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命题
统一命题
单独报考
您现在的位置: 考试吧 > 2021高考 > 高考语文 > 高考语文辅导 > 河南 > 正文

2019河南高考作文该咋写?名师为你来解读

来源:新东方 2019-6-7 17:04:13 要考试,上考试吧! 万题库
2019河南高考作文该咋写?名师为你来解读,更多关于2019高考答案、2019高考真题等信息,请访问考试吧高考网或关注“考试吧高中资讯”微信获取相关信息!

2019高考真题答案热点文章 ※ 真题答案下载 ※ 对答案

  今天上午,高考语文科目已经结束。其中,高考作文题目引发了大家的热烈讨论。

  那么,对于今年的河南(全国卷 I)的作文题“写一篇倡议热爱劳动的演讲稿”,考生应该如何立意?怎样树立作文框架?该作文考察的主旨是什么?又有哪些亮点?下面请看看我省知名语文老师的分析!

  

  全国Ⅰ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夙兴夜寐,洒扫庭内”,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绵延至今。可是现实生活中,也有一些同学不理解劳动,不愿意劳动。有的说:“我们学习这么忙,劳动太占时间了!”有的说:“科技进步这么快,劳动的事,以后可以交给人工智能啊!”也有的说:“劳动这么苦,这么累,干吗非得自己干?花点钱让别人去做好了!”此外,我们身边也还有着一些不尊重劳动的现象。

  这引起了人们的深思。

  请结合材料内容,面向本校(统称“复兴中学”)同学写一篇演讲稿,倡议大家“热爱劳动,从我做起”,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观点求稳准,切忌窄与浅

  

  赵长春,作家,理论宣讲工作者。有10余篇作品入选各地高招、中招试题。出版有《我的袁店河》《我的望窗季节》《我的花花诗界》《我的袁店河传奇》《我的袁店河故事》。供职于河南科技学院。

  2019年全国I卷作文的命题思路和思想,避开了大家所谈论的热点,毅然决然地释放着着基础教育自身的正确导向:教育就是要着眼于素养培养和真正提高,而不是简单的应试。也就是说,用套路应变素质和能力的选拔,不是万能的。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夙兴夜寐,洒扫庭内”,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绵延至今。请结合材料内容,面向本校(统称“复兴中学”)同学写一篇演讲稿,倡议大家“热爱劳动,从我做起”,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

  相比近年来的命题,今年的作文命题依然是开放和限制并重,关注时代发展的同时,重在对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如语言、思维、审美、文化等进行考核。结合提供的素材,结合写作要求,今年的作文题目不偏不怪,不能算难,不同水平、不同性格、不同程度、不同兴趣的学生都有话可说,都有表达的内容和空间。总体来讲,考生写偏的可能性不大,但是很有可能写得很“窄”、很“浅”,简单地泛谈,而显得比较表面和平面。如此,就有了较为明显的区分度,达到了选拔目的,实现了选拔作用。

  同时,本题的体裁也很明确,在考量演讲稿应有的基本表达形式外,题目创设的导向还是以论述文为主。想拿高分的话,建议从以下方面着手。

  首先是语言,要鲜明准确、夺人眼目,尤其是标题和开篇、分论点和总论点的表述。标题一定要标明观点,展示自己的理解与思维、观点和思考。立论眉清目秀,分论层层递进,结论铿锵有力,让阅卷者看到能够体现考生思维深度的独到、新颖的观点。

  其次是逻辑结构。我一直有个建议:学生应考作文中,论述时最好别轻车熟路地使用并列结构,要以递进结构为佳,分论点环环相扣,有着层递深入的逻辑关系,多角度论说的同时透彻,彰显深层次的思考。这样的话,过渡衔接反而更自然。整体有气势,出文采。

  在论述方法和说理方式上,要灵活多样。每个分论点中,可举例(正反),可引用(古今中外),可比喻,可排比,多种句式运用、词汇丰富、修辞恰到好处,能够形象说理,这些都是语言上的加分项:即,语言更具有思辨性,文章更有说服力。

