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高考的硝烟刚刚散尽,2007年高考的烽烟已然燃起,在高考第一科———语文的考试中取得胜利,这是每个学生都梦寐以求的。而作为语文试卷重头戏的作文,更是同学们十分关注的热点。
一、2006年高考作文题分析
(一)形式方面
2006年高考作文形式可以算是“百花齐放”了,命题作文、话题作文、材料作文,在今年的18个题中都出现了,呈现出多元化态势。
今年的18个题中材料作文有三个。分别是(1)全国卷Ⅰ:材料———乌鸦学老鹰捉羊;(2)全国卷Ⅱ:材料———图书阅读率走低,网上阅读率增长;(3)山东省:材料———以为星星就是宝石,晶莹、透亮,没有纤瑕。其实那儿有灰尘、石渣,和地球上一样复杂。
话题作文共有八个。分别是(4)广东省:以“雕琢心中的天使”为话题(5)
福建省:三个话题:①诸葛亮借箭不足十万支②戈多来了③留一点空白(6)重庆市:小题:车站一瞥。大题:以“走与停”为话题(7)湖北省:话题“‘三’的联想与感悟”(8)浙江省:以“生有所息/生无所息”为话题(9)安徽省:以“读”为话题(10)江西省:以“雨燕减肥”为话题(11)四川省:以“问”为话题。
命题作文共有七个。分别是(12)北京市:以“北京的符号”为题(13)上海市:以“我想握住你的手”为题(14)天津市:以“愿景”为题(15)湖南省:以“谈意气”为题(16)江苏省:以“人与路”为题(17)辽宁省:以“肩膀”为题(18)全国卷Ⅲ:以“书”为题。
(二)内容方面
2006年的18个作文题内容上凸显出这样几个特点。
1、取材视野广阔,拓宽了情景材料的来源
今年的作文取材十分广泛,有的是名言警句,有的是寓言故事,有的是现实镜头,有的是网络调查……
例如浙江卷:
据《列子》记载:子贡倦于学,告仲尼曰:“愿有所息。”仲尼曰:“生无所息。”古今中外,还有诸多相关的论述,例如:
人就是不断地进行创造性的工作,工作是使人得到快乐的最好办法。(康德)
我这一生基本上只是辛苦地工作。(歌德)
天子乃祈来年于天宗--劳农夫以休息之。《吕氏春秋》
休闲不是偶尔玩一次一次,而应是人们三分之一的生活。人们应该学会超前休息,也就是说在疲劳之前,适当休息效果最佳。(医学专家)
读了上述文字,你有何感想,请以“生无所息/生有所息”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讲述你自己或身边的故事,抒发你的真情实感,也可阐明你的思想观点。
又如江苏卷:
鲁迅说,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也有人说,世界上本来有路,走的人多了,反而没路了……请以“人与路”为话题写一篇800字的作文。
这两个省命题作文的材料都是名言警语。
山东的给材料作文、江西的“雨燕减肥”话题作文、广东的《雕刻心中的天使》和全国卷Ⅰ(河北、河南、山西、海南)作文的材料是寓言故事。
重庆的“走与停”命题作文和北京的“北京的符号”命题作文是现实镜头。
全国卷Ⅱ(黑龙江、吉林、广西)高考作文题是网络调查。
选取材料形式不同,表面看是信息来源问题,实质上反映出了作文命题开始走进现实生活的思想和贴近考生生活的方向。考生写作的自主性更强了,对于善于思考的学生来说,宽广的平台使之有一显身手的余地,思考角度与现实距离更近、更和谐。所有的情景材料都非常注重激活学生生活情趣和写作能力的积淀,这既有利于考生的才情展现,并将作文生命植于生活的源头,赋予新鲜气息,又有利于增强人文底蕴,扣紧时代脉搏而抒发真情实感。
2、关注情感哲理,引发了直面人生的思考
各地作文命题既保持了健康格调,又关注了考生内心世界,引导学生直面人生,感悟人生。这很符合考生的自身认识的规律,自我审视的情感价值。人情味更浓,生活性更强,涵盖理性,看重思辨,呼唤“理性”的光芒,关注培养观察和思考习惯,追求文化品位和文化内涵,关注心灵的自我修养。
二、启示和预测
分析以上18个作文题,可以得出以下几点启示:
1.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关注现实生活,让学生有话可说,有理可论,得到进一步落实。这一方向在新一年的高考中不但不会变,还会加强。
2.命题开放,要求宽泛,少设限制,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余地,有发挥才能和创新思维的广阔天地,向新课标要求靠近。广东题和山东题受到普遍好评,就是一个信号。
3.在18个作文题中,至少有10个作文题要求议论或宜于议论,表现出“培育科学理性精神”发展“逻辑思维,发展创造性思维”的新课标理念在命题者心中的位置。2007年备考进一步重视议论文,应该是正确的方向。
4.材料作文在全国一卷二卷中出现,在山东题中出现,这一现象应给予高度重视,明年备考应有所侧重。
5.命题作文回归。开放的、大家都有话可说的命题作文仍然是好题,也应给予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