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准高考生的提醒:关注论语 考察学生的格局和三观
王潇:对,这也是一个小的技巧,如果你想更好征服你那个时期的高考,不管是2020年还是2021年,你一定要从现在关注论语,起码我们可以肯定的是,它对你的高考是有积极价值的。我们不能确定它是否考,我们不能确定它是否考多少分,但是它一定有积极价值,总比你不看强。
主持人:同学们要记下来了。
王潇:对。所以在这里随便举几个例子,我们不说这篇文章了,论语里面的好多话其实都跟我们现代有很多的时代意义,比如说孔子的为政篇里有一个思想,叫做富之、教之、去食留信。我们看它有一个要求,先让人富起来,然后你再去教化他们,正是和我们中国70年的发展历程是一样的,我们搞经济,搞建设,我们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我们让国民们富了起来,我们国民素质就跟着往上提升。但是你看论语后面又说“去食留信”,这句话怎么翻译呢?是说在吃的和信义面前你让我选一个,那我去食留信,我不要吃的,我就要信义,它的意思很明显,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二者不可兼得,所以在这儿同学们可能自己看论语就会有一些疑惑,说不是先得富之吗?那怎么又不要吃的了?在这里孔子其实是两波人发出的一个指导。孔子的一个核心思想在于“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制度”。君子说“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所以说孔子是非常支持这种等级制度的,所以说孔子在这里头富之和教之的要求,要求的是比等级可能排名比较靠后的普通民众,普通民众先要保证自己富起来,可以先不当君子,但是谁必须马上就当君子?是君王,君王必须去食留信。
所以说古代的帝王如果都能是君子的话,那么他治理的国家就会用仁义的手段治理国家,仁义的手段治理国家,那施行的就是仁政、德政,这样施行久了,每个国民就会变成君子。
主持人:《论语》放在文言文最后,算是它的一个升级,它主要是希望考大家什么呢?
王潇:希望考大家的是你的格局和你的三观。我觉得这是一个肯定的答复,就是《论语》的难点从来不在于翻译,都很好翻译。比如说看今年的题叫做“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本句中的“其道”指什么?全文表达了孔子怎样的思想?它考你思想,不会让你翻译它的,没有意义。它的一个考察的目的是想让你从里边吸取一些价值观,把学生的价值观给掰正,或者说树立一个良好的价值观。所以说整个《论语》里边比较重要的是要深刻地理解孔子的思路和思想,这个可能难度会大一些。
所以,老师在带着大家梳理《论语》的时候一定得好好地积累。
主持人:明白了,还是得好好学《论语》。
王潇:对,确实是这么一个意思。整体来说,大家如果想对《论语》进行一个比较全面的把握,我建议各位可以把握孔子的核心思想。孔子的核心制度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制度。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什么?我们都知道是仁,什么是仁?我们光说你要是仁,你要当仁,你要有仁义,什么是仁义呢?我们会发现孔子的学生们问过孔子何为仁。“颜渊问仁”,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我们这里一定要理解君子其实就是克己和复礼的过程。克己是克制自己的欲望,可以有欲望,但是要克制住,而我们要恢复礼仪、恢复礼节,以礼正国。所以我们说如果每个人都能成为君子,每个人都克己复礼,那么天下归仁。所以,国家就会克己复礼,以理正国,我们的国家会在下一个40年发展得越来越好,大概就是这么一个积极的意义。
主持人:看来王潇老师对《论语》真的非常熟悉。
我们感兴趣的同学,想要考好的同学,一定要回去好好地研究一下《论语》了。这个整个就是我们今天文言文的这部分。
后面继续还有什么样的题,您会跟我们分享一下?
