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14日,这是一个悲伤的时刻。青海玉树“4·14”地震,面对玉树地震,我认为在2010年高考作文材料中至少有以下五个论证的角度,下面便是为大家提供的最有可能出现的高考作文材料。
2010年高考作文材料:玉树地震材料的多角度运用及例文
新材料作文:玉树地震材料的多角度运用
2010年4月14日,这是一个悲伤的时刻。悲伤像雪一样飘洒在那片高原上:截至4月20日下午17时,青海玉树“4·14”地震已造成2064人遇难,失踪175人,受伤12135人,其中重伤1434人。面对玉树地震这一材料,我认为在今年的高考作文中至少有以下五个论证的角度。
角度一:对普通民众生命的高度关注与敬畏
这是2010年4月18日的早晨。心系玉树地震灾区的胡锦涛总书记,前一天下午经过近25个小时的跨洋飞行回到北京、主持召开了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后,第二天又乘飞机赶赴玉树地震灾区。一上飞机,总书记就把随行的有关方面负责同志召集到一起,打开地图,详细询问玉树抗震救灾最新情况,讨论研究具体办法对策……
第一时间作出决策,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第一时间送上慰问和关怀……在玉树抗震救灾的日日夜夜,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始终与灾区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当气壮山河的抗震救灾斗争在青藏高原腹地打响,总书记说出了如下这样动情的话语——
“在这一困难时刻,我需要尽快赶回国内,同我国人民在一起,投入抗震救灾工作……”
同人民在一起——灾难突袭,忧心如焚。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果断作出决策
例文:降下的是半旗,升起的是国格
国务院决定,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青海玉树地震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2010年4月21日举行全国哀悼活动,全国和驻外使领馆下半旗志哀,停止公共娱乐活动。(新华网北京4月20日)
4月21日是全国哀悼日。自汶川地震以来,共和国的旗帜再次为平民而降。一场地震使美丽的玉树成为一片废墟,已有2000多位同胞失去生命,还有众多同胞失去家园。每一次灾难面前,我们都能看到人性的光辉,人性的至善。
“玉树不哭”“我们都是玉树人”……一时间这些似曾相识的口号,再次回响在华夏大地。一场驰援玉树的行动火速展开,武警、解放军战士以及一些自发的救援人员第一时间内赶到灾区。社会各界也紧急动员起来向灾区捐款捐物……
我们看到胡锦涛主席中断访问回国“和自己的人民一起救灾”,在灾区拥抱鼓励受伤的小女孩,还有那12个大字“新校园,会有的!新家园,会有的!”;我们看到一张在网上广为流传的照片,一个受伤的藏族老大妈向前去探望她的温总理竖起了大拇指。温总理曾提到,要让人民活的更有尊严。国家对逝去的普通民众生命的敬畏也是一种尊严的体现。
“一切以救人为核心”是这次救援中提的最多的口号。这种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再次得到了很好的彰显。玉树救援,让我们看到了团结的民族,社会的爱心,人性的善良。
国旗为再次平民而将,是以人为本治国理念的体现。百姓才是国家之本,哀悼日体现了国家对普通百姓生命价值的的尊重。同样,降半旗也是国家对捍卫民众尊严的庄严宣示。这是一个国家的进步,也是一个民族的升华,我们为此而喝彩,因为降下的是半旗,升起的是国格。
哀悼日是国家对民众生命价值的尊重
中广网北京4月20日消息国务院决定,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青海玉树地震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2010年4月21日举行全国哀悼活动,全国和驻外使领馆下半旗志哀,停止公共娱乐活动。对此,中国之声特约观察员张天蔚特作如下点评。
张天蔚:我们刚刚从新闻里听到一个消息,明天(21日)是全国哀悼日,为青海玉树地震遇难的同胞进行全国哀悼。这也是继2008年5月19日—21日为汶川地震遇难者设立全国哀悼日之后,又一次为自然灾害中遇难的普通公民设立的全国哀悼日。
我想大家可能记得,2008年5月19日,为汶川地震遇难者设立的哀悼日,应该说是我们生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志,因为它表达了国家对普通公民的生命价值的尊重,也为当时全国人民为地震遇难者的沉痛哀悼之情提供了一个表达的机会。
应该说每一个经历过那一天的场景的人应该都是记忆深刻,那种低垂的国旗和响彻全市的汽车的鸣笛声可能给我们带来非常深刻的印象也表达了那一刻我们的沉痛的心情;这一次,按照今天,截至点评时最新的统计,玉树地震的遇难人数已经上升到2039人,甚至消息里说,连四川省的甘孜州都有150多人遇难。
这次地震带来的灾害,应该说是比我们一开始预想到的更加的严重,所以我觉得设立一个全国哀哀悼日,让大家对这样一个灾难再一次表示哀悼之情,是符合全国大多数人的内心的愿望,也符合一个国家面对国民遇难的时候国家的责任。
相关推荐:2010年高考材料作文材料30题汇总高考诗歌鉴赏题万能答题模式例说汇总
高考满分作文、高考作文预测及高考英语作文
·教育部命题专家点评2018年全国高考作文 (2018-6-7 13:01:37)
·2018高考作文解读:凸显时代主题 (2018-6-7 12:56:00)
·名家评论高考作文改革:追求思辨与表达空间 (2017-6-8 13:02:37)
·考生评高考作文:时政热点多 读报更好写 (2017-6-8 11:01:03)
·2017年全国卷Ⅰ语文高考作文题目解析 (2017-6-7 19:04:34)
·免费真题 ·模考试题
2022年上海高考作文题目已公布
2022年湖南高考地理答案已公布
2022年湖南高考生物答案已公布
2022年广东高考地理试题答案已公布
2022年湖南高考生物真题已公布
2022年广东高考真题及答案汇总
2022年浙江高考真题及答案汇总
2022年广东高考生物真题及答案已公布(完整版)
2022年浙江高考政治真题及答案已公布(完整版)
国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重庆 |
河北 | 山西 | 辽宁 | 吉林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宁夏 | 青海 | 新疆 |
黑龙江 | 内蒙古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