  考题所给材料针对当下较为现实的话题,关照我们的教育方针,让学生进行深刻反思,倡导 “热爱老动,从我做起”。所以,写作中,考生要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体会和思考,以理性语言为主阐明观点、表达思考,做到语体和文体相符,提升演讲的力量,引发共鸣。切忌人云亦云,罗列讲话,呼喊口号, “假大空”,不真切。

  诚然,不避热点,是近年来高考作文命题的一大自信,也是突出高考指挥棒的一大作用:建议继续引导学生好注重课外阅读,关心国家大事,关注社会和时代大方向,引导学生思考国家的未来与发展,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回归传统,切近生活,要求情境

  

  张云佳,河南省实验中学高中语文教师,郑州市骨干教师,郑州市教学与创新先进个人,河南省骨干教师。郑州市优质课第一名、河南省优质课大赛一等奖获得者。

  2019年高考全国卷一作文题目一出炉,可能很多人都觉得出乎意料,发现今年的高考题似乎打破去年的出题导向,回避了很多热点话题。实际上我认为今年的高考作文题看似是在意料之外,其实在情理之中。具体有以下三个特点:

  1。 回归传统,发扬传统文化,继承优良品德。

  热爱劳动,勤劳朴实本就是中华民族的优良的文化传统。“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等名句就强调了勤劳的重要性。因此,热爱劳动本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我们华夏民族的品质底色,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

  其实,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强调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劳动的重要性,他曾经多次围绕劳动的价值、弘扬劳动精神、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等内容进行深刻阐述:“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劳动是一切成功的必经之路”,“说到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要靠各行各业人们的辛勤劳动”……“民生在勤,勤则不匮”一句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五一劳动节表彰大会的讲话中曾经引用过。

  因此,考生在写作中,要能和我们的传统文化结合起来,强调劳动这一优良美德需要我们在今天继续传承和发扬。同时,也应该强调劳动在我们新时代依然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的基础和根源。

  2。 切近生活,纠正错误认识,树立正确观念。

  这则材料列举了三名同学对劳动的错误认识,这也的确是目前一些中学生的错误理念的体现。所以,考生在写作中要通过批评这三种错误认识来辨析劳动与学习,劳动与科技发展,劳动与自我与他人的关系,要最终确立正确的观点:劳动与学习并不矛盾,中学生应该能够从事力所能及的劳动,应该培养热爱劳动的习惯;科技进步不代表人类不劳动,脑力劳动也是重要的劳动方式;劳动要从自身做起,因为人的一切成功和幸福都来源于劳动。

  3。 要求情境,关注审题细节,符合任务要求。

  题目要求“面向本校(复兴中学)同学写一篇演讲稿”,而且要“倡议大家‘热爱劳动,从我做起’,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这就规定了特别具体的情景,是这几年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典型体现。

  这就要求考生认真审题,首先必须符合演讲稿的格式要求:顶格写称谓语(如:尊敬的各位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下一行空格写问候语(如:大家好),开头部分要有一个简短的开场白,可以说明自己演讲的题目是什么,结尾要有结尾语(如谢谢大家)。同时,在正文内容的写作中还要注意几点:①体现“复兴中学”这一校名,材料中既然特别提到了,在写作中最好要用到。②必须体现“倡议大家‘热爱劳动,从我做起’”这一主题,强调热爱劳动的重要性,呼吁必须从自己做起。③要提出希望和建议,也就是要具体提出建议希望同学们从哪些方面做起。④语言表达时要有文采和气势,可以大量使用反问、反复、呼告、排比等修辞手法,体现出语言的感染力和说服力。总之,写作时内容要体现出针对性,语气表达要体现出对象感,语言风格要体现出鼓动性。

  尊重劳动、弘扬劳动精神

  

  张沙宾,郑州外国语学校高三语文备课组长。

  今年的高考作文命题比较平和,不在审题上为难学生,做到了能让每个学生都有话说。在新时代的背景下,青少年学生越来越远离劳动,甚至对劳动出现了一些错误认识,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弘扬劳动精神,应该就是本次作文的命制目的。

  作文从形式上来说,与前两年的命题形式一致,也是材料+明确的任务要求。我认为,今年的作文在以下几方面要注意:

