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命题
统一命题
单独报考
您现在的位置: 考试吧 > 2021高考 > 高考政治 > 高考政治辅导 > 正文

2011高考时事政治创新试题:十七届四中全会

来源:考试吧(Exam8.com) 2010-12-5 12:34:14 要考试,上考试吧! 万题库
2011高考时事政治创新试题:十七届四中全会

 

  7.胡锦涛指出,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要坚持以人为本,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多办顺民意、解民忧、增民利的实事,努力把为群众排忧解难的工作落到实处。这充分体现了

  A.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

  B.国家机关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C.公民是国家的主人

  D.党内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

  8.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必须

  ①以科学理论为指导 ②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统一 ③坚持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相统一 ④坚持加强个人修养和接受教育监督相统一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9.“去民之患,如除腹心之疾”。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保证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这是基于

  A、一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都是人民利益的捍卫者和意旨的执行者

  B、一切公民都享有充分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C、一切国家机关都公共权力的执行者和所有者

  D、中国共产党代表全体中国公民的利益

  10. 要加强廉洁从政教育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加大查办违纪违法案件工作力度,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创新,是在强调

  A.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B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C.内外因的统一

  D.整体与部分的统一

  二.非选择题:

  11.全会指出,中国共产党成立88年、执政60年、领导改革开放30年来,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战胜各种艰难险阻,不断取得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我国相继实现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民族独立、人民当家作主新社会的历史性转变,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性转变,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中华民族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伟大创举,是根本改变中华民族命运、深刻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伟大变革。实践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试分析: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12.全会提出,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任务的战斗堡垒。必须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拓宽领域、强化功能,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党的基层组织,着力扩大覆盖面、增强生机活力,使党的基层组织充分发挥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使广大党员牢记宗旨、心系群众。要推进基层党组织工作创新,增强党员队伍生机活力,建设高素质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

  依据上述材料,从政治学角度分析,在加强党的建设过程中广大共产党员如何自觉保持和发展好先进性。

  【参考答案】

  1.C 2. C 3. D 4. D 5. D6.C.7A.中8.D.9A10.C

  11.(1)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是由它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

  (2)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才能始终保持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才能维护国家的统一、民族团结,并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才能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2. (1)广大党员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历史使命,增强宗旨意识和先进性意识,牢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全面提高个人素质,树立新时期共产党人的良好形象。

  (2)广大党员要自觉遵守党章、党规党纪和国法,把党的先进性要求转化为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自觉践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科学发展观,自觉抵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消极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真正做到勤政清廉,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评判,为在全社会树立社会主义道德新风尚作出表率。

  (3)广大党员要努力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本领,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在履行岗位职责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上一页  1 2 3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
文章搜索
万题库小程序
万题库小程序
·章节视频 ·章节练习
·免费真题 ·模考试题
微信扫码,立即获取!
扫码免费使用
国家 北京 天津 上海 重庆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宁夏 青海 新疆
黑龙江 内蒙古 更多
高考栏目导航
版权声明:如果高考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800@exam8.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高考网内容,请注明出处。
免费复习资料
最新高考资讯
文章责编:wb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