发展的精神之源。可生活中的种种变化,却让汉语这一泓精神之泉渐失光彩。“外文译中文,老外胜过中国人”,“汉语征文大赛,新加坡人夺魁”一类的事件屡屡发生。应聘的大学生英语十级八级,汉语简历却语句零乱,错字百出。国内一所大学打出双语教学的招牌,连中文的“古汉语专业”也要运用英语授课。提笔忘字,引喻失义,国人的汉语水平和对汉语的重视程度正急速滑坡。

  多想,多想大声疾呼,当你跟随李阳参加故宫太庙门前的英语演讲,为英语而疯狂时,也请静下心来,读读诗经中的“杨柳依依”,“鹿鸣呦呦”,感受“欸乃一声山水绿,岩上无心云相逐”的古雅闲适。多想,多想苦口相劝,当你拼命背单词考托福,只为拿到签证和绿卡,飞往大洋彼岸的物质天堂时,也请从诸子散文中汲取智慧,从华夏文化中获得营养,为中国的富强贡献力量。

  记载汉语的长卷里,有让无数金发碧睛的老外们感动得流下泪水的唐宋诗词,有让无数学者毕生钻研的厚重红楼。说汉语的人民中,走出了科技先驱张衡、沈括,走出了文艺巨匠鲁迅、巴金,走出了体坛名将姚明、刘翔;讲汉语的国度里,有千年前敦煌绚丽的飞天,也有千年后腾空奔月的神舟。发明了改变世界的火药,也燃起了世界瞩目的奥运圣火。汉语,就在我们的耳旁、嘴边、笔下、心里。听的,不仅是圆润动听的字字珠玑,更是来自千年历史的声声回响;写的,不仅是方正有力的笔笔遒劲,更是中华民族不屈的根根傲骨。每个人心中的千思万绪,汇成一个信念:为了汉文化的兴盛。每个人口中的千言万语,汇成一个声音:为了汉民族的崛起。

  说好中国话,做好中国人,请守住民族的根基,请守住精神的清泉。

  再来看一个命题:

  铅笔即将被装箱运走,制造者很不放心,把它带到一旁跟它说:“在进入这个世界之前,我有几句话要告诉你,如果能记住这些话,就会成为最好的铅笔。

  ①你将来能做很多大事,但是有一个前提,就是你不能盲目自由,你要允许自己被一只手握住;

  ②不管穿上什么样的外衣,你都要清楚一点,你最重要的部分总是在里面;

  ③在你走过的任何地方,都必须留下不可磨灭的痕迹,不管是处于什么状态,你都必须写下去。要记住,万事万物都有自己要坚持的原则,生活永远不会毫无意义。”

  这些话是对铅笔的忠告,又何尝不是对我们每一个人的忠告呢?请以“铅笔原则的启示”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这个命题就属于“一则材料中包孕着几个审题立意点”的题目,读了材料,综合其共性,那就是“原则(抑或叫“规则”)的重要性”。

  应该说,这样去审题,把握性与成功率是最高的,因为它可以使你的文章远离“以偏概全”的误区。我的学生在审题课上,说着说着,灵感飞动,脱口便是一段足可以力扛千金的开头,她说:

  总有朋友问我何谓“规则”。我想,鸟儿在天上飞翔,鱼儿在水中徜徉,瓜儿在蔓儿上才能散发出自己的甜香;这就是大自然的规则吧?上学应该走门,不应该穿窗;上课时关上你的手机,莫要东边“嘟嘟”西边响;考试时专注于你的考卷,切莫东张西望,抄袭他人的思想……这就应该是作为一个学生必须遵守的规则吧?过马路要走斑马线,而不能横奔乱闯;上班时把精力投注在你的工作上,别再东拉西扯唠家常;“手莫伸,伸手便被捉”,公家的钱就该用在公家的建设上,别老琢磨怎么样才能让自己的家里的钱满盆满缸满炕……这就应该是我们在社会生活中必须恪守的规则吧?

  材料中给我们提供了三个审题立意点,那么我们可不可以写其中的一个原则给我们的启示呢?应该是可以的,但不管怎么写,都得扣合着“原则”,就像2010年全国高考的课标卷上的作文题目一样,你可以写“好的环境有利于人才的成长”,也可以写“好奇心是人才成长的动力”,更可以写“皮格马力翁效应,即‘期待效应’,也即‘罗森塔尔效应’是有助于人才的成长的”,但不管你写哪一个,最终都得稳稳地落在“人才的成长是有一定规律”上的,否则,“安全系数”就无法保障。

  我最喜爱的学生就是敢于发表自己见解的孩子,而我的学生们天知道究竟缘于何,是很少有怯于羞于侃侃而谈的。一个也许也是怕“落伍”的学生吧,在上一个学生话音刚落,立刻就奔向了本该属于我的讲台,妙语连珠般地讲开了,他说,我从第一个审题立意点入手,我认为,写“绝对的自由不存在,因为这是我们必须恪守的原则”。继而,他似乎早已打好了腹稿一般,开始了他的抑扬顿挫:

