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我简介
我是一名文科高考考生,在2015年的高考中,语文取得了136分的成绩单科第一。现就读于武大,在此和大家分享一下语文的学习经验,希望对大家的语文成绩有所帮助,祝愿大家能在语文方面取得优异的成绩。
二、我的学习经验适用于:所有的高中生,当然对于高三的学弟学妹们,我还有专门的经验方法的介绍。
三、语文拿高分的学习方法
首先,我先来谈一谈语文的学习方法。
众所周知,语文相对于数学和英语来说,是一门尤其吃力不讨好的学科,特别是对于那些想要取得高分的同学来说。我认为呢,语文是一门“日久见人心”的学科,它需要你长期的坚持。也许你有心想要学好语文,但是在你刚开始努力的前几个月却根本没有见到语文成绩有所提高。
此时,你可能是灰心丧气的,甚至想要放弃,但是,我想说坚持下去,我当年也是遇见这种情况:虽然每天很努力学语文,但就是不见成绩。语文成绩的提高是日积月累的结果,而你要做的就是坚持,坚持,再坚持。
语文课是很重要的,不要因为觉得无聊就放弃听课,因为语文老师会在课上讲到许多有用的方法,技巧还有“硬性”的语文知识。如果你不听课,就会错过这些。课堂是学好语文最基础的要求,万丈高楼始于累土,不要放弃课堂这一重要的步骤,认真听,将你所不了解的知识做好笔记,不用盲目的去记,只需筛选出你不知道的知识就行。
除了课堂,课下的学习同样重要,不需要太多时间,你只需要学会利用琐碎得时间就可以了。比如,随身带一个小本子,上面记下你在练习时遇到的陌生成语或古文翻译,随时随地翻出来看一看,也可以带上市面上有的高中文言文速记,利用空闲的时间反复背高中的文言文和古诗词。高考题型万变不离其宗,学透课本比什么都重要。语文的参考资料我倒是没有买多少,只是在用学校发的《疯狂600提分笔记》,但是我推荐大家去买一些《疯狂高考提分密卷》去做,不论你是高几的学生,都会对你有所裨益。
刚才笼统的讲了一下,下面根据高考题型具体介绍,希望对大家的语文成绩有所帮助。
1、现代文阅读
首先,是第一题的现代文阅读,一般是三道选择题,对于这类题,我的方法是先整体阅读全文,对文章内容有一个大致了解,然后再看题目要求,并在文章中找出选项的出处,然后再仔细研读选项,找出和文章的不同之处。
此时,要特别注意选项中的用语,例如文中的“不算是”,选项中成了“不是”,一字之差,意思却完全不一样了,所以,平时训练时,要注意练习自己这方面的敏感度。
想要提高自己的正确率,就要多做题,保持自己的手感,对于练习题,我推荐大家尽量做高考题,因为高考题比较严谨,文章也很经典,难度系数比较中肯,并且多多练习高考题,也有利于适应高考。除了做题,你还要学会研究出题人的思路,把握出题方向,当然你做多了足够的题之后,这些对你来说都是显而易见的。
2、文言文
接下来说说古文,对于大多数同学来说,语文古文无疑是一道最大的障碍,文章看不懂,题目读不懂,翻译不会写,要么就是可以看的懂,但是花的时间太长,于是只好放弃。但是,古文是语文所有题型中最容易提高的。如果你想学好古文,适当的练习是必不可少的,任何技巧都比不上“多多做题”,你只有做够了足够的题,才能融会贯通。
当然,我还是要介绍一下我的方法,我会在平时练习时记下我所不了解的古词,就记在一个可随身携带的小本子上,平时多拿出来看看。
还有就是语文老师在课堂上讲,记下老师讲的实词、虚词的用法,陌生的词意等。还有就是反复阅读练习过的古文,不断的加深印象,可以选择在晚上睡前或早上读上一篇,不用多,一两篇就够了。想要进一步拔高的话,可以利用空余时间读一些古文典籍,例如《汉书》,《后汉书》等。
3、古诗词鉴赏
然后是古诗词赏析,对于这种题型,我一直没有找到很好的学习方法,但是我的得分却可以很高,满分11分,我可以拿到10分左右。我想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大概是我掌握了拿分的诀窍吧,我就在这里详细介绍一下。
古诗词赏析想要得分不难,首先你要先掌握古诗词答题的专用术语,比如常用的表现手法,表达方式,艺术手法等,古诗词的题一般是要求赏析的,这时你要先将平时常用的手法就像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写上,并结合诗词写几句赏析,然后再仔细想想,本诗又用了什么手法,最好写上4-5个,将认为最正确的写前面,就行了。
赏析专门指定的字或句时,先翻译字或句,如果指定的字,就指出它的点睛之处,怎么好,好在哪;指定的是句的话,翻译之后结合上下或全诗说出怎么好,好在哪。
4、诗词填空
诗词填空,没有别的窍门,只要会背写对就行了,我就不再赘述了。
5、阅读
做实用类文本阅题时,先大致阅读文章,再仔细阅读题目要求,一般都可以在原文中找到答案,组织答案时注意总结,可以采取分点答的方式,简单明了。这时就不要像古诗词那样想到多少写多少,要尽量简明扼要,不要让阅卷老师感到厌烦。
6、选择
接着讲一讲选择,一般是成语,病句和排序。成语呢,就向我说的那样,注重平时积累,课上的课下的见一个记一个,也可以找一本成语词典,一天一个的背,然后一星期复习一次,加深印象。病句要求知道各个病句的类型,这就要求你多做题了,同时也要善于总结,也可以背一背典型的病句类型。排序一般问题不大,新课标的难度也不大,做题时注意一下,一般不会错。
