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真题答案 ※ 真题答案下载 ※ 对答案
专家解析指出,今年理综全国卷物理题突出了物理学科基础性,贴近教材和教学实际,并增强了情境的时代性,运-20重型运输机、“嫦娥四号”探测器在月球背面成功着陆等纷纷入题;化学试题突出基础性,更加注重贴近教材和教学实际,并融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知识、中医药文化等;生物以稳为主、稳中有进,试题有机融入新冠疫情、生态工程建设等实际内容,并注重体育、美育、劳动精神的考查和引导。
以下为全国卷理科综合分科解析内容:
物理:理论联系实际,“嫦娥四号”探测器登陆月球背面等入题
2020年高考物理坚持正确育人导向,优化考试内容,突出基础性,更加注重贴近教材和教学实际。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紧密结合生产生活、现代社会及科技发展等设计试题,凸显情境的时代性。依托高考评价体系,结合物理学科特点,加强对信息获取与整理、批判性思维、实验探究、运用物理学术语言表达等能力的考查,引导学生培养适应终身发展和时代要求的关键能力,着力提升学生物理学科素养,促进高中物理育人方式改革。
一、突出物理学科基础性,贴近教材和教学实际
2020年高考物理更加突出物理学科的基础性,既注重对核心物理概念和规律的考查,又注重对探究过程、研究方法、科学态度等基本内容的考查,夯实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许多试题素材来源于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引导学生打好学习基础,促进课堂回归教材。比如,全国I卷第14题安全气囊的作用、第15题荡秋千、第19题核反应方程、全国II卷第19题特高压输电、全国III卷第19题首次产生人工放射性同位素等试题都改编自教材中例题或习题的内容,突出考查学生对重要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
今年高考物理在计算题中继续突出对主干内容的考查。比如,全国II卷第24题考查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全国III卷第24题考查学生对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欧姆定律、安培力等重要概念和规律的应用;全国I卷第25题考查学生对动量定理的灵活运用,要求学生将动量的变化问题转化为冲量问题,对学生物理思维的深刻性要求较高。
二、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增强情境的时代性
2020年高考物理增加紧密联系国家科技发展、体育运动、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实际情境,突出情境的时代性,强调情境与考查内容的有机融合,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物理知识分析解决实际物理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学以致用,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比如,全国I卷第24题以我国自主研制的运-20重型运输机为情境,考查学生运用新信息和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全国I卷第16题以同学表演荡秋千为情境,考查学生对牛顿第二定律、圆周运动规律的理解和应用,引导学生积极参加体育运动、强健体魄的意识。全国II卷第17题以CT扫描机中X射线产生部分为情境,考查学生对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规律的理解。全国III卷第16题以我国“嫦娥四号”探测器在月球背面成功着陆为背景,考查学生对万有引力定律解决的简单应用。全国II卷第18题以海水中富含的氘核的聚变反应为情境,考查学生对聚变反应等概念的理解,增强学生对清洁能源应用前景的了解。
三、加强关键能力考查,提升物理能力考查水平
2020年高考物理注重对学生能力的考查,结合物理学科特点,加强对信息获取与整理、批判性思维、实验探究、运用物理学术语言表达等方面能力的考查,突出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的关键能力的培养,着力提升学生物理学科素养。比如,全国I卷第20题呈现物块的重力势能和动能随下滑距离的关系,要求学生能够从图像中提取信息,分析物块下滑物理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对学生的信息整理能力要求较高。全国I卷第18题对设问进行创新,要求学生分析不同速度的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情形,再从这些不同情形中分析出粒子在磁场中运动时间最长的情况,对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要求较高。全国III卷第23题要测量热敏电阻阻值随温度的变化关系,要求学生画出测量的电路图,理解利用热敏电阻制作温控报警器的实验原理,从而根据报警器的实验电路选择恰当的器材并完成相关电阻阻值的计算,对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和探究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全国II卷第24题要求学生根据粒子射出位置,分析粒子的受力方向,从而说明磁场的方向,考查学生运用物理学专业术语进行表达交流的能力。
