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高考语文对于基础知识题的考察越来越少,越来越回归语文的本质,即知识、运用的考试,就是把重点放在了阅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思考能力、和写作能力。根据近几年的情况,以后还会持续增加难度,考生可能真的做不完语文试卷,就目前来看,考生失分最多的就是写作还有阅读理解,这也成为了历年高考后的人们话题,如何写好作文,如何做好阅读理解,在第二轮的冲刺复习中至关重要,解决好这两个问题,高考语文拿130左右的高分,是没有问题的。今天,我们就谈谈第二轮复习,如何抓住阅读理解,如何写好作文,希望能给那些对于语文苦苦找不到方法的考生一点启发,也希望2019每一个考生考出好成绩。
近现代文阅读抓住关键内涵,就是抓住了分数。
近几年的高考阅读理解,主要考察的是近现代作家的作品,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写作内涵、不同表达内容,但,都离不开传承,也就是说,近几年的考察作品,都是有历史的传承、人文的精神、特殊的内涵,这个考生在平时做阅读理解的时间,要特别注意,特别是哪些知名作家作品,即在自己时期内的文字力量。面对高考,阅读理解,一般考察考生的分析能力、理解能力、思考能力、鉴赏能力,即从作者的只言片语能窥见所处环境的整体情况,只有这样,才能做好阅读理解,很多考生说阅读理解不好做、不会做、不知道再考察什么,主要就是对作品的深读,即你可以不了解这个作品,但你必须了解作者的背景,作者的背景往往是隐含的答案,例如鲁迅写的“我家门前有两棵树,一颗是枣树,另一颗也是枣树。”这样的文字,在很多人看来是废话,但就当初的环境来看,是一种无奈,是作者的无奈、社会的无奈,了解这些,答案自然就清晰了。
因此,考生在二轮语文复习的时间,必须依据不同类型的文章,搜索相关的代表作家,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规律,进而达到阅读理解有准备,有能力解决所有答案,不同类型的文章,可以找体现历史传承的、文化传承的、精神信仰的、民族脊柱的、科技创新的等等,这些作品,都可以找到对应的作家,以及对应的作品,可以提前揣摩技巧,熟悉答题捷径。
阅读理解答题小技巧:
1、先看考题,在看全文,先熟悉作者观点,在句、段的分析,最终找出考察的问题答案。
2、阅读理解的考题,很多都是作者总结好的内容,这要考生仔细观察,能用作者总结好的最好,如果找不到,必须切题。
3、所有的考题,必须分点、分段答题,这样阅卷老师看的清晰,即使错误,也会有印象分。
4、对于文章写作手法、背景、关系,内涵,必须清楚,只有清楚,才能知道,整体考察的内容,才能完整答题。
写好了开头,分好了段落、总结好了结尾,就是高分作文
作文,作为高考语文的重头戏,很多时间,不能只听老师讲,自己要有想法,要记住,最终考试的是你,不是来时,对于作文来说,第一审题必须明确,标题的观点,必须鲜明个性,文章的开头必须精彩,段落明了,结尾必须点题,只有这样,才能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很容易的就会给出高分,如果加上卷面整洁,60分作文,拿55分应该没有问题。只要阅读理解和作文考好,对于很多考生来说,高考语文考130分,没有一点问题
另外,在第二轮的冲刺中,已经没有太多时间浪费,对于所有学科,考生必须清晰自己的地位,明白自己的强弱,要知道高考考什么、怎么考。这就需要考生,必须情绪吃透《考试大纲》、《考试说明》。熟悉各个知识点之间的练习,以及各个知识点可能出现的考题,考察的办法,学会划线记忆,即用一条线,记忆所有的知识点,考点,当看到一个考点,就知道可能会联合了2个还是3个考点;此外,还要珍惜时间,有计划、有目的的去复习,针对性的复习,是考出好成绩的关键,已经火烧眉毛了,不能再眉毛胡子一把抓,有的实在提高不了的,就先放弃,抓保险的,能多拿分的科目或者类型的考题,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微信搜索"考试吧高中资讯" 关注也可获得高考秘籍
编辑推荐:
·后高考时代!考生和家长谨防这些骗局 (2021-6-23 19:48:22)
·2021高考成绩达不到这个分数 冲刺一本大学有点悬 (2021-6-11 10:08:06)
·2021高考今将全部落幕 考后要注意这些信息! (2021-6-10 9:28:02)
·2021高考报名人数:河南第一 四川是江苏2倍 重庆超京沪 (2021-6-10 9:06:14)
·2021年高考结束后 我们最应该做什么? (2021-6-9 17:07:46)
·免费真题 ·模考试题
2022年上海高考作文题目已公布
2022年湖南高考地理答案已公布
2022年湖南高考生物答案已公布
2022年广东高考地理试题答案已公布
2022年湖南高考生物真题已公布
2022年广东高考真题及答案汇总
2022年浙江高考真题及答案汇总
2022年广东高考生物真题及答案已公布(完整版)
2022年浙江高考政治真题及答案已公布(完整版)
国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重庆 |
河北 | 山西 | 辽宁 | 吉林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宁夏 | 青海 | 新疆 |
黑龙江 | 内蒙古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