  君不见万里长江,奔腾不息,一泻千里,承载着万吨巨轮,驶向蔚蓝色的大海,浇灌滋润着花的国土;君不见那装点蓝空的纸鸢,翩然着自己的斑斓,遨游着自己的梦幻;君不见动力火车,疾驶若箭,飞奔若湍,京津、广武,已不再遥远……但你可曾想过,如果没有了那看似束缚的岸,貌似捆绑的线,和那犹如羁绊的铁轨,我们的眼前看到的就只能是一幕幕悲剧的上演。

  课堂上又一次沸腾了!一个被别的老师评价为腼腆的女同学,此刻,在她的身上脸上,我却丝毫也没有找到半点羞涩的痕迹,只见她站在讲台上,挥洒着她高涨的热情,讲到兴奋处,手还会在空中劈来劈去,她说:“我也是从第一个审题立意点着墨,我认为,由此及彼,也就是由铅笔必须允许被一只手握住,联想到了一个人也必须听从指挥,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这就是‘铅笔的原则’给我的启示”。还没等我问“你是不是也‘打好’了腹稿”,她已经“不用扬鞭自奋蹄”,宣讲开了她不俗的见解:

  天马行空,永远是一个不能实现的梦想;独往独来,那也只能的不切实际的遐想;想做一个谁也管你不着的无冕之王吗,那么,你也只能自己回到盘古开天时代的蛮荒。人,活天地间,你就必须无条件地接受着一双看不见形影的手的约束、管制,甚至控制。只有这样,作为一支铅笔,你才能不再信笔涂鸦;作为人,你才能书写一个完美无憾的人生。

  我以为她讲完了,刚要说几句类似赞美鼓励的话,没想到,她看了我一眼。在那双明澈的眼睛里我读到的是“我还能再……”我点了一下头,于是她就“再”了下去:“我们还可以从第二个审题立意点,就是‘铅笔的原则’中的第二个原则,来确定自己文章的立意,我们完全可以写‘一个人,决不能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我临时组织了一下语言,说给大家,请大家姑妄听之吧。”“好家伙!”是沉浸在享用着收获的愉悦中太久了,还是他们的精彩暗衬出我的苍白,总之,我有点忘形了。

  无论你身着多么华美的舞衣,请你一定要定下你的心;无论你开拓,抑或漂泊,甚至流浪到什么地方,请你记住你的根;无论“身如彩凤”、飞黄腾达荣耀到何等境界,请你莫忘你的真。丰富你的内涵吧,只有它才是丈量你生命长度与高度的最好尺子。

  如一个学生在审题后,立意为“重要的是要有一颗执的心。”他说:

  人生的旅程上荆榛遍地,满眼坎坷。逃,懦弱;避,消极;退,身后便是危崖……完美只有播下坚持的信念,植入坚忍的品质,注入不变的希望。于是昂扬前行的我们,哪怕被命运捉弄,随手一甩,便被丢到了人生的盐碱地上;哪怕被上帝戏弄,顺手一扔,便被抛入到人生的泥淖之中,我们也必将收获到“依然一笑作春温”的洒脱,也一定会捧回“黄昏后,暗香仍盈袖”的馈赠,也注定会用我们一生的付出丰盈世间的某一个角落。

  如另一个学生上了讲台,就说,说了一篇只要加上开头和结尾准能得满分的作文:

  很喜欢一首歌,《我的中国心》。低徊的旋律,时而舒缓,时而高亢,时而沉郁,时而顿挫……听着它,品着它,自豪与骄傲,便油然而生,只因我有一颗澎湃着中华声音的中国心!不论我站在彼得堡的涅瓦河边,还是徜徉在威尼斯的圣马可方场;无论我身着西装,还是身着马来西亚国服,都无法改变我的中国心!正如那能够用来正人正己的铅笔的原则所讲的一样“不管你穿上什么样的外衣,你最重要的部分总是在里面”,也正如《我的中国心》的歌词中写到的一样“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

  “常常是最后一把钥匙打开了门”,冥冥中,是谁在给我以叮咛?啊,是可敬可爱的钱老,只因他的那颗炽热的中国心,使他冲破了美国人给他设计的重重阻挠,回到了他日思夜想的祖国。当蘑菇云升起的那一刻,我伟大的祖国又多了一道坚不可摧的万里长城!

  “风云忽变色,瘴疠蒙金瓯”,隐约中,我默诵起李四光的诗句,回想着他的辉煌一生。“爬,我也要爬回我的祖国”,是什么给了他这样的力量?啊,只因在他的胸膛内跳动着的是一颗“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的中国心。他正是用他的那颗中国心,让那些给我伟大中华泼脏水的老外们,从此闭上了他们乌鸦嘴!