诗歌鉴赏题:对诗歌进行分类 读懂意境和氛围
王潇:其实过了文言文就是诗歌。在我个人看来诗歌鉴赏是考题里比较优秀的一道题。怎么回有这么一个评价?诗歌是中国在世界上独有的这么一种思维意识和文化内涵。有同学会说,西方也有诗歌,但是我真的觉得西方的诗歌和中国的诗歌一比,中国诗歌那种美感和意韵,二者可能好的地方不一样。但是我更倾向于中国的诗歌。就像刚才说的,我们从诗歌中能读出苏轼的豪放,你在读苏轼诗歌的时候,“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就这几句话从你嘴里说出来,你就能带入到千百年间的赤壁,他站在赤壁滩头,看到那滔滔江水袭来的时候,那种豪迈的状态,你会被感染到。所以我们说读历史可以知兴替,而读诗歌可以陶底蕴,我们经常说一个人腹有诗书气自华,为什么腹有诗书气自华,就是因为诗歌能够真正让一个人的内心发生升华,而气质就会发生改变。
所以说我们拿今年的高考题为例,我们得知今年高考题考的是陈与义和张规臣的水墨梅五绝,两首。它考了一个对比阅读。我们主要看第一首。
第一首的一个点它比较好理解,我们拿它举例子,咱们可以先研究一下陈与义这个诗人,这个诗人不像李白那么有名,这个诗人他是在宋朝期间的一位爱国主义诗人,他经历了南宋和北宋的交替。所以说他亲眼目睹了中国自己的国家、自己的朝代被外族所入侵。所以,陈与义的所有诗歌都是以民族气节为主。比如说像这首诗,他写的是墨梅,最后一句话,他说了“桃李依然是仆奴”。桃和李这两种花各位想一想有什么感觉?是不是满面桃花,会有这种成语。什么叫满面桃花?就是说粉粉嫩嫩的、非常鲜艳的、五光十色的。但就算这么好看的话,在梅花面前依旧只能是仆奴,只能是低它一等。所以你发现陈与义真的特别欣赏梅花,这个就能牵扯到我们诗歌中的一大考点,这个就叫做托物言志或者咏物抒怀。诗人在古代是以气节和自己的品质著称,诗人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视金钱如粪土”。比如说自己也不慕名利。陶渊明当官当得不舒服,所以就归元田居,散尽千金最后不为五斗米折腰,你会发现诗人都是以气节为主的,而这种气节,诗人特别喜欢找一个物体来代替。什么能代替呢?我们发现花居多。为什么这样?
随便举一个例子,比如莲花,周敦颐在《爱莲说》中说,“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莲花从污泥中生长,居然不沾染一丝污秽。哇塞,这个花具有了坚贞不屈,具有了高风亮节的品德,就跟我一样,诗人就是这种意思。可能同学们读到诗歌的时候,觉得这诗怎么这样?但它就是这么个意思。真的觉得我就有这个气质。所以,莲花是一种。
你看梅花就更深了,梅兰竹菊四君子,梅花是四君子之首,梅花它白,所以有纯洁的特点。它还有坚贞的特点,梅花在冬天开,所以它有傲骨,它不畏严寒,它不屈服权贵,不与百花争艳,所以不同流合污,所以你会发现每个诗人都会爱死梅花了因为他觉得跟自己一样。
主持人:喜欢梅花的诗人真的很多。
王潇:对,咏梅的诗真的很多,我们随便就能举出很多很多例子来,《墨梅》“吾家洗砚池头树”。这首诗就是,他点了梅花。今年高考为什么会点梅花出来?是因为我们需要当代青年具有一种品质。我们现在国家发展到了关键的时刻,我们需要当代青年站出来,带领我们国家继续发展。而国家发展靠青年肯定要靠品质,青年什么品质最重要?正直最重要。如果一个人都不正直,其他的品质就不用说了,肯定没有。所以,墨梅或者是梅花就有一种铮铮傲骨的感觉,这个符合了我们中国脊梁的观点。中国人是有脊梁的,中国人是有傲骨的。我们虽然可能在清末时期,可能有一些被动挨打,但是我们中国人一直有一种不服输的精神,我们弘扬的就是中国脊梁,弘扬的就是中华的传统文化,所以民族气节、中国脊梁是中国人所必备的所不能缺少的特质。这首诗就看青年能不能看出来,能不能读出这种品格来,你读出来题就做对了,题做对的同时,你得分的同时,你能渲染自己或者熏陶自己,让你自己受潜移默化的影响,以后你也要做一个像梅花一样的人。如果所有的青年都跟梅花一样,何愁国家不兴?大概就是这样的感觉。
主持人:诗其实跟文章差不多,也是要找到它的重点,读懂它要表达的意境。
王潇:就像之前说文言文一样,也要把它分类。就像您刚才说的一样,就是意境,每位诗人都要烘托一个氛围,我们诗歌里会有一种非常重要的题叫意境意象题,考的就是氛围,整首诗烘托一种什么样的氛围,在这种氛围之下诗人才能达到一个目的,叫抒情。
主持人:要表达什么,让我们的考生写出来。
王潇:对,如果你没有氛围,是不可能表达情感的。
主持人:在找氛围这个上面,您觉得有没有什么技巧或者是经验可以分享?
