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命题
统一命题
单独报考
您现在的位置: 考试吧 > 2022高考 > 高考资讯 > 高考动态 > 正文

美国高考官员眼中的中国高考:既敬佩又同情

来源:红网 2010-6-7 17:32:37 要考试,上考试吧! 万题库
前日,由美国ACT湖南特许国际学校与美国高考机构ACT-GAC中国总部共同举办的美国大学(中国)巡展在长沙首度举行,因为这是首次全部由美国知名大学组团来湖南招生,该次展会吸引非常多学生和家长的关注。记者也趁此机会就中美两国高考的差异采访参加活动的美国高考ACT中国区GAC课程学术总监AnnZheng女士。在这位美国高考官员眼中,她特别敬佩中学生的勤奋和认真,也同情他们的单色生活。

  在中国家庭一切为高考让路

  在美国高考只意味着一个周六的早起

  非常熟悉中国教育体制的Ann感觉,在中国,高考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在美国也有类似的考试:ACT和SAT,目前全美所有四年制大学都同等认可这两个考试。这两种考试虽然很重要,但和中国高考相比,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我不止一次地听见美国学生这样说:"明天是ACT考试吗?哦,天哪,我忘了,那我明天得早起了。"”

  这意味着,在美国许多学生都不怎么为考试做准备。ACT和SAT的考试通常都是在周六,因此,这是他们必须要早起的惟一一个周六,同时也是惟一一个去学校的周六。Ann认真地说,“我想美国学生也许通过不了这么难的中国考试。”

  对许多中国学生说,当他们在上高中,尤其是在准备高考时,家长们会为他们做任何事。Ann说,在北京,我看到许多家长站在高中门外,等着接孩子回家。在美国,如果父母这样做,学生一定会被同学嘲笑。更有甚者,中国父母在家中打扫、做饭、给孩子送饭,做一切事情为孩子创造时间学习。“这很不可思议,但却是中国很常见的场景。”她感叹道。

  在中国为了进重点学校

  在美国真想再做一回孩子

  在看过中国学生对考试和学习的过分关注后,Ann问自己为什么?经过对中国教育体制的了解,答案是进“各级重点学校”。为什么他们这么强烈地想进重点呢?重点学校的教育会好得多吗?是为了面子吗?是因为今后能得到更高的收入吗?

  在英语中,我们总说:“天啊,真想再做一回孩子!”许多人怀念儿时和高中的时光,对他们而言,那是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光。我简直不能想像,当许多中国人回忆往事时,会说:“天啊,真想再回到高三!”或者“天啊,真想再做一回一天到晚学习的学生!”

  我很同情中国学生,但很怀疑是否值得这样努力。这是最好的一条路吗?难道这就是生活的全部吗?我们爱学习,不是因为我要参加考试,而是因为知识就是力量。但我同样喜欢野营,和朋友一起玩,做社区义工等等。学习应该努力,但同样应该享受生活,因为我们相信生活是美丽的。

  我非常敬佩,同时也以一种敬畏的心态去看待中国学生的勤奋和认真。然而,我同时为他们感到惋惜,因为在美国文化体系中,他们错过了生活的美丽。

  现在,能让我感到最开心的就是,中国的这些年轻人正通过美国ACT在中国开设的官方教学学校努力发挥潜能,为赴美留学做好全面准备,同时让生活充实和快乐。

  在中国高考一考定终身

  在美国真想再做一回孩子

  中国高考之严苛和神圣,是ACT、SAT等全球其他所有考试概莫能比的。中国高考的“一考定终身”,改变了多少学子的命运。

  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高考似乎还留有几缕古代科举的印痕。在等级森严的封建时代,科举制赋予平民金榜题名、分享特权的梦想。而在贫富、城乡差别依然存在的当代中国,高考也以一种相对公平的方式,让弱势群体的子女有机会改变命运和身份、跻身精英阶层。

  至于美国,无论是ACT,还是SAT,都只是各大学在录取新生时的参照考分之一。ACT每年举行5次,成绩两年内有效,只要交几十美元报名费,学生想考就考,直至考出满意的分数为止。

  在中国反复做题获得应试技能

  在美国自我重塑并非只有上大学

  中国学生从小在以“考试至上”的教育体制下成长,他们从反复做考题中获得应试技能,并以此对付美国“高考”,即便得了满分,也不值得大惊小怪。Ann认为。

  不过,美国“高考”确有值得中国“拿来”的地方。从其考试形式、内容、高校录取标准到所宣导的多元、开放的教育理念等均值得借鉴。

  美国梦的核心是“自我重塑”、“你的过去并不预定你的未来”。这与中国的“书中自有黄金屋”、“教育改变命运”等传统理念有异曲同工之妙。

  不同的是,美国的“自我重塑”途径和方式很多,并非只有上大学一种。美国以教育的多元化、国际化、灵活性,实现社会的公平和机会均等。其理念有助于培育富有人文关怀、公民精神的年轻一代,有助于提升国民的整体素质。

  点击进入:2010高考答案

  点击进入:2010年高考试题答案交流论坛

文章搜索
万题库小程序
万题库小程序
·章节视频 ·章节练习
·免费真题 ·模考试题
微信扫码,立即获取!
扫码免费使用
国家 北京 天津 上海 重庆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宁夏 青海 新疆
黑龙江 内蒙古 更多
高考栏目导航
版权声明:如果高考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800@exam8.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高考网内容,请注明出处。
免费复习资料
最新高考资讯
文章责编:zhangyuqi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