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命题
统一命题
单独报考
您现在的位置: 考试吧 > 2021高考 > 高考语文 > 高考语文辅导 > 浙江 > 正文
2019年浙江高考语文命题思路,更多关于2019高考答案、2019高考真题等信息,请访问考试吧高考网或关注“考试吧高中资讯”微信获取相关信息!

2019高考真题答案热点文章 ※ 真题答案下载 ※ 对答案

  2019年是“新高考”改革第三年,也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2017版)颁布第二年。今年浙江省高考语文试题命制的总体思路为“求稳不保守”“求新不刻意”,“求稳”指传承浙江卷多年来传统,命制风格上保持基本一致,让学生“不感到意外”;“求新”指在方向、内涵上体现新课标理念、新考改精神,强调在“真实情境”“典型任务”中考查学生语文核心素养,进一步加强高考的选拔功能和教学引导作用,突出高考的公平性和科学性。

  一、突出“立德树人”,强调语文育人功能

  充分发挥语文学科在高考科目体系中“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特有功能,坚持以“立德树人”基本导向,推动“立德树人”教育任务的实现。

  所选语料格调积极,富有教育意义。比如语言文字运用第2、3题“国家宝藏”,落脚“文化自信”;第4题警示人们要远离毒品;实用类文本阅读“苗绣”,介绍中华大家庭中一种美好的艺术形态;文学类文本阅读《呼兰河传》(节选),从孩子的眼光来看世界,温暖,美好,又生机勃勃;古文阅读《<宗子相集>序》,主人公宗臣“宁瑕无碔”的品格追求,值得学习;古诗鉴赏《早秋过龙武李将军书斋》,塑造了一位有文人雅兴又不失勇武本色的将军形象;传统文化经典(《论语》)题呈现“仁者”心怀天下之“忧”。

  题目表述注重激励,追求正向引导。如语用题第6题,要求考生从“为老百姓办实事”角度评价“红色议事厅”;写作题“假如你是创造生活的‘作家’”,其中“创造生活”用语,对正处于成长关键节点的青年来说,饱含鼓励和期待,能激发考生“我的生活我创造”的自豪感。

  二、创设“真实情境”,体现“实践性”要求

  重视在考生个体体验、社会生活、学科认知等具体情境中,考查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的“实战”能力。

  所谓创设“真实情境”,就是让考题努力接近人们日常的语文学习内容、方式。比如阅读题,实用类文本阅读为考生提供三则与“苗绣”有关出处不同的材料,符合人们通过阅读了解实用性新知识的阅读常态。文学类文本阅读从长篇小说《呼兰河传》节选,在保证文本的文学品味、暗合新课标提倡的“整本书阅读”理念之外,也接近人们阅读文学作品时“读经典”的普遍要求。古文《<宗子相集>序》语料看似有难度,但题目设置贴近课内知识,切合“读懂浅易文言文”的高中生古文阅读的“真实”水平。

  注重在语言运用语境中考查学生能力。比如,第1-4题,继续在具体语境中考查字音字形、词语辨析、标点使用、语病等,内容涉及“历史文化名城”“超级真菌”“芬太尼类物质”等当下热门话题,富有生活真实感;第5题,要求学生根据上下文逻辑进行“填空”;第6题,要求学生看懂“流程图”,隐含“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要求之外,也正是这个“读图时代”真实情境的体现。

  三、注重“典型任务”,凸显“综合性”特点

  在现实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总是多种多样,“真实情境”题目的解答也不应过于受限,也更符合语文学科特点。

  答案尽量“开放”多样,即在保证设题科学性的同时,避免那种问题层层设限而答案指向单一的情况,把较充分的思考空间、个性展示机会留给学生。比如第10题,要求考生“简析语言特点”,之所以考“语言特点”,一是因为它包括修辞、用语、句式、语气、风格等诸多内容,学生可以多角度回答问题;二是因为“语言特点”更贴近文学作品本质,更能考查学生的审美能力,且学生又难以用“答题套路”应对。还有第12题“叙事特点”、第20题“如何塑造李将军的独特形象”等,都呈现“开放”多样却不简单的特点。

  解题需要“综合”能力。毫无疑问,只需某种单一能力就能回答的试题已越来越少,需要考生综合运用多种能力解答的题目渐成趋势。不言而喻,今年的作文题最能体现这种综合能力特点。“假如你是创造生活的‘作家’,你的生活就成了一部‘作品’,那么你将如何对待你的‘读者’?”直接提问“你怎么对待?”固然是应试收紧话头的需要,但与以往相对模糊的“对此你怎么看”相比,它连用四个“你”,直指每一个“我”的意味更为强烈。而“我”的各不相同,为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留出了足够大的个性发挥余地、综合能力展示空间。学生在理解、写作中,除了联想、想象能力,对生活的理解、规划能力,质疑、创新的能力外,可能还需要热情的投入、正确价值观的加持:考生要细读材料,摸准问题的背景,即“我”在成长过程中如何积极处理与他人关系的社会现实问题;然后是“我的生活我创造”,点燃展望“新生活”的激情;学生进而可以畅想“如何对待”,或尊重“读者”(他人),或与“读者”(他人)对话、交流,或不为“读者”(他人)影响或左右,或既尊重“读者”(他人),又不为“读者”(他人)影响或左右,或引领“读者”(他人)等。不仅可以写“怎么对待”,更可以深入地写“为什么要这么对待”“有没有其他的对待方式”等。

  总之,2019年浙江省语文高考命题思路清晰、一致:求稳求新,体现新课标理念、新考改精神,在真实情境、典型任务中考查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扫描/长按二维码帮助高考通关!
获取2019高考真题答案
获取2019年高考作文
获取2019高考成绩查询
获取2019高考分数线

微信搜索"考试吧高中资讯" 关注也可获得高考秘籍

  相关推荐

  2019年高考答案pdf下载 | 2019年高考真题pdf下载热点文章

  2019高考答案热点文章 | 2019高考真题 | 关注微信对答案 | 2019高考作文

  2019高考语文答案 | 2019年高考数学答案 | 2019年高考英语答案

  2019高考志愿填报 | 2019高考成绩查询 | 2019高考录取分数线

文章搜索
万题库小程序
万题库小程序
·章节视频 ·章节练习
·免费真题 ·模考试题
微信扫码,立即获取!
扫码免费使用
国家 北京 天津 上海 重庆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宁夏 青海 新疆
黑龙江 内蒙古 更多
高考栏目导航
版权声明:如果高考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800@exam8.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高考网内容,请注明出处。
免费复习资料
最新高考资讯
文章责编:wuxiaojuan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