王潇:有,我们大概把氛围分为三类,积极的、消极的和雄壮的。比如说随便举个例子,诗人比如写梅花,诗人得夸梅花,这是积极的,营造了一种清幽静谧的氛围,营造了风和日丽的氛围,这是积极的。比如说诗人写战争的诗,因为大家都知道战争很残酷,诗人不喜欢打仗,所以诗人是批判战争的,所以诗人在批判战争的时候就会传达出一种消极的情感,所以说你读出氛围是消极的了,那情感不可能写出来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热爱,这是不可能的。所以,氛围定情感,这个是我们自古不变的真理。
然后再往下,还有一种叫宏阔类,比如说诗人去游历,像李白这一生在旅游,他见过大山大河,比如李白那首成名之作,望庐山瀑布,我们都学过,飞流直下三千尺,瀑布就不能用积极来形容了,它是雄伟的,它是雄壮的,那种气势。李白站在三千尺的瀑布面前,胸中被激发出来的豪情壮志就如同杜甫站在泰山之顶抒发的“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迈。大概分成这三类。
当然也不绝对,我们说景和情,可能景定情,但是也不一定。因为有的时候我们可以有这种宜情宜景,或者说情景不一致的状态。所以,诗歌还是分类。
主持人:其实答诗歌这种题也是有技巧的,也是要学会分类,然后找到它相对应的想表达的那种情感,然后就好答了。
王潇:对。
主持人:还有什么题?
王潇:默写就不说了,就得背好。我跟我班的同学说默写丢分纯是态度问题。
主持人:肯定是不认真。
王潇:说明肯定没背,没有什么技术含量。
散文题:将文章内容分类 准确把握文本
再往下就是散文,散文这个东西是整篇文章最靠近作文的一个,所以说它跟作文的关系是最紧密的。大家一定要注意北京卷编排的时候是按照逻辑编排的,比如说这篇散文,今年我们据悉考的是“北京城的大与深”。从题目本身来看,北京城的大,哦,地真大,有二环、三环、四环、五环、六环。深是说什么?北京城的巷子深,像文章里提到了胡同,像我从小在北京长大,童年都是在胡同里度过的,一条条深幽的胡同,它虽然通的终点不一样,它的路径也不一样,但它承载的都是一代代人的童年和欢笑。所以说北京城的大与深,除了在于地理范围上的表面意义,更多是想讨论北京这个城作为一个文化载体,因为我们知道北京是古都,作为一个文化载体,它有什么样的大,文明上的大,文化上的大,精神上的大,以及精神上的深。
主持人:也就是除了看到字面意思还要探讨它更加内涵的东西。
王潇:对,所以答散文的时候大家千万不要答字面的意思,答不了多少分,一定要往深层次去谈。作文写散文的目的不是为了写北京城的大,它没有意义,他是为了写大之中他想看到不一样的东西。
主持人:其实散文题大家答起来是这样,你让他答,他都可以写很多,但是真正能答到那个点,精准地拿到那个分好像还不是那么简单,在这上面有什么技巧您可以跟我们分享一下?
