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一中2009年参加航海模型加分测试的19名考生中,13名考生的家长分别是越城区副区长、市建行行长、市财政局副局长、市交警支队科长、市教育局科长、绍兴一中党委书记、绍兴一中分校党委书记、绍兴一中分校副校长、古越龙山股份公司董事、绍兴汽运集团公司副总、昌安实验学校校长等,其余6名都是教师子女(中国青年报5月15日报道)。
乍看之下,该报道中所述事件没什么问题,但问题就出现在这里,这19名考生在无线电测试比赛中得到一二名的成绩是虚假的,这些同学只是交了600元报名费,1.5万元“培训费”,从未参加过此类比赛,也缺乏相应的能力与特长,却享受高考加20分政策。这些考生都是干部子弟,或家庭经济实力强的孩子,所以他们凭借这些在高考来临前已赢出一大截。
千军万马一起挤高考这座“独木桥”,挤过了的便享受“一朝成名天下知”的喜悦,没挤过便只有“名落孙山”的遗憾。所以每年考前、考中、考后家长为了孩子登科及第玩手段、钻“空子”的不在少数,而且花样百出。上述事件也一样,他们钻的是高考加分制度的“空子”。
高考加分应该是呼吁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为拓展学生的其他素质滋生出来的产物,也就不难看出加分的项目必然是比别的人更擅长的东西,但规定中并没有规定必须“长”到什么程度,只是做了个“全国性”范围的规定。于是有人就利用了这点“空子”打打檫边球,以为只要在其他市、县级的获奖记录前加个“全国”二字就万事大吉了。当然不行,但有了钱和权就一切皆有可能了。这样高考的天平就无情的倾向了那些有钱有地位人家的孩子。
农家子弟或普通人的孩子本来就会因为城乡差别而和那些富家子弟在高考起跑线上有一定差距,但现在却因为钱和权又被雪上加霜般的再拉上一段距离,这无疑把农家子弟扼杀在大学梦的萌芽期。高考本该是所有学子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但却因为地位和金钱,农家子弟就遭遇这种不公平的待遇,这未免太残酷了。
高考的的天平要平衡就不能允许金钱和地位的掺入,这样才不至于一考定终身又变成了财富与地位决定未来,这样才有利于国家人才的选拔真正公正。
而更应该做的是高考制度“空子”要被填补起来,不要让那些居心叵测之人把“空子”当成了到达高考殿堂的“偷渡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