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员家庭”问候老师,你怎么看?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近日,一张家长与老师之间的微信聊天记录截屏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这位家长在聊天中列出了自己及家中多名公职人员的职务信息,甚至将行政级别一一注明,如担任市中级法院执行局处长的丈夫,担任分管教育的区委常委的叔叔,担任纪检监察委员的父亲,担任市教育局人力资源科科长的表姐夫等等。最后,这位家长又说:“廖老师,这学期麻烦您多多费心,谢谢!”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要抄袭。
【参考立意】
1.教育不分高低贵贱,“官本位”思想不可取。
2.还教育一股清流。
3.教育不是利益互换。
4.还教师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孩子的权利。
5.权力不能进课堂。
6.教育不能被权力“绑架”。
【优秀范文】
教育不能被权力“绑架”
近日,一名家长和老师的聊天记录截屏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家长为让老师对自己的孩子多“费心”,甚至列出了家中多名公职人员的职务信息。为了孩子好,这个初心是可以理解的,但做法实在欠妥。
材料中的家长有用权力“绑架”教育,逼老师“屈服”的嫌疑。
这位家长在聊天中列出了自己及家中多名公职人员的职务信息,甚至将行政级别一一注明。如此做法无非是想让老师知道自己的社会关系很广,并且家里有好几位分管教育的直接领导;她将这些信息告知老师,有向老师“施压”的潜意识想法:这几个领导你都得罪不起,所以你就要诚惶诚恐,就得“费”这个“心”。虽然这位家长最后表示了感谢,但和前面的气势比起来,感谢只不过是客气一下罢了。前段时间四川的“严夫人”就是因为老师“不配合”,不但请出了“严书记”,还搬出了集团领导给老师施压,试图以权势来压一个小小的幼儿园老师。权力被滥用的社会乱象时有发生,但教育岂能被权力“绑架”?
换一个角度看,材料中的这位家长想搞利益交换,实际上也是在“绑架”教育,依然是权力在作怪。
家长罗列出自己亲属的社会地位,无非是想给老师传达一种信号,即“有事您说话”“能帮的一定帮,利益互换,不让你吃亏。”如果老师不是“屈服”而是“臣服”,家长与老师一个愿“绑”,一个找“绑”,就势必会滋生腐败,也会使本应远离市井、洁净无暇的校园染上市侩气。学校不再是为大众服务,而成了权力的“私塾”;老师不再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先生,而成了权力的附庸。那些平民家庭,没有可用来和老师交换的利益,他们的子女岂不成了权力的牺牲品?
这些试图“绑架”教育的做法不仅会伤害老师,还会害了孩子。
先从“绑架”一方说,这类家长的举动,从表面上看是关心爱护孩子,实际上是认为孩子要在关系的庇护下才能成长。如此看低自家孩子,他们会有真正的自信吗?这岂不是弄巧成拙?再从“被绑架”一方说,真正拥有教育情怀的好老师,信奉“有教无类”,他们不会在“权高位重”的家长的压力下对学生进行“特殊关照”。家长若想费尽心机地用权力给老师“施压”,老师不仅不会顺从,反而会心生反感,这岂不又弄巧成拙了?
当然,利益也可能会让某些老师“臣服”。只是如果家长一“秀”权力,就有老师“臣服”,那么这样的老师对孩子的关注究竟是福还是祸?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样一来岂不仍旧是弄巧成拙,搬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家长要想让老师尽可能多地了解学生,就应该让老师了解学生的兴趣、特长、优点和缺点等等,而不是给老师亮家底和关系网,用“权力”绑架教育。岂不知能被“绑架”的教育是绝对教育不出优秀的人才来吗?

微信搜索"考试吧高中资讯" 关注也可获得高考秘籍
编辑推荐:
·2021年高考作文备考策略 (2021-4-16 23:29:33)
·2021高考作文备考莫信“套路”和“模板” (2021-4-16 23:24:01)
·2021高考作文最重要的事儿 依然是搞定情境 (2021-4-16 23:21:27)
·2021高考作文写作指导:"十八岁成人仪式"演讲稿 (2021-4-16 23:19:59)
·2021年高考作文:阅卷老师看什么? (2021-4-16 23:18:03)
·免费真题 ·模考试题

2022年上海高考作文题目已公布
2022年湖南高考地理答案已公布
2022年湖南高考生物答案已公布
2022年广东高考地理试题答案已公布
2022年湖南高考生物真题已公布
2022年广东高考真题及答案汇总
2022年浙江高考真题及答案汇总
2022年广东高考生物真题及答案已公布(完整版)
2022年浙江高考政治真题及答案已公布(完整版)
国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重庆 |
河北 | 山西 | 辽宁 | 吉林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宁夏 | 青海 | 新疆 |
黑龙江 | 内蒙古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