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词语的翻译关系到我们对文章的理解把握,也关系到句子的翻译。考生不可能对文言材料中的所有词语都了然于心,在有些时候,就需要考生去揣度。下面,我们就来谈谈推敲揣度的思路方法。
|
1. 字形推断法
汉字属于表意体系的文字,形声字又占绝大多数。“形旁”给我们推断词义带来有利的条件。例如:页,表示头部或面部。如:颊、颔、颞(耳朵附近的部位)。月,表示肉。如:炙、股、肱。
此外还有:求,表示毛皮;禾,表示五谷;皿,表示器具;辶,表示行走;隹(zhuī),表示鸟雀;冖,表示笼罩;片,表示木片文书等等。
2. 成语、俗语印证揣测法
成语和俗语大多是古时流传下来,它里面的词语往往保持着古汉语的面貌,所以,用成语和俗语来推断可以帮助我们展开思维、揣测词义。例如:势拔五岳掩赤城(出类拔萃,超出);腥臊并御,芳不得薄兮(日薄西山,接近)。
3. 语境推断法
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词的多个义项只有在语境中才能得到过滤,没有语境,孤立地来看一个词是没法分析的。
4. 课文迁移法
试题中出现的一些实词解释,其实课文中已出现过,可联系课文相应迁移。如:2003年高考11题,“讽”的解释就可以从《邹忌讽齐王纳谏》中得到迁移,解释为劝告,而非讽刺。
5. 对句、对举判断法
古人行文常讲究对称匀称,处于对应位置的词其意义往往相近或相反。我们可据此进行判断。例如: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以,对应“用”,被任用)。
上述方法的运用往往是结合在一起的,运用这些方法时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将揣测的词义带入语境中去揣度、验证。从这个意义上说,语境是我们推测词义的根本。
为了方便掌握这些方法,下面,我们就通过一个具体例子,来看我们运用这些方法进行推理的思路过程。
天成、长兴之间,岁屡丰熟,中国无事……异日,与周樨同对,论事不阿,樨为惴恐,公权益不夺,帝徐曰:“卿有诤臣风,可屈居谏议大夫。”开成三年,转工部侍郎。召问得失,因言:“郭旼领邠宁,而议者颇有臧否。”帝曰:“旼,尚父从子,太皇太后季父,官无玷邮,自大金吾位方镇,何所更议?”答曰:“旼诚勋旧,然人谓献二女乃有是除,信乎?
问题:1. 翻译加点的词:阿、夺、除;2. 翻译划线的句子。
思路1:成语、俗语印证揣测法
由“阿”想到阿谀逢迎,想到刚正不阿。前者解释为奉承,后者解释为迎合奉承。带入原句印证,(公权)议论政事的时候不迎合奉承皇上,符合语境。
思路2:俗语印证与语境揣测结合
在“公权益不夺”中,很多同学就搞不清楚了。夺,常见的是“抢夺、掠夺”,说不过去呀。再一想,名言中有“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这里的“夺”解释为“改变”。联系前面的语境,先前是(公权)议论政事的时候不迎合奉承皇上,继而同事周樨在皇帝前显得害怕恐惧(因为公权杵逆皇上的意见),接下来是公权却更加不改变自己的意见(坚持己见)。非常符合上下文的思路,这个揣测是正确的。
思路3:课文迁移法
“臧否”是一个有印象的词,“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出师表》)。“陟罚”表示升迁和惩罚,对应的,“臧否”就该解释褒贬,所以,否,就是批评(贬)。
“然人谓献二女乃有是除”,这里的除肯定不会是除去,我们回想回想,“寻蒙国恩,除臣洗马”(《陈情表》)。“除”字解释为“任命”,带入原文,解释为“然而别人认为他是向皇上进献了两个美女才得到这个任命的”。
答案:1. 阿:逢迎;夺:改变;除:任命。
2. 周樨在皇帝前显得害怕恐惧,公权却更加不改变自己的意见。
3.然而别人认为他是向皇上进献了两个美女才得到这个任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