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分)(1)父亲张永和嫡母相继去世(1分),六年中张稷一直住在墓旁的房内(守丧)。(2分,倒装,名作动。)(2)外出相告,回来面见(1 分),如同事奉活人。(1分)(3)当初离开郡里而接受做仆射的征召,路经吴地,乡里迎候张稷的人布满水中和陆地。(“去”、“就”、“征”、“道”2 分,句意1分)
9.(7分)(1)写景手法答绘声绘色、以声衬静、比喻、白描绘景其中之一皆可。(1分)意境特点答“清”、“清静”、“凄清”、“宁静”皆可。(1分)分析要紧扣前面提及的手法和具体例句:如“人如鹄,琴如玉,月如霜“三个比喻渲染了环境的“宁”和色的“清”,洁白;“晚溜琅琅”和“一曲清商”反衬了环境的清静,等等。(2分)
(2)应是隐逸之士,或意趣高雅的隐逸者。(1分)理由至少有三:①词中的景物环境描写是隐逸者的典型生活环境; ②小序中提及交往的“故人陈公辅萧然有尘外趣”; ③写景中提及的松菊以及注释中提及的陶渊明也暗示了人物的追求和分身(2分;3点中写出其中两点即可得)。
10.(6分)(1)不如须臾之所学也;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2)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3)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4)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作了土
三、(共18分)
11.(3分)C(A、B两项未揭示句自在文中的比喻意,“不喜欢理论”的说法也不符合文意;D项“岭南文化的动态特征体现在对冠名权不很在意”的表述不合文意,“冠名”也不是“冠名权”。后半句相对于C项更肤浅,再说针对的对象应该是广东人而非岭南文化。正确答案C,主要是根据后文中提到的“理论总结” 与“创新”关键信息。)
12.(4分) B、 C(B太绝对。岭南文化受香港文化影响较深,不仅仅是该项罗列的两个特点。参看上下文。C应为“前者是后者的根本和主体,后者是前者的桥梁和窗口”,才符合文意,原句的表述不合逻辑;另,典型的个案有时间限制,参看 “而且也是16世纪以来中西交通、人类文明进程的个案研究典型”一句)
13.(5分)岭南文化是一种在港澳文化和华侨文化的影响下形成的(或答“融合港澳文化和华侨文化特点的”)(2分)、以广东为特定区域的(1分)、具有开放性、兼容性和现代性的(1分)、较能适应现代化进程的文化形态(1分)。(四个要点5分,顺序不做统一要求。每超过5个字扣1分)
14.(7分)(1)作为岭南文化的推动者,广东人具有开放性、兼容性和现代性的特点,是让文化产生动态的先决条件;(2)岭南文化受香港文化影响较深,而香港是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之间的过渡,文化始终处于活跃状态;(3)岭南文化与澳门文化关系密切,而澳门是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文化也始终处于活跃状态;(4)岭南文化与华侨文化关系密切,而华侨文化表现出较强的时代性和先进性,促成了岭南文化的动态特征。(答出四个方面的因素给4分,始终结合“动态”来分析给2分,共6分。若分为两方面答,包含上述内容,且结合“动态”来分析的,也可得6分)
四、(共15分)
15.(4分)(1)西藏的山远观时与蓝天、白云、湖泊构成了大跨度、大视角的不加丝毫修饰的原始之美、宏阔之美、和谐之美,充满阳刚与雄浑;而近看时毫无水落珠溅、苔绿花红、芳草萋萋的景致,有的只是干燥异常的壤土与碎石,缺乏美感。
(答出山的远观之美得2分,答出近看不美的得2分,共4分。)
16.(4分)(1)从句意上说,承接上文,因为不忍濯足,所以意浴,体会“澡雪精神”,对自己的灵魂进行心灵洗涤;
(2)从目的上说,写西藏山水,要表达的是对自己的影响,写作角度由山水转向自身,达到了写作的目的;
(3)从结构上说,升华主旨。在大美面前,个人不可亵玩,只能让人用雪水洗涤一切世俗污秽,使得灵魂完美。(大致意思对即可,任意答对两点给4分。)
17.(7分)(1)因为“美”是有层次的。西藏的山是岑寂肃穆的,原始与宏阔、简洁与刚健,无疆无界;西藏的水是清澈湛蓝、端庄圣洁,海一样的情怀,熠熠生辉,与山一起构成恢弘的大画面,二者相倚相融,显出一种自然和谐崇高庄严的美。(只答“西藏的山水有别于别处的湖光山色,有一种独特的美,可得2分,若加上独特美的特点概括,则可给3分)
(2)西藏山水还渗透和融入了人类的精神,比如“阳刚、雄浑、刚健、端庄、圣洁”等等,体现了人对伟大的大自然的憧憬和敬畏之感,它还能净化人的精神和灵魂,这是它“有别于过去见过的所有的湖光山色”“大美”之处,这也是山水审美的主要价值之一,所以是大美之美(2分)。
(写出前一点得3分,写出后一点得3分,两点都答得较完整的可得7分;大意对即可。)
五、(共15分)
18. (4分)③②⑥④①⑤ (对象——特征——历史——举例。)
19.(5分)参考例句:真正的英雄,决不是没有失败的时候,只是永远不会被对手(失败)所吓倒;真正的智者,决不是没有失误的时候;只是永远不会犯同样的错误(被失误所困扰);真正的伟人,决不是没有卑下的时候;只是永远不会被卑下所征服。
注意:写出1句得2分,写出两句得4分;所写的两句与例句联系自然的加1分;共5分。在表达上词语不当重复或不自然得体的酌情扣1--2分。
20.(6分)中国教育要发展,要重视教育公平、高考改革,也要打造和谐校园。这既要全社会的努力,又要求广大青少年自觉戒除网瘾,并以长征精神激励自我,让学校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乐园。(围绕“中国教育”发表看法1分,能合理选择5个词语2分,3-4个1分;能较集中表达中心2分;语句连贯1分。每超 5个字扣1分。)
六、(60分)
21.(60分)评分参照2006年广东省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相关推荐:专家化解课改生忧虑 高考改革不会翻天覆地名师指导:2010年高考数学各部分备考重点
高考英语书面表达实用技巧 建立段落间有机联系
·2017年高考历史一轮测试单元练习题及答案(13) (2017-1-17 14:38:48)
·2017年高考历史一轮测试单元练习题及答案(12) (2017-1-17 14:38:48)
·2017年高考语文复习强化训练试题及答案(14) (2017-1-17 14:38:48)
·2017年高考语文复习强化训练试题及答案(13) (2017-1-17 14:38:48)
·2017年高考语文复习强化训练试题及答案(12) (2017-1-17 14:38:48)
·免费真题 ·模考试题

2022年上海高考作文题目已公布
2022年湖南高考地理答案已公布
2022年湖南高考生物答案已公布
2022年广东高考地理试题答案已公布
2022年湖南高考生物真题已公布
2022年广东高考真题及答案汇总
2022年浙江高考真题及答案汇总
2022年广东高考生物真题及答案已公布(完整版)
2022年浙江高考政治真题及答案已公布(完整版)
国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重庆 |
河北 | 山西 | 辽宁 | 吉林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宁夏 | 青海 | 新疆 |
黑龙江 | 内蒙古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