化学:融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知识,重视美学素养考查
2020年高考化学试题精心选取日常生活、生产环保、学术探索、实验探究等情境素材,聚焦学科主干内容,丰富信息呈现形式,突出关键能力考查,发挥化学学科独特的育人功能,提升考试评价的积极导向作用,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一、聚焦时代主题,弘扬核心价值,发挥学科独特育人功能
一是融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知识,展示化学价值,增强立德树人的时代性。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核酸检测试剂、各种治疗药物以及大量的病毒消杀剂,均与化学科学密切相关。如全国I卷第7题以国家卫健委公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第七版)中提出的一些常用灭活病毒药品为素材,考查有关化学知识。全国II卷第26题和全国III卷第26题以含氯消毒剂的合成、反应及性质为情境,考查元素化学知识,普及公共卫生中的化学知识,展现化学科学的社会功能。
二是挖掘我国古代文化中相关素材,呈现传统成果,增强文化自信。化学试题高度重视美学素养的考查,通过精心选取素材,让学生在解答化学问题的过程中,思考美的化学本质,提升审美情趣和能力。如全国III卷第7题以《千里江山图》中典型绘画颜料化学知识为情境,考查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和应用,激发学生热爱艺术的兴趣。中医药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对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和世界科技进步做出巨大贡献。如全国I卷和III卷第8题分别以中药材中提取的前列胡醇和金丝桃苷为背景,考查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展现中医药的神奇魅力和作用,弘扬中医药文化。
三是精选我国学者发表的研究成果,展现最新成果,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化学命题坚持精选我国科学家发表前沿研究成果为情境,在考查学生的化学知识基础上,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如全国II卷第35题以我国科学家研发的超强耐久性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为情境,考查核外电子结构、杂化轨道类型、微粒间的作用力以及作用力对物质熔点的影响、晶胞中原子的相对位置关系和密度计算等。
二、聚焦学科实践,考核关键能力,体现高考内容改革要求
一是丰富试题呈现方式,考查信息整理能力。信息整理能力要求学生能对大量、看似无规律的信息进行筛选、分类、转换、归纳并形成新的科学、准确和有序的信息。如全国II卷第10题和I卷第36题提供“吡啶是类似于苯的芳香化合物”“苯胺与甲基吡啶互为芳香同分异构体”等含氮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学生只有掌握这些信息,才能进一步书写符合要求的结构简式或反应方程式。全国I卷第13题以强碱氢氧化钠溶液滴定二元酸的酸碱中和反应为背景,将酸碱滴定过程中pH变化、分布系数的变化与滴加氢氧化钠溶液体积的变化关系整合一张数据图中,呈现了一个自变量下的多个因变量变化过程,考查学生从图中获取、使用复杂数据信息的能力。
二是选取学科前沿成果,考查辩证思维能力。在某些放热反应中,一定温度下转化率越高反应速率越小。因此在实际工业生产中,要利用辩证思维的方法,依据转化率、反应速率(产能)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寻找最合适的工业反应温度。如全国I卷第28题通过给予陌生的二氧化硫催化氧化的反应速率方程,要求学生正确理解一定转化率下反应的最适宜温度,并正确分析速率温度曲线中反应速率随温度变化原因。
三是精心设计问题,考查学科化的语言表达能力。化学学科化的语言表达能力是交流和展示理论学习成果、撰写实验报告、发表科研论文的基础。理科综合3套试卷的化学试题要学生利用化学专业术语准确表达思考结果,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如全国I卷第26题分析加过量氯化铵的原因、第27题阐释检验电极活化反应完成的方法。
三、聚焦教学实际,落实素质教育要求,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一是注重学科主干,夯实学生发展基础。根据课程标准中课程内容的设置,结合纸笔考试的实际情况,高考化学试题考查主干内容,同时探索将几个部分内容进行综合考查。如全国II卷第35题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不仅考查物质结构内容,还考查属于反应原理的铕催化的反应机理。全国III卷第36题有机化学基础试题还给出实验数据,让学生分析取代基大小对反应活性的影响。
