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命题
统一命题
单独报考
您现在的位置: 考试吧 > 2022高考 > 高考大纲 > 正文

2010年全国高考英语考试大纲及说明(新课标)

来源:金太阳 2010-1-19 15:32:33 要考试,上考试吧! 万题库
要求考生掌握并能运用英语语音、词汇、语法基础知识以及所学功能意念和话题(见附录1—附录5),要求词汇量为3500左右。(注:各省区可以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在《考试说明》中对词汇量进行适当调整,但不得低于2000个单词;同时,应制订计划,在一定时间内分期、分批增加至3500个单词。)

  Ⅰ 考试性质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因此,高考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适当的难度和必要的区分度。

  Ⅱ 考试内容和要求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确定本学科考试内容。

  考核目标与要求

  一、语言知识

  要求考生掌握并能运用英语语音、词汇、语法基础知识以及所学功能意念和话题(见附录1—附录5),要求词汇量为3500左右。(注:各省区可以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在《考试说明》中对词汇量进行适当调整,但不得低于2000个单词;同时,应制订计划,在一定时间内分期、分批增加至3500个单词。)

  二、语言运用

  1.听力

  要求考生能听懂所熟悉话题的简短独白和对话。考生应能:

  (1)理解主旨和要义;

  (2)获取具体的、事实性信息;

  (3)对所听内容作出推断;

  (4)理解说话者的意图、观点和态度。

  2.阅读

  要求考生能读懂书、报、杂志中关于一般性话题的简短文段以及公告、说明、广告等,并能从中获取相关信息。考生应能:

  (1)理解主旨和要义;

  (2)理解文中具体信息;

  (3)根据上下文推断生词的词义;

  (4)作出判断和推理;

  (5)理解文章的基本结构;

  (6)理解作者的意图、观点和态度。

  3.写作

  要求考生根据题示进行书面表达。考生应能:

  (1)清楚、连贯地传递信息,表达意思;

  (2)有效运用所学语言知识。

  4.口语

  要求考生根据题示进行口头表达。考生应能:

  (1)询问或传递事实性信息,表达意思和想法;

  (2)做到语音、语调自然;

  (3)做到语言运用得体;

  (4)使用有效的交际策略。

  附录1 语音项目表

  1.基本读音

  (1)26个字母的读音

  (2)元音字母在重读音节中的读音

  (3)元音字母在轻读音节中的读音

  (4)元音字母组合在重读音节中的读音

  (5)常见的元音字母组合在轻读音节中的读音

  (6)辅音字母组合的读音

  (7)辅音连缀的读音

  (8)成节音的读音

  2.重音

  (1)单词重音

  (2)句子重音

  3.读音的变化

  (1)连读

  (2)失去爆破

  (3)弱读

  (4)同化

  4.语调与节奏

  (1)意群与停顿

  (2)语调

  (3)节奏

  5.语音、语调、重音、节奏等在口语交流中的运用

  6.朗读和演讲中的语音技巧

  7.主要英语国家的英语语音差异

  附录2 语法项目表

  1.名词

  (1)可数名词及其单复数

  (2)不可数名词

  (3)专用名词

  (4)名词所有格

  2.代词

  (1)人称代词

  (2)物主代词

  (3)反身代词

  (4)指示代词

  (5)不定代词

  (6)疑问代词

  3.数词

  (1)基数词

  (2)序数词

  4.介词和介词短语

  5.连词

  6.形容词(比较级和最高级)

  7.副词(比较级和最高级)

  8.冠词

1 2 3 4 下一页
  相关推荐:2010高考英语作文素材:常用谚语500句英汉互译
       2010年高考备战攻克基础关之英语常用900句
       2010年高考英语必背:背会100句 记住单词7000个
文章搜索
万题库小程序
万题库小程序
·章节视频 ·章节练习
·免费真题 ·模考试题
微信扫码,立即获取!
扫码免费使用
国家 北京 天津 上海 重庆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宁夏 青海 新疆
黑龙江 内蒙古 更多
高考栏目导航
版权声明:如果高考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800@exam8.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高考网内容,请注明出处。
免费复习资料
最新高考资讯
文章责编:lany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