王潇:第一,分类,我们都会把东西分类,因为它的本质还是抒情。散文可以分成六大类。第二,我们要精准地把握文本内容。我会发现近几年的高考题和一模题给我们透露出来的是高考回归文本非常厉害,不想看到一些技巧的东西、耍滑头的东西,我想让你真正读懂这篇文章,所以会回归文本,让你从文本里提取一些他想要的东西。所以,散文的技巧性比较弱,你读懂文章,要有信息提取的能力,提取信息九行,但是逻辑很重要,散文考的是逻辑。
主持人:提取信息,会面的答题是要有思想在里面,不是简简单单有一个模板套进去写完就OK了,还是得有很多积累和想法才能答好散文的题。
王潇:北京近几年高考反对套模板。
主持人:很多老师说不行,这不是我们倡导的。
王潇:最后一个板块是作文,微写作我觉得跟读名著有很大关系,微写作本身不难,难就难在你看没看过这本书,如果你看过,这就很好理解,关键是你没看过这个名著,微写作倒逼学生干一件事就是阅读。很多时候就奇怪为什么一定要读书,为什么一定要读经典,为什么不赶潮流。各位发现潮流和经典是两个看起来相悖的东西,但是我个人认为潮流只是一段时间的经典,而经典是永恒的潮流。我们读经典的目的在于培养你的胸襟,在于培养你的气质。我们读一读名著,《红楼梦》写了96万字,人家怎么逻辑一点不错,这个也能培养我们作文逻辑。大家会发现整个语文板块的卷子是共通的,它更多的是想考你的三观、格局、思维意识、逻辑,以及你的家国情怀。我们能不能做到大国小家同声相应,我们能不能做到从青年出发,为中国的下一个40年、下一个70年和下一个100年贡献出我们自己的力量来?所以,我们的责任感,我们的家国责任,我们的社会责任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这么一个观念,能不能在学生当中广为流传?或者说能不能培养起来,这其实是我们高考语文想看的一个点。
主持人:跟好时代精神。
王潇:对,要有时代感。
主持人:以上是我们所有北京卷试题的分析,我们再次感谢王潇老师,最后可以跟我们的考生说一句祝福的话。
王潇:第一天的考试已经结束了,大家不要去在意我们考得好或者考得不好,因为历史已成定局,历史从来不是用来被改变的,历史从来是被借鉴的。所以各位历史可鉴,未来可期,我们要看的是明天的几门,我们要看的是未来你一辈子的发展。
所以,各位,只要你紧跟时代步伐,只要你心有国家,那你一定会在这个当今时代的大潮流下越战越勇。祝各位高考大捷。
主持人:再次感谢王潇老师,今天所有真题解析的视频和文字都将会在家长群进行公布,大家可以关注。
微信搜索"考试吧高中资讯" 关注也可获得高考秘籍
相关推荐:
2019年高考答案pdf下载 | 2019年高考真题pdf下载
2019高考答案 | 2019高考真题 | 关注微信对答案 | 2019高考作文
·2021北京专科提前批录取志愿征集工作7月26日8时开始 (2021-7-26 15:39:10)
·2021年北京高考录取结果查询入口已开通 点击进入 (2021-7-21 19:06:05)
·2021北京高招专科批次志愿填报7月21日8时开始 (2021-7-21 11:43:56)
·北京2021年高考志愿填报入口已开通 点击进入 (2021-6-28 18:23:03)
·北京2021年高考专科录取分数线已公布 (2021-6-25)
·免费真题 ·模考试题
2022年上海高考作文题目已公布
2022年湖南高考地理答案已公布
2022年湖南高考生物答案已公布
2022年广东高考地理试题答案已公布
2022年湖南高考生物真题已公布
2022年广东高考真题及答案汇总
2022年浙江高考真题及答案汇总
2022年广东高考生物真题及答案已公布(完整版)
2022年浙江高考政治真题及答案已公布(完整版)
国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重庆 |
河北 | 山西 | 辽宁 | 吉林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宁夏 | 青海 | 新疆 |
黑龙江 | 内蒙古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