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命题
统一命题
单独报考
您现在的位置: 考试吧 > 2022高考 > 高考文综 > 高考文综辅导 > 正文

2010年高考文综热点之50年一遇的特大旱情

来源:考试吧(Exam8.com) 2010-6-1 11:47:45 要考试,上考试吧! 万题库
2010年高考于6月7、8日举行,考试吧高考频道编辑特整理“2010年高考文综热点之50年一遇的特大旱情”供广大学员参考使用,预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

  三、创新练习:

  1.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作出了全面部署,紧急拨付特大抗旱补助经费4亿元,提前发放农资综合补贴和粮食直补资金867亿元,有力地支持了灾区的抗灾救灾工作。这说明 ( )

  A. 价值规律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部门的分配

  B. 宏观调控是市场调节的重要手段

  C. 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必须有机地统一起来

  D. 财政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

  2. 中国的自然灾害应急体系已基本建立, 但目前应急体系确实存在一些缺陷。这反映的哲理是 ( )

  A. 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B 矛盾无处不在, 矛盾无时不有

  C. 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性质和发展方向 D. 事物的变化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3、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09年2月11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抗旱条例(草案)》。这说明 ( )

  A. 国务院是立法机关,有立法权 B. 有法可依是依法治国的前提

  C. 民主集中制是党的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 D. 我国国家机关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

  4、2008年入冬以来,华北、黄淮、江淮、江汉等地降水偏少,中国出现了大范围的气象干旱。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作出了全面部署,紧急拨付特大抗旱补助经费4亿元,提前发放农资综合补贴和粮食直补资金867亿元。今年国家还拿出100亿元用于农业机械补贴,将小麦最低收购价每斤提高0.1元。这些政策措施有力地推动了抗旱救灾工作。

  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回答,党中央、国务院要求各地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好城乡困难群众生活问题的意义。

  5、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09年2月11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抗旱条例(草案)》。会议指出,干旱灾害是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近年来,随着气候变化、经济发展和用水需求增长,我国干旱缺水问题日益突出。为预防和减轻干旱灾害及其造成的损失,保障生活用水,协调生产、生态用水,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有必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制定抗旱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抗旱条例(草案)》从旱灾预防、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抗旱减灾和灾后恢复等方面,规定了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单位的职责,明确了不同等级旱灾发生时的抗旱措施,规范了水量调度,并设定了相应的法律责任。

  (1)简要说明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抗旱条例(草案)》的哲学依据。

  (2)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抗旱条例(草案)》的经济意义有哪些?

  参考答案

  1、D 2、B 3、B

  4、①有利于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 ②有利于我国国家机关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密切联系群众,改进工作作风,维护人民利益, 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③有利于加强党的建设, 巩固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扩大党的社会基础,保持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增强党的凝聚力,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共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5、(1)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②因果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才能提高人们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③按客观规律办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2)①有利于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②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国家的宏观调控。③有利于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公共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保障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④有利于尽快恢复生产,促进国民经济发展;⑤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6.干旱灾害是中国主要的气象灾害之一。下图反映了我国1950-1991年间不同区域干旱季节分布及其对农业的影响。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2010年高考文综热点之50年一遇的特大旱情

  (1)判断图中旱灾最严重的地区(写序号)并说明依据。

  (2)分析②、③两区旱灾季节差异的原因。

  (3)说明①区春旱引发的最主要的次生灾害及其监测手段。

  【参考答案】

  (1)②区。依据:②区的旱灾粮食损失量占全国旱灾粮食损失总量的百分比(或B)、旱灾面积占全国旱灾面积的百分比(或C)均最高。

  (2)②区:春季降水少;升温快,蒸发旺盛。③区:夏秋季受高气压(副高)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干燥少雨。

  (3)森林火灾;遥感技术。

  7.目前我国石漠化正在以每年2 500平方公里的面积扩大,其治理难度甚至超过沙漠化,并日益成为制约西南地区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顽疾。据遥感资料,贵州喀斯特地区目前石漠化面积已达5万平方公里,在1975年 ~ 1998年间平均每年扩大1800平方公里。广西石漠化面积已达4.7万平方公里,加上云南省,我国平均每年石漠化的面积约为2500平方公里,这个数字并不比沙漠化的扩张速度慢。

  读某区域石漠化与森林覆盖率、生物多样性、人口环境容量统计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2010年高考文综热点之50年一遇的特大旱情

  (1)判断图中曲线名称: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

  (2)从统计曲线的相关角度,分析石漠化产生的主要原因。

  (3)试分析曲线②先升后降的主要原因。

  [ 参考答案]:(1)石漠化面积 人口环境容量 生物多样性 (2)人类的不合理利用,森林(植被)遭到破坏,水土流失加剧。(3)上升的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自然资源减少,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增多。

上一页  1 2 
文章搜索
万题库小程序
万题库小程序
·章节视频 ·章节练习
·免费真题 ·模考试题
微信扫码,立即获取!
扫码免费使用
国家 北京 天津 上海 重庆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宁夏 青海 新疆
黑龙江 内蒙古 更多
高考栏目导航
版权声明:如果高考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800@exam8.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高考网内容,请注明出处。
免费复习资料
最新高考资讯
文章责编:zhangyuqi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