7、语言应用题
语文应用题要求我们能够随机应变,对我们的语文素养要求较高,想拿高分不容易,低分也不会有,主要还是靠自己,毕竟这几年题型常变,我也不敢说有什么得分窍门,主要还是注意平时积累。
8、作文
最后是作文,今年的新课标一反常态的出了信的题材,但是仍是议论的本质,估计明年也会是“换汤不换药”,就是说形式变,到还是要议论,因此,建议多多练习议论文。作文是语文的大头,如果你作文不好,但想要得高分,就要多多背,当然我要求的绝不是网上传烂的“好词好句”。记住了,你要知道知名作者的不知名作品,就像加西亚·马尔克斯的《迷宫里的将军》,再背一些名人的不名言,像尼采,然后你就可以用了,既能提高逼格,又能给老师好印象,分就上去了。
四、时间规划
下面说一下我的复习安排,其实我并没有花太多时间在语文复习上,毕竟英语数学占了太多时间,我就是充分利用空余时间学语文,好好听语文课,做好语文笔记,我相信只要能坚持下去,你也可以取得好成绩。
备考时,我很注意休息,只有睡好了才能学的更有效率,我每天至少保证有7个小时的睡眠,当然这是因人而异的,不过不管如何,我建议不要熬夜学习,这样只能事倍功半。复习资料我倒是没买太多,只有一本真题集,我希望大家练习时用高考真题练习,一是熟悉高考难度,二是把握高考出题的方向与思路。名校的模拟题不是不好,只是有的题目并不严谨,难度也是参差不齐,不推荐使用。
五、心态
关于心态呢,我是有很多话想说的。
首先,不要太过于在乎模拟成绩了,因为高考和你之前的每一次考试都无关。我本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高三下学期时,我的成绩基本很稳定,一直在年级前十,但到后来最后两次模拟时,我的成绩一落再落,甚至到了班级30多名。那一段时间,我的内心几乎是崩溃的,甚至有了不参加高考的打算,但是我的妈妈一直在鼓励我,我也不希望就这样输掉,于是我每天都会暗示自己,我一定会成功,慢慢调整好我的心态。于是我成功的考取了武汉大学,并取得了语文单科第一的成绩。
第二,考试时的心态,其实对于我的高考,我也不是没有遗憾的,考完语文的时候,我下了考场,忽然想到我的作文也许写错了,因为我用信的格式写了议论文。我觉得我的作文完了,然后午休时一直在想这件事,下午考数学时,虽然我一直暗示自己没事,但还是忍不住想,导致我写数学时心不在焉,影响了发挥。成绩出来后,我的语文得了136,反倒是强项数学只拿了124。所以,我想告诉大家,成绩没出来前,一切都有可能,不要因为一些不必要或者不存在的事影响了自己的心态,导致高考的发挥。记住,模拟成绩不重要,考过的科目不重要,重要的是下一步走好。
因此,面对高考,好的心态必不可少,我知道有些同学身不由己,总是忍不住去在乎,在乎是对的但不能在意,不要让不重要的成绩影响你最重要的高考。
还有就是一定要听老师的话,老师毕竟是带了多年的学生,见过的题肯定比我们要多的多,经验也是要比我们多,所以一定要认真听老师的话。有些同学复习时认为老师得方法步骤不好,于是自己按自己的方法来复习,有自己的想法是好的,但是一定要结合老师的方法,我觉得我语文成绩能够考的好,就是因为我认真的按老师的要求来。
结合我自己的实际经验,我推荐大家一个关于语文复习计划:早上6点起床,利用20分钟左右的时间背语文书上的古诗词与古文;课间休息时,可以看看小笔记本上积累的成语和古文;午休要有,保证下午的精力,半个小时左右足够了;晚上11点之前睡觉,睡前可以复习一下做过的古文。
掌握好自己学习的节奏,找到自己学习的方法,保持一个好的心态,相信你一定会成功的!
微信搜索"考试吧高中资讯" 关注也可获得高考秘籍
编辑推荐:
·2019高考理综全国Ⅱ卷化学试卷点评 (2019-6-8 22:55:25)
·2019高考理综全国Ⅱ卷物理试卷点评 (2019-6-8 22:55:25)
·2019高考文综全国Ⅱ卷历史试卷点评 (2019-6-8 22:52:25)
·2019高考文综全国Ⅰ卷思想政治试卷解析 (2019-6-8 17:30:32)
·2019高考文综全国Ⅰ卷历史试卷点评 (2019-6-8 17:26:46)
·免费真题 ·模考试题
2022年上海高考作文题目已公布
2022年湖南高考地理答案已公布
2022年湖南高考生物答案已公布
2022年广东高考地理试题答案已公布
2022年湖南高考生物真题已公布
2022年广东高考真题及答案汇总
2022年浙江高考真题及答案汇总
2022年广东高考生物真题及答案已公布(完整版)
2022年浙江高考政治真题及答案已公布(完整版)
国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重庆 |
河北 | 山西 | 辽宁 | 吉林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宁夏 | 青海 | 新疆 |
黑龙江 | 内蒙古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