  有一个似乎不甘示弱的学生上了讲台,说:“直到现在还没有人对第三个审题立意点进行分析,请大家允许我抛砖引玉。铅笔的第三个原则,说穿了就是两个字‘坚持’。”他从兜里拿出一张纸来,“我拟了一个纲,读给大家听听。”

  犹记得在鼓浪屿日光岩的崖壁上“脚力尽时山更好”给我的鼓舞;永难忘法国作家拉罗什夫科的名言“取得成就时坚持不懈,要比遭到失败时的顽强不屈更重要”给我的教诲;同样,刻骨铭心的是“铅笔的原则”中“不管是处于什么状态,你都必须写下去”给我的心灵震撼,洗礼,焠炼。

  学一学顽强地生长在危崖之上的那棵黄山松吧!望着它绝强的身影,看着它那如盘虬般伟岸的身躯,只要你静下心来,一定能从松涛声里听到它顽韧的心语:“我感谢命运对我的不公!既然上帝给了我生命,我就必须接受一切,包括磨折!古语说得好‘惟折磨乃见吾辈’,我必须坚持,在坚持中辉煌我的一生”!

  学一学那位虽然曾经感叹过“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的东坡先生吧!乌台诗案,何等的冤屈?李定,舒亶,这些历史舞台上的政治垃圾,对自己进行着近乎谩骂的诋毁诽谤,如果说那是他们鄙陋的德行的必然,可是东坡先生的密友,致力于科学研究的沈括,竟然也来“分一杯羹”,将东坡先生的亲笔题给他的三首《山村绝句》,作为了能使自己飞黄腾达的筹码,致使东坡先生缧绁于大牢,险些化为一缕冤魂,随风飘散。但东坡先生就是东坡先生,他坚守者自己的赤诚,辉煌了自己的壮志。

  学一学那位把失败焊接成了一把梯子,终于摘下了数学王冠的明珠——哥德巴赫猜想的陈景润吧!蜷居在六平方米的陋室里,一年复一年,两年又三年……眼镜片已经增厚到了如同啤酒瓶子的底了,六个麻袋里,装着的岂止是演算的草纸,那是一颗心,不,又岂止是一颗心,那是一个民族绝不再甘于仰洋人之鼻息,拾洋人之牙慧不屈的魂灵!我的耳边仿佛有响起了被紧握在陈景润手中的铅笔在纸上奔跑的沙沙声,眼前又浮现出多年的付出而枯项黄馘了的景润先生,更看到那些自视很高的洋人们面对着“陈氏定理”赧颜的窘状!

  例文

  青云之志永不坠

  高二学生 孙霄玥

  铅笔们整装待发,制造者告诉他们:“你们要在所到之处,都留下不可磨灭的痕迹,你们要坚持写下去,无论处在什么状态!”足球运动员赛前热身,教练告诫他们:“射门,就有50%的机会,不射门就没有机会!坚持下去,无论对手多么强大!”射箭精英首射失利,教练教诲他道:“箭的精准取决于你绷紧的弦,眼中没有对手,没有输赢荣辱,只有视线坚守靶心!”

  若是铅笔,就注定要在纸上舞蹈,无论是只剩下半截,“寿之将尽”,还是表面上粗糙色调单一,都要完成使命;倾毕生之力,流淌汩汩绝唱。世上如果有坚持,这就是坚持,这就是青云之志永不坠吧!

  痴人,傻人,呆人,狂人……历史是一个好大的舞台,上演着一幕幕鲜活生动的剧作。

  我仿佛又看见你,衣薄似宣纸,数九寒天竟去郊外“踏雪”——非情调所致,仅为取暖,诙谐的你戏称为“暖足”。我仿佛又见到了你因饥饿倒在了床上,妻子“借”来一碗热汤,你一口喝下,跃身下床,挥毫又写了两个回目……《儒林外史》就是这样横空出世,奇葩独放。

  身遭沉沦,短暂的一生里始终困厄,但忧国忧民之心,却使你“岁不食荤,粪土仕途”,“长星做慧倘可假,出手为扫中原清”,王令,二十七岁锁定了你的人生,但你的青云之志却气贯长虹。你坚持着用的那枝始终炽热的笔温暖着凄凉的世道,一首五古《梦蝗》,悲泪如注,“拯天下之饥溺,挽生灵于水火”!

  先天下之忧,后天下之乐,少小便怀鸿鹄志,坐守陕西御敌时,西夏军中上下转说:“小范老子胸有百万甲兵也!”令敌闻风丧胆,何等气概!变革朝政,“勾销”庸才,同僚劝阻你:“你勾去的一家人都会哭!”可你,范仲淹,一身正气。凛然叹道:“宁让一家哭,不让一路哭!”你坚持着践行信仰,素心似水;于是“政通人和”,百姓安定!

  舞蹈界的东方女神应该不是杨丽萍,而是陈爱莲。六十九岁还在大型舞剧《红楼梦》中饰演林黛玉。秋波一闪,水袖一甩,足尖一起,莲花一翘……谁能相信你已逼近古稀?可你却淡淡一笑,风趣地解释着自己的一生:“干活,干活,只有‘干’才能‘活’嘛!”可是我却知道,活在妙龄里的你,曾经的孤儿经历,文革中曾经的丈夫卧轨……但你挺住了,坚持了下来,坚持着跳过春夏秋冬,跳过《天鹅湖》畔,跳过“三十岁就该下台”的舞界成规,跳出了姹紫嫣红一片花海。

  铅笔沙沙,书写着坚持;浪花朵朵,歌唱着坚持;涓涓细流,流淌着坚持;叮叮驼铃,诉说着坚持;岁月无情,光阴似箭,催促着我们去用一生演绎坚持!