  写作对象:面向本校(统称“复兴中学”)同学。这也就是说,文章是写给同龄人看的,这就要求首先要能引起对方的共鸣,其次要能给对方以启示,这样的文章才真正具有可读性,具有价值。

  写作主题:热爱劳动,从我做起。

  写作要求:1。“写一篇演讲稿”:行文中要注意对象意识和与“听众”的互动交流意识。2。“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行文中要体现出自己的思考和建议,而不能只是引用和举例。这样既防止了套作,也是对语文核心素养“思维发展和品质”的考查。

  材料内容:引用的两句名言,说明了作为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劳动”与“财富”“幸福”的关系。列举同学们的三种说法,分别代表了现实生活中青少年需要思考的三种问题:劳动与学习是否对立,人工智能的发展能不能取代劳动,拥有了金钱是否自己就不必参与劳动。在材料的最后,命题者用一句“此外,我们身边也还有着一些不尊重劳动的现象”,扩大了考生对“劳动”的思考与写作的范围。

  总之,每年的作文材料在不断变化,但不变的核心内容就是它永远在考查学生对一个问题的看法,考查学生思维的周密度和逻辑的成熟度。

  鲜明性 时代性

  

  杨建新,中学高级教师,河南省语文学科带头人。

  先说形式。由于考试大纲“写作部分”表述的调整,实用文写作自然引起大家的高度关注,去年是“给未来的年轻人写信”,今年写信的可能性就降低了,所以演讲稿这个与高中生生活密切的体裁(升国旗要演讲,竞选学生会干部要演讲等)自然引起大家关注。所以一定会有不少人说猜对题了,其实准确地说应该是猜对写作体裁了。

  演讲稿有没有严格的格式限制呢?应该说没有。必修二的三篇演讲稿《我有一个梦想》《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都没有“亲爱的同学们……”的格式,所以请没有注意到格式的同学不要惊慌,也请阅卷老师不要吹毛求疵。

  再说内容。作文题目成功地避开了“五四100周年”“国庆70周年”等热点,但又把内容聚焦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劳动”这样一个再熟悉不过的话题。这样,既有高度——德智体美劳,“立德树人”,又和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出题人把“劳动”这个话题放在新时代——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针对当代学生实际生活中确实存在着的认识上的错误,让考生在这次人生第一次大考的考场上写一篇教育同龄人(当然也是一次自我教育)的文章,延续了全国卷高考作文重视“立德树人”的一贯传统。

  今年的作文题目,审题难度进一步降低;从体裁到内容都和学生生活的紧密相关,学生一定有话说;写作思想指向明确单一,不容争辩:批评“不理解劳动,不愿意劳动,不尊重劳动”的言论和现象,号召大家“热爱劳动,从我做起”;写作对象明确:本校(复兴中学)的同学;没有什么“陷阱”。

  其中“3。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部分的写作将是区分作文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作文既要有弘扬优秀文化传统的高度,又要紧扣学生思想实际,指出这些思想产生的原因,提出希望与建议。既要有议论文的以理服人,又要有演讲稿的以情动人,而不能有居高临下的盛气凌人。一句话,要体现一个18岁的当代中国青年应有的“劳动观”。

  聚焦核心素养,关注实际生活,突出实用价值

  

  侯巍,郑州市第一中学语文教师,高三年级语文学科备课组长,郑州市十佳班主任,郑州市骨干教师,郑州市优质课一等奖获得者。

  2019年全国卷一高考作文的写作话题是“劳动”。“劳动意识”是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十八个基本点之一,隶于“实践创新”要素之中,属于“社会参与”层面。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教育的核心就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劳动教育一直是我国教育方针的重要内涵。它与德智体美教育并行不悖,相补相成。2019年高考作文考查高中生“劳动意识”,直接聚焦于核心素养,凸显了立德树人。

  此外,劳动是财富的源泉,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大力继承和发扬热爱劳动的传统美德,才能促社会的物质财富不断丰富,确保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当代高中生也应该热爱劳动、热爱创造,养成自觉劳动的习惯,共同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