二是注重学科特色,考查学科核心素养。今年高考命题基于化学学科特点,坚持素养导向,选取真实情境作为测试载体,将实际问题编制为试题,全面考查学生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三套全国卷的元素无机试题均取材工业生产实际,化学反应原理试题、物质结构与性质试题以及有机化学基础试题均选自学术科研论文,考查学生在真实情境下阐释催化反应机理、分析物质转化流程、判断适宜操作方法,解决生产实际和科学研究中的问题。
三是注重难度调控,关心学生切身感受。在保证试卷总体区分度的前提下,为提高学生的感受度,提高学生答题的积极性,今年化学从三个方面合理科学调控试题难度。第一,试题涉及的元素贴近学生学习实际。三套试卷考查的大多数物质都是学生熟悉的或者生活中常见的铁、铝、镍等金属元素和氯、碳、氧、氮、硼等非金属元素。第二,转变有机试题的考查思路。例如全国II卷第36题对同分异构体的考查,改变往年的直接写出同分异构体数目的考查方式,而是以选择题的形式呈现。第三,改变计算题的考查方式。大多计算题注重考查化学基本原理,或只要求学生给出计算式,或以选择题的方式呈现供学生选择。
生物:融入新冠疫情、生态工程建设等内容,凸显价值引领
2020年高考生物试题基于高考评价体系进行设计,坚持立德树人,注重高考育人功能的发挥。试题以稳为主、稳中有进,充分体现学科特质,试题有机融入新冠疫情、生态工程建设等实际内容,体现时代精神,凸显价值导向。情境设计贴近考生实际,注重体育、美育、劳动精神的考查和引导。聚焦学科关键能力考查,引导中学生物教学,推进素质教育发展。
一、坚持立德树人,凸显价值引领
一是融入新冠疫情,体现社会责任。结合生物学科特点,高考生物试题有机融入新冠疫情素材,从新冠病毒的遗传物质、免疫应答、疫情防控措施中的生物学原理,以及疫情所致的生活方式改变和影响等方面进行考查。如全国II卷第1题,将均能引发肺炎的病原微生物新冠病毒和肺炎双球菌在遗传物质、遗传信息传递、作为抗原引起机体免疫应答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引导学生以生物学视角加深对新冠病毒致病方式和防治措施的理解。全国I卷第1题,结合戴口罩、餐具消毒、勤洗手等耳熟能详的疫情防控措施,从对抗击新冠疫情的经历要求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提高公共卫生安全意识。这些对当前新冠肺炎疫情相关内容的考查和引导,体现了时代主题,有助于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担当意识。
二是结合生态保护,倡导绿色发展。试题精选生态修复、环境保护素材,体现生态学原理和生态工程技术对生态系统进行修复的显著优势,引导学生关注生态问题,倡导绿色发展理念,提升学生的生态意识。如全国II卷第38题以植树造林、“无废弃物农业”、污水净化等运用生态工程原理进行生态修复的实际案例,分析种植单一树种的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剖解施用有机肥的优点和作用,考查利用生物回收污水中重金属实验方案的设计,旨在传达生态修复时物种多样性的关键地位,强调修复生态系统的科学性,凸显生物方法处理污染的优势试题的设计突出生态文明建设的迫切性和必要性,助力学生生态观的内化和发展,增强生态文明意识,引导学生积极投身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行动之中。
三是发挥育人功能,突出价值导向。高考生物试题在评价考生学科文化素质水平的同时,注重传递生物学科的价值追求,引导学生建立积极正确的价值观念,促进高考育人功能的发挥。如全国III卷第5题,选取“每天适量饮酒可以预防新冠肺炎”的不当疫情防控措施,要求学生能审慎看待问题,引导学生形成帮助他人科学解读问题的意识,激发乐于助人、不信谣不传谣的责任担当意识。
二、精心创设情境,助力全面发展
一是结合农业生产,弘扬劳动精神。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农业生产过程中积累了丰硕的劳动实践经验,是劳动人民智慧的历史积淀和文化结晶。全国I卷第30题选取中耕、施肥、间作等农作物栽培措施为素材,从植物生理调节的角度,考查对这些栽培措施的生物学原理的分析和解释,介绍行之有效的农作物种植措施,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其内在机制,以更好地领略中华农耕文化的博大精深。种子保藏是保障农作物产量的先决条件。全国I卷第2题创设种子贮藏问题情境,考查植物细胞呼吸作用方式的分析与判断,渗透了控制细胞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消耗可作为种子保藏方式的信息。
二是展现生命之美,提升美育素养。生物学是研究生命活动及其规律的自然科学,研究对象涵盖宏观到微观的多级尺度,缤纷多彩的生命现象赋予生物学特殊的审美体验。全国III卷第3题展示了携带氨基酸的三叶草型tRNA,mRNA所含密码子与tRNA所含反密码子的精准配对模式,以及稀有碱基次黄嘌呤的特殊配对方式,呈现了微观世界的生命之美(图1)。碱基互补配对的方式既保证了生命遗传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又丰富了配对方式的多样性,保持了蛋白质翻译在准确性和灵活性之间的平衡。通过图形呈现试题信息,对tRNA的结构和功能进行考查,深化了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念,有助于提升美育素养。