  命题者在命题伊始,心中总会有一个预期的;尽管有时候那预期在问世之前,尚有些混沌、模糊。但作为考生,在考场那个类乎“血战”的场合中,如果能够尽可能快而准地捕捉到命题者的意图,写出来的文章至少不会被评卷老师“蔑”之为跑题,甚至你还会因此为自己的人生铺平最初的一段路。当然,笔者指的是考卷上,你看到的就是一个题目,没有任何材料和命题者事先为你设定好了的话题的纯命题作文了。

  比如,试卷上明明白白地印着请以“向远处看”为题目,写一篇作文。如果你不能在写作初始捕捉到命题者的意图,势必会“洋洋洒洒很得意,劳神劳心却无功”。你就应该在心里反复地问自己:“为什么要‘向远处看’呢?”我绝对相信,用不了三个回合,你就能捕捉到命题者的意图。

  为什么要“向远处看”呢?只要你稍微用心想想,一个答案就会自然而然地跃出你的脑际。两年以来,一个伟大的民族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灾难:2008年的“1·25”,本该“春深似海”的南国却给冻成了个冰坨子,让雪乡在那一年徒有虚名了半载;2008年“5·12”, “转瞬间地陷山摧”,美丽的巴蜀大地被扯得稀巴烂,“霎时间月缺花飞”;2010年的“4·14”,那是一个多么祥和的早晨啊,又一场地震把本来临风绰约的玉树的每一栋房子每一间屋子全都狠狠地推倒了;2010年的“7·27”,一场亘古未有的洪水灌满了温德河,灌满了松花江,灌满了那里大大小小的沟沟壑壑;2010年的“8·8”,两年前的这一天,“中华豪气可贯日”“神州无处不笑语”,至今忆起热血犹沸腾,可谁成想,不知“何人半夜推山去”,舟曲转瞬即非昨……面对着这样多的灾难,我们悲痛欲绝,我们泪如泉涌,我们“痛定思痛,痛何如哉”!

  但别忘了,中国有句老话:多难兴邦!生活必须继续,我们就不能永远沉浸在悲哀之中,但我们都应该铭记:“向远处看!”因为远处,太阳还在,青山还在,中国人永远不会击垮的豪气还在!

  这不就是命题者的“意图”与“预期”吗?

  为什么要“向远处看”呢?只要你平时的积淀已经使你有了足够的“悟功”,另一个答案也就会自然而然地从你的脑海中喷溅而出。世上没有哪一个人不是为了心中的那个“梦”而活着、而奋斗着,而打拼着;“在哪里洒下过汗水,哪里就会有春天倩影,秋天的收获”,谁说的,忘了,但意思是很清楚的,那就是不管你是谁,只要努力过,就会有成功,尽管那成功有的大如天,有的小如蚁;但我们都应该牢记:决不能把成功看成是世上最暖最柔的软榻!“向远处看”,远处还有着无尽的思想荒漠,还有着无边的不毛之地,还有着人不止一个所罕至的“罗布泊”!莫泊桑如果在自己的《羊脂球》被收入到让世界“骇瞩”的《梅塘晚会》上,飘飘然俨若天上又多了一轮太阳,对于世界那该是多大的不幸;

  居里夫人如果在自己的成就变成了没有哪一个科学家不热衷的诺贝尔奖金之后,翘翘然俨然即使月亮不再升起,世界的夜晚也会因为她的存在而浪漫,而璀璨,而明亮,对于这个世界那该是怎样的悲哀;袁隆平如果在水稻杂交解决了全世界人吃饭的严肃问题之后,悠悠然睡在了由赞誉做架子由自满为棉絮制成的软榻之上,对于未来的世界那又该是怎样的遗憾……幸好,他们中没有一个不是举目“向远处看”的真正的斗士。“向远处看”,因为远处还有着一块又一块荒原在期盼着我们的犁杖,远处还有着一块又一块盐碱地眼巴巴地呼唤我们改良,远处还有着……

  这不是命题者的意图与“预期”又是什么呢?

  为什么要“向远处看”呢?只要你平日里总在叨念着朗加纳斯的名言“美妙的措辞就是思想特有的光辉”且踏实地践行着,这就成了你最可宝贵的习惯和经验,你的脑子里一定还会跳出一个等待着你的裁夺的立意:人,不是为了饱尝挫折的滋味,饱受失败的痛楚而忙碌在这个世界上的,但有哪一个成功者会不需要挫折给你今后的奋斗以力量呢,又有谁能够在鲜花铺就的坦途上,走着走着,就拿到了金苹果,就摘到了桂冠,就欢呼胜利永远属于那些耽于梦想的人的呢?