  然而,一个时期以来,劳动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被置于相对边缘的地位,存在劳动教育在学校中被弱化,在家庭中被软化,在社会中被淡化的现象。学业压力繁重,人工智能时代带来,加上当今错误思潮的冲击,有的青少年崇尚享乐安逸、渴望一夜暴富;有的以自我为中心、不善协作;有的劳动观念淡漠、劳动能力欠缺;有的消费超前、大手大脚、攀比享乐……甚至,有的高中形成了鄙视体力劳动者、随意浪费的错误观念……

  本次作文聚焦了高中生的错误劳动习惯和劳动观念,倡议“热爱劳动,从我做起”,可谓特别贴近高中生生活实际,必然会触及多数高中生劳动意识淡薄、劳动能力不足的软肋,让其感同身受,不至于无话可说。

  另外,作文设置了“面向本校同学写一篇演讲稿”的情景限制,文章要能紧扣“热爱劳动,从我做起”这一驱动任务,要有自己对“劳动”,尤其是原材中的劳动传统和错误劳动意识的认识与思考,要对本校学生提出希望与建议,要写成演讲稿——这是高考作文偏重解决实际问题,附带考查实用文体写作的必然要求。

  人生在勤,不索何获

  

  吴延航,中学高级教师,南阳市五中高三语文备课组组长,市级学科带头人,曾获得省级骨干教师、省级教育教学论文一等奖、市级优质课一等奖等,辅导的学生多次获得市级作文竞赛一等奖。

  2019年高考语文作文聚焦“劳动”,回归本真,朴实无华,可圈可点,让学生在新时代、在高科技条件下反思劳动的价值意义与自身的关联性,具体评析如下:

  一、作文要求的限制性

  1。作文要求采用演讲稿,故而广大考生需要注意演讲稿的格式与要求。

  2。作文要求“结合材料”,即不能脱离材料空谈劳动;“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要求考生从材料中有所感悟;“提出希望与建议”,要求考生在演讲中体现希望与建议的内容。“统称复兴中学”,要求考生演讲稿中突出演讲对象。

  二、作文角度鲜明,可写内容丰富

  1。“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绵延至今”“我们身边也还有一些不尊重劳动的现象”等内容,使作文的立意比较鲜明,即以“热爱劳动,尊重劳动”为主题。

  2。“劳动太占时间了”“劳动的事,以后可以交给人工智能”“花点钱让别人去做好了”等内容引出了问题,即“自己干什么呢?”当劳动都成了与己无关的事,自己还能干什么呢?在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当劳动不再是为了温饱,那它的意义是什么呢?这些问题将极大的丰富考生的思维空间,使可写的内容丰富多彩。

  三、作文审题分析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指百姓的生计在于勤劳,勤劳使先民繁衍不息,使中华民族绵延至今。于今天而言,勤劳的意义是什么?即所谓的如何在劳动中产生幸福感,这份幸福感更多的应该是个人价值的体现。

  劳动对人的德、智、体、美等方面的意义;劳动对知识的意义,理论与实践的意义;劳动对现代化进程中个人价值的意义等都应思考。

  来源:河南省教育厅

扫描/长按二维码帮助高考通关!
获取2019高考真题答案
获取2019年高考作文
获取2019高考成绩查询
获取2019高考分数线

微信搜索"考试吧高中资讯" 关注也可获得高考秘籍

  相关推荐

  2019年高考答案pdf下载 | 2019年高考真题pdf下载热点文章

  2019高考答案热点文章 | 2019高考真题 | 关注微信对答案 | 2019高考作文

  2019高考语文答案 | 2019年高考数学答案 | 2019年高考英语答案

  2019高考志愿填报 | 2019高考成绩查询 | 2019高考录取分数线

文章搜索
万题库小程序
万题库小程序
·章节视频 ·章节练习
·免费真题 ·模考试题
微信扫码,立即获取!
扫码免费使用
国家 北京 天津 上海 重庆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宁夏 青海 新疆
黑龙江 内蒙古 更多
高考栏目导航
版权声明:如果高考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800@exam8.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高考网内容,请注明出处。
免费复习资料
最新高考资讯
文章责编:liujiaq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