三是思索体育运动,倡导强健体魄。健康的身体是生活、学习、工作的基础,高考生物可通过对体育运动生物学现象和原理的考查,倡导健康生活的理念。全国II卷第31题,以人的剧烈奔跑运动时机体生理变化为素材,考查肌肉酸痛感的生理变化分析,运动过程中胰高血糖素维持血糖平衡的调节方式,以及运动大量出汗后补充电解质以维持内环境稳定的方式,引导考生对体育锻炼进行深入思考,注重锻炼身体的科学性,提高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三、立足学科本质,聚焦关键能力
一是凸显学科特质,考查实验探究能力。实验探究能力所涵盖的实验设计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是高考评价体系中实践操作能力群中的重点,也是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均重点关注的核心能力。针对一线教学中依然存在的实验教学重视程度不足的现状,高考生物试题继续加强对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满足高校对新生选拔的需求和促进中学实验教学改革。如全国I卷第37题从淤泥中分离污染物降解菌,在稀释涂布平板前要进行合理稀释以保证菌落计数的准确性。全国II卷第37题考查SDS这一核心组分在聚丙烯酰胺凝胶蛋白质电泳实验中的作用,旨在引导学生找准核心组分、明确实验原理。全国I卷第38题要求以小鼠脾脏为实验材料制备单细胞悬液的主要实验步骤,使身具实践经验并有深入思考的学生能感受到动手操作的重要性。
二是注重语言表达,考查批判性思维能力。生物学科3套试卷的非选择题设置多项分析原因、指出作用、解释意义、设计实验方案等类型的作答任务,在考查思维能力的同时测量学生的科学语言表达能力,既引导学生注重思维能力的训练,又传达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性。全国II卷第37题要求解释相同pH条件下相对酶活性有差异的原因,对所得实验结果进行深入分析和解释。全国I卷第5题要求根据果蝇杂交实验结果在性状显隐性、亲代雌蝇是否纯合、基因的染色体位置等维度的推测进行判断,考查学生根据现有结果得出结论的缜密思维能力。这些试题注重对批判性思维能力等高阶思维能力的考查,引导学生注重思维的严密性和逻辑性,助力学生支撑终身发展能力的培育。
三是考查获取信息能力,助力增长知识见识。获取信息的能力要求能够从文本、图表等信息载体中获取生物学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全国I卷第30题给出4种农作物的株高和光饱和点,要求学生根据间作措施的介绍,从提高光能利用率的角度,根据株高和光饱和点选择适宜间作的2种作物并说明理由。全国III卷第2题给出蔗糖协同IAA促进胚芽鞘伸长生长作用机理的探究实验结果,要求学生结合题干中实验流程的描述对蔗糖及IAA的作用方式进行判断。此类考查获取信息能力试题的信息量相对丰富,不仅提供学生作答所必须的全部信息,还对其所学内容进行拓展和延伸,有助于开阔学科视野、加深概念理解,助力增长知识见识。
四、丰富信息载体,保持稳中有进
一是丰富信息载体,优化作答任务。试题呈现方式的转变有利于改善学生作答感受,激发学生思考。高考生物试题以表格形式呈现试题信息,将相互关联的多项内容在多个维度进行比较,要求学生根据所给信息完成表格。全国III卷第5题围绕真核细胞中ATP的合成过程为主线设计表格,包括光合作用、有氧呼吸、无氧呼吸的部分过程,在反应部位、反应底物、能量来源、终产物等方面进行综合比较。通过表格形式将具有类似特征的概念的多维比较,有助于深化认知,体现综合性的考查要求。全国III卷第31题要求画出湖泊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示意图,结合学科考查内容创新作答任务形式,相比于文字描述能够显著减少作答时间,提高作答效率、优化应答表现。
二是关注学情变化,保持稳步前行。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致使高三学生复习备考方式较于往年有较大变化。2020年高考生物试题在保持试题风格和难度等稳定的基础上,试题设计注重搭桥铺路,引导学生思考方向;合理控制试题信息量,优化作答书写量,力求体现人文关怀,充分考虑作答感受,更好地实现价值引领、区分选才和教学导向。
微信搜索"考试吧高中资讯" 关注获得高考备考资料
相关推荐:
2020年高考答案pdf下载 | 2020年高考真题pdf下载
2020高考答案 | 2020高考真题 | 关注微信对答案 | 2020高考作文
·权威专家评析2020年高考全国卷III理综试卷 (2020-7-10 18:37:00)
·2020年高考理综试题综合解析 (2020-7-9 8:38:48)
·考试吧:各科目2020年高考试题答案点评 (2020-7-7)
·2020高考理综选择题蒙题技巧 理综考试卷怎么答 (2019-9-30 16:58:55)
·2020年高考理综答题技巧时间分配 (2019-9-30 16:57:38)
·免费真题 ·模考试题
2022年上海高考作文题目已公布
2022年湖南高考地理答案已公布
2022年湖南高考生物答案已公布
2022年广东高考地理试题答案已公布
2022年湖南高考生物真题已公布
2022年广东高考真题及答案汇总
2022年浙江高考真题及答案汇总
2022年广东高考生物真题及答案已公布(完整版)
2022年浙江高考政治真题及答案已公布(完整版)
国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重庆 |
河北 | 山西 | 辽宁 | 吉林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宁夏 | 青海 | 新疆 |
黑龙江 | 内蒙古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