  爱迪生伟大,就因为在他饱尝了挫折的滋味之后,仍旧高昂着他那高贵的头颅“向远处看”;奥斯特洛夫斯基伟大,就因为他用最后的心血写就的《暴风雨所诞生的》在邮寄中失踪后,他硬是瘫在病榻上昂起他那不屈的头“向远处看”,凭借着已经不济的记忆毅然又写了一遍;霍金伟大,就因为命运采用了最残酷的方法考核他的毅力与追求,让他的全身除了一根手指还听他的使唤之外,没有任何一个部位与他有关,面对这样的惨淡人生,即使仅仅活下来就该是这个世界的奇迹,但他却从未耷拉下过他那睿哲的大脑,“向远处看”,完成了连计算机都羞赧不已的伟大著作《时间简史》……

  这不就是命题者的意图与“预期”吗?

  开笔伊始,我们就捕捉到了它,成文、得高分还能算作问题吗?

  补足己之所欲

  世上就有那么一种命题,你说是题目吧,可它却在前面或者后面留下点空白,让我们填补上之后,成为文题,然后为文。如,“……告诉我”,再如,“……也在变”;如“寻找……”,再如,“生活就是……”;不一而足。

  面对这样的半命题的文题,最好的方法就是“补足己之所欲”!应该说这种命题方式是给了广大考生很大的自由的,自由了,何乐而不为?所谓“补足己之所欲”,就是在文体空白处补上你最想说,也最有把握能够把它说到惊世骇俗,说到“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一句话,说到“一支笔在手,敢和孙吴兵斗”的妙境。

  “……告诉我”,你就可以在别人都在想“失败告诉我”,失败了不可怕,可怕的失败后的一蹶不振,我们应该在哪里摔倒了就在哪里爬起来……这样的陈词滥调即使你喊破了嗓子,也不会你唯一的读者——评卷老师的心里掀起微澜的;但如果你补足了空白处之后,题目变成了“成功告诉我”,这就有点耐人寻味了,一开篇,你劈头就是一句“世上再也没有比成功更为可怕的事了”!

  那读者的胃口就会被你调动起来了:我们付出了汗水,苦苦寻觅,泥里水里,风里雨里,追求着的不就是“成功”吗?可是在你的文章中竟然告诉人们它很可怕;此时,你就铺展开你思想的锦绣,给你的读者讲几个在失败之时一个比一个精神,可是在获得成功之后却一个比一个“沉沦”的故事,然后告诉你的读者,不要说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有时一个小小的成功也会因为“一天天满足着,一天天堕落者”而葬送掉一个又一个足以攀登上科学的珠穆朗玛,耸立在精神的阿尼玛卿的远大志向和灿烂前程的!

  《罗亭》告诉我

  在浩瀚的书海中,我非常偏爱的一本书就是屠格涅夫笔下的《罗亭》。我喜爱它,不仅是由于作者那优美的文笔,把我倏忽之间就载到了一个神妙的境界,也不仅是因为作者用到处他那枝传神的笔,刻画出了罗亭这样一个典型形象,使我认识到了在我所生活的这个世界里有着这样一种形象,由此,清晰地看到了你、我、他——我们,几乎所有的人身上都躲藏着一个大大小小的“罗亭”,因而时时反省自己,警策自己……说出来,也许让人吃惊。我喜爱这本书,竟然是因为书中的罗亭的一句终于对自我有了清醒而深刻的认识之后而做出的自我评价!罗亭在临终前愧悔不及地说:“我一生从未做过一件与自己的才能相称的事业。”

  好深刻的认识,好尖锐的评价。

  罗亭,作为一个进步的贵族知识分子,他同俄罗斯文学史上其他的“多余人”形象一样,首先清楚地认识到了本阶级的腐朽与没落,他的思想也是深刻的,见解也不可谓不精辟;但他在行动上却不可避免地沾染着他那个阶级的痼疾——远离生活,远离人民,因而过剩的精力与才能就只能付之于夸夸其谈。他热情奔放,不论在任何地方只要他在,他那四射的思想火花立刻就会如磁石一般吸引住在座的每一个人;

  他那令人鼓舞、振奋的语调会令他的听众激动不已,整颗心都会随着他的抑扬顿挫而狂跳……对俄罗斯的前途,对农奴制度的腐朽,对时弊,对人生,对爱情,甚至可以说对于人世间的任何一个领域,罗亭,他都有着“一语发出举座惊”的独到见解。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他没有行动的勇气,没有行动的热情,不过是谈谈而已,乐乐而已,取悦于听众而已。

  罗亭是有才能的,然而他的一生,无论怎样讲都是一个悲剧。

  当他用他那娓娓动听、慷慨激昂的陈词,终于燃烧起了纯洁、朴实、善良的美丽姑娘娜塔莎的热烈的爱情火焰,当娜塔莎再也无法抑制内心里焦渴,在那个月白风清之夜,怀着对他的崇敬、景仰,羞惭而又大胆地讲出了世上最热辣辣的三个字“我爱你”时,他怎么了呢?口若悬河,仿佛有着能把世界掉个个的力量的罗亭竟然惊慌失措,口齿讷讷……他逃跑了,他被他的热情而唤醒而勇气陡增的娜塔莎的爱的行动吓跑了!

  就是这样的一个罗亭,,他对自己的认识,就像他对其他任何一个问题的认识一样,也是深刻绝顶的。但,他却因没有行动的勇气与热情制造了自己的悲剧人生,至死他都没能改掉自己身上的痼疾。

  悲剧啊,悲剧也还在我们中间继续上演着!

  有才能却未能充分的发挥,有才能却没有行动的热情,有才能却只限于空谈……人生中,还有比这更坏的东西了吗?这还不该是每一个即将步入人生、事业的长途的人们,好好思索一下的人生命题吗?你、我、他,虽然似乎已经走在了人生的坦途上,我们是否也已经为自己选择到“与自己的才能相称的事业”,是否正在为为“与自己的才能相称的事业”而倾注出全部的热情,并且勇气十足地正在努力做呢?

  我们的身上是否也还根留着多多少少的“罗亭症”——与朋友聚会时,与师长交谈时,坐在公共汽车上本可以轻声地与伙伴恳谈却偏要高声大气……以用鼓舞人的语调,畅叙阔论着总带着那么点夸张色彩其实并没有多少真才实学的言论,以及自己已经取得的,或还取得的微小的成功,愉悦着对方,预约着自己为乐事呢?

  警惕啊,人们!记得狄德罗讲过这样一段话:“通过一部戏剧,使坏人变好,那是奢望;但读一本好书,却能使好人变得聪明。”读书吧,朋友,从读屠格涅夫的《罗亭》开始。

  再如“……也在变”,命题者的意图是很清楚的,题目中的一个“也”字,表示的肯定是频率;也就是说,有个东西在变,而另一个东西也在随着它的变化而在变。说穿了,这个命题就是让你通过“以小见大”的手法来写伟大的祖国在变,一切都在变,而在“有限的面积内”、有限的时间里,你根本就无法“显陈”、“言罄”,怎么办?你就“必须”通过一个看似寻常的事物的变化,来展示伟大祖国发生的沧桑巨变。

  正如英国著名诗人布莱克所说:“一粒沙中有一个世界,一朵花里有一个天堂。”写无边广大的世界,写美丽无比的天堂,实话实说,咋写咋渺茫,在考场中也一定完不成;写一粒沙子,写一朵最娇艳的小花,肺腑之言,咋写咋具体。在题目的空白处,命题者给我们的“自由”我们是该好好享用的。

  写“我家也在变”,原来十米七五袖珍式的两屋一厨,如今已经变得足以让那些金发碧睛的老外们艳羡不已的四室两厅,卫生间就有两个;写“老师也在变”,以往一身粉尘两袖清风的老师,现在已经开着自家车上下班了;写……如果你问我:“老师,如果让写,你写什么?”我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你:“我写的话,就写‘餐桌也在变’!”想呀,

  三十年前过春节,如果谁家的饭桌上有一盘油炸花生米,那简直就是贵族,可今天,甭说过年过节,即便是平日,饭桌上如果只有一盘花生米,你家已经成为了“解困对象”。在我们家里就发生过一个让我笑不出来的乐子,后来我把它写进了一篇散文。文章要结尾了,我这样如实地写道:

  照理说,不愁吃,不愁穿的日子里,应该早已告别了李清照的“怎一个愁字了得”的“愁”字了!可是,不知打哪一天开始,我和我的家,打听了一下,周围的许多人和许多家,也都跟我一样,幸福得发愁了!

  还是一个“吃”字!不知道该吃什么了!记得那个时候,女儿还没有被京城给活活留下,还在我身边。老伴和我天天都是乐呵呵里外为她忙活着,忙活地真有劲。先是裕昌烧鸡,女儿想什么时候吃,用不着犹豫,我就什么时候买来,看着她一口气就把一个鸡大腿吃掉;再后来,为了给女儿增加营养,没等女儿张口,竹节虾就成了她饭盒里的“常客”;

  再后来,我的收入足够奢侈一下了,于是,隔不了几天,就买几只腿上有着金色毛毛的阳澄湖大闸蟹,把盖儿一掀,让女儿就吃那黄澄澄的蟹黄……终于有一天,我发现,女儿跟我一样了,面对着一大桌子菜,吃啥都没味了!于是,我给她讲“时位移人”的典故,告诉她,不是这些东西不好吃了,而是生活变了,人也会变的……女儿小鼻子一禁禁,爱听不听地随便吃了几口,就去写作业了。

  “真愁人!”见女儿去了她的房间,我和老伴几乎是同时叫道。

  那真是让人哭笑不得的一天!老伴出去转悠了半天,终于回来了。我以为她一定买回来很多很丰盛的东西,谁成想,竟然是两个窝窝头,两个菜团子,一袋许氏大酱和一把苣荬菜。

  吃饭了。女儿吃了几口窝窝头,又把苣荬菜往酱碗里一蘸,迫不及待地送进嘴里。已经有些日子了,我没见过女儿吃饭吃得这么香过。更让我连泪都流了出来的是女儿很是真诚地一句话:“爸爸,爸爸,”她连声叫着,“以前,你们就吃这东西吗?”“是啊!”还没等我把我的感慨说完,女儿就把话抢了过去:“那你们可真是太幸福了!”

  参透画面内蕴

  一看这小标题,明眼人立刻就“参透”了笔者的意图:看图作文如何审题。

  没错。命题者给看我们一幅漫画,让我们“读”懂画面之后,提取一个观点,或者确定一个立意,然后为文。

  一幅漫画,三笔五笔,寥寥的几根线条,就勾勒出了有着很深意味的内容;所以我们必须要在动笔之初,首先要顺利通过“参透画面内蕴”这一关。尽管有时我们所“读”出来的不一定就是漫画家主观上要表达的(因为作品就是这样:客观价值远远大于作者的主观意图)内蕴。请看下面一幅漫画:

  画面上是一个书生模样的人,几片叶子,在飘落,他的嘴里在呼唤着“谁肯帮我一把”……这就是画面的全部内容。面对这样一幅漫画,出题者又没有为我们设定话题,这就有很大的难度。听我一句话:千万不要把“简单问题复杂化”!这是由高考作文命题“三原则”中的“可写性”所决定了的。

  其实用不着细细琢磨,你就能得出一个正确的结论。画面上的“他”是希望得到别人的帮助的,这本没有错;但“精精神神”的“他”,为什么要苦苦的呼唤呢?看来准是什么地方出了点问题。《国际歌》中唱道:“世上没有救世主,救自己的只能是自己。”在这样的基础上,你就把立意确定为“求人不如奋起”,或者确立在“自助者天助”上,然后,甩开膀子,挥洒你十二年来积攒起来的才华才气才能,一定能写出一篇像模像样的文章来。

  笔者的一个学生,在“参透了画面内蕴”之后,提笔就写,不到四十分钟就写出了一篇“文徽徽以溢目,音泠泠而盈耳”,“徽徽”者,文采之盛也;“泠泠者”,音韵之清也的好作文来。多少年来,人们都在讲“意在笔先”,究竟什么叫“意在笔先”,怎样才能做到“意在笔先”,却鲜有人论及;其实,所谓的“意在笔先”指的就是“抓住主要信息”、“综合概括共性”、“捕捉命题意图”、“补足己之所欲”、“参透画面内蕴”。

  那么怎么样才能做到“意在笔先”呢?用鲁迅先生的一段名言,就足以把这个要说复杂,真的就复杂到一点不亚于让“嫦娥二号”在深太空中围着神秘的月亮遨游的;要说简单,真的就简单到渴了就喝一杯矿泉水一样……鲁迅先生说:“开掘要深,选材要严,烂熟于心,于是一挥而就。”作文附于下,仅供考生们参考,体味。

  打错了

  高三 杨柳

  暴风骤雨,电闪雷鸣。初长成的垂柳摇曳在风雨中,不住的吹打已使她精疲力竭,她多希望谁能扶他一下,让他不致倒下。她颤抖的拨下号码。嘟——电话接通了。垂柳急迫的说道:“求助中心么?我这里是北山南坡,我需要帮助,风雨太大,我不知还能挺多久,请你尽快……”电话那边传来温柔的声音:“对不起,你打错了。这里是自助中心,只提供自助咨询。”柳树愕然了,片刻,她放下电话,抬眼看了看乌云密布的天。“好的!”她想,“我是一棵树,我有坚稳的干,我有绵延的根。”垂柳使她的每一个细胞坚强起来:根牢牢抓紧土地,叶艰难迎受洗礼。终于,到了云散雨收,天气复霁。一场挣扎之后的柳,骄傲得挺起脊梁,看北山洒满阳光。

  密林深处,不时传来呜咽之声。原来是一只毫无经验的小狼被兽夹夹住了前爪。最初的钻心的疼痛已渐渐麻木,可随之而来的恐惧却使他寒心不已。他颤抖的拨下号码,嘟——电话接通了。小狼虚弱的说道:“求助中心么?我这里是南山北坡,我需要帮助,我不知道猎人什么时候会来,请你尽快……”电话那边传来温柔的声音:“对不起,你打错了,这里是自助中心,只提供自助咨询。”听到这儿,小狼缓缓地放下电话,绝望的看着自己血肉模糊的爪。还好,他是一只狼,一只冷傲决绝为天性的狼。他的眼开始深邃,钢牙一咬,发狠的向已受伤的前爪啮下。剧烈的疼痛让他抽搐,但他没有停。直到前爪露出森森白骨,小狼才安静下来,因为这时他已经可以抽出他的爪。一声低啸,小狼蹒跚离开。他有些狼狈但又有满足,他失去了完整的身体,却迎来了完整的生命。

  人生路上,颠沛流离。谁瑟缩在寒风中,谁又迷失在丛林里。迷惘中的人们总会拿起电话,迫切地寻找求助中心,期待别人的一道目光,一双援手。可电话那边的温柔声音也总是提醒你;“对不起,你打错了。这里只有自助……”有人不甘心啊,所以即使他冻僵在秋风中,也只是不停祈祷天上能掉下一件棉袄;所以即使他被困苦压弯了腰,也只是反复的期待上帝能救他出牢。他们不知道,人只能靠自己。只有靠自己的争取和坚强,小树才能参天;只有靠自己的勇气和果敢,老鹰才会在脱羽后重新飞翔。只有靠自己韧性和倔强,人才能不断前行,不会迷茫。就这样,当我们与逆境交手时,不要再拨下那个注定是错误的号码。我们的呼唤只有融化于自己的心,才能斥退魑魅,震彻生灵。

  笔者还曾经与自己的学生们,在大考之前,“解剖”了下面一只“麻雀”。鱼水请你下面一幅漫画。

  画面真的很简单,一个中国象棋中的棋子,一个小卒在发牢骚,而且如果你愿意“听”下去,“他”会不停地发下去的……写什么?怎么写?笔者的一个学生也是“参透”了画面的内蕴之后,就采用了书信体议论文的写法,写得真的是有情有趣,真的很好看。她写的不过就是“要安心地做一个称职的小卒”,

  尽管拿破仑讲过一句人皆知之的所谓名言:“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但我的学生也许是受我的影响太深,看问题总有点“私见”,总有点“领异标新二月花”的劲儿;她竟然连拿破仑的名言也给篡改了,事后,她告诉我,她的心里一直在叨念着“一个当不好士兵的小卒永远也当不上将军的”。

  给愤愤不平的小卒的一封信

  愤愤不平的小卒:

  你好!不管你是否接受,也请允许我这样称呼你。

  在被夏的炎热遗忘的这一片树阴下,我看见两位老人摇着蒲扇,摆好了象棋,蓄足了势。楚汉河界,针锋麦芒,两军对峙勇者胜,于是,一方下令:拱卒。而就在这时,我听到了你的抱怨:“都是木头做的,凭什么我只能一步一步地走,凭什么我就不能后退,凭什么……”不,不是这样的!这是我从心底喊出的。“观棋不语真君子”,我也只能快笔写下这封信,但愿穿越时空,你能读懂。

  不知为什么,对方飞起了“象”,噢,我请你不要害怕,不只因为你已经没有退路,还因为它根本飞不过楚河汉界。是啊,让你常常仰望欣羡的“象”也有许多的束缚和羁绊,即使被人称作一杆枪的“车”,打过隔山子的“炮”,还有跳着“日”字的马,那些在你的眼中几乎完美的角色也只能展示给你优势的一面,请你绕过来细看。你知道邓亚萍抱着大大的世界女乒金杯时,笑脸的背后是曾经是这样一个无名的乒坛“小卒”吗?你知道,“字有中华魂,笔有炎黄种”的称号,背后是一潭原本清澈照人的墨池吗?你知道,那个名满天下的作家,他的草稿高度已经超过了他那并不算矮小的身高了吗?所以,我请你不要随随便便地抱怨,因为没有人能随随便便地成功!

  我觉得备好阵的棋盘上最有气魄的风景就在阵前,整齐的小“卒”列在楚河汉界,一线排开,你们是多么的威风凛凛,你们无所畏惧,身后是你们要担负的责任,前方是你们必赴的使命。纵使一“卒”,也能演绎出一场壮丽。就像他,就是不相信一个普通工人就要在一个普通的国家中普通一辈子,于是,他跳进了漩涡,活成了一个铁人,让外国的专家吃惊地发现原来中国的地下也有石油;或者就像她,就是不相信乘务员就要开关一辈子车门,报一辈子站名,她在想,是不是每天微笑着,要比僵硬着一张脸,更使人快乐!

  其实,我想说,你更重要!你的重要并不会因你行动的缓慢而打半点折扣的。你知道吗,你可以在你的缓慢中精彩,对方的“马”和“象”都需要你去别腿,自家的大“炮”需要你来扛……

  这盘棋,不知不觉,已杀到了尾声。我在棋盘上寥寥无几的棋子中又看见了你的身影,逼进对方将军府的不是“车”,也不是“马后炮”、“连环炮”,而是你,一步一个脚印,冲杀过来的你!你是那样的飒爽英姿,那样的威风凛凛。你没有听到吗,对方愿意牺牲一个“车”来换你,但你的主人却含着笑摇头,他期待着,期待着你去夺取那胜利的红旗!安心地做一个称职的同时也很光荣的小“卒”吧!

  此致

  敬礼

  一个观棋不语的棋迷

  想说的,该说的,真的还有很多,但情长纸短,还是给对我还很陌生的读者以更多的思考“反刍”的时间吧!

扫描/长按二维码帮助高考通关!
获取2019高考报名时间
获取2019年高考作文
获取高考历年真题解析
获取2019高考心得技巧

微信搜索"考试吧高中资讯" 关注也可获得高考秘籍

  编辑推荐:

  2019年高考全科备考建议

  2019高考语文必会100个多音字总结

  2019年高考命题的最新定调

  2019年高考作文辅导:三大要素炼成高分作文

  2019年高考作文辅导:五步训练 练就作文新天地

文章搜索
万题库小程序
万题库小程序
·章节视频 ·章节练习
·免费真题 ·模考试题
微信扫码,立即获取!
扫码免费使用
国家 北京 天津 上海 重庆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宁夏 青海 新疆
黑龙江 内蒙古 更多
高考栏目导航
版权声明:如果高考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800@exam8.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高考网内容,请注明出处。
免费复习资料
最新高考资讯
文章责编:liujiaq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