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凡以汉民族语言做交际工具,用普通话来表情达意、交流思想的人,似乎一开口说话,说都离不开“的”字,有时还不止一次、甚至要用上三五次之多。据语文老师讲,现代报刊文章中,平均每25个字,就要有一个是“的”字。可见,“的”是个使用频率极高,是很容易被选用的多位置、多作用的语言材料,学过语法的人都知道:“的”,仅仅是个普普通通、常用于不能表示实在意义的虚词。它既缺乏动词那种改天换地、扭转乾坤的功效,也没有形容词那种姹紫嫣红、赏心悦目的魅力,何以能被人们如此青睐呢?
或许是缘于对祖国传统文化的喜爱,立志报考汉语言专业、钻研民族语言文字吧,笔者曾不止一次地勘察“的”的语言环境,研究它的使用范围。一次,两次……四次,五次……的字除了通常用做结构助词外,还可以用做副词(“的确”)、名词(“目的”、“一语中的”)。于是,“余有叹焉”:“的”被使用的频率所以极高,一是在于它有极强的适应性,乐于处于不同的语境上起应有的作用;其结构能力强到几乎可以与任何一种词类、任何一个词语相组合,并且还能够“天南地北,随遇而安。”二是它有极大的适用性,它不仅“随遇而安”,而且还如生命力极强的红柳——黄土也好,红土也行,黑土也罢,不择地域,不讲任何条件,落地就生根,生根就吐绿,吐绿就显示出其蓬勃的生命意义和价值。试想,“愿做革命一块砖,东西南北任党搬”、忠于职守、爱岗敬业的朱伯儒式的“砖”,哪个建筑工地能不爱选用?不避环境艰险,不怕卑劣,勇于而又善于在极度困苦的山区生活,并且能够改变这片土地的徐本禹式的树木,哪个山民能不喜欢?
壮哉,“的”之适应性;伟哉,“的”之适用性!人生在世,能有个显赫的位置并成为一代天骄式的人物固然好,但毕竟是少数;更多的人只会有普普通通、默默无闻的位置,但这样的位置同样重要,只要我们能够珍视这些位置、适应这些位置,更多地具有在这些位置上生存的本领,我们的生命之树就能常青,我们的人生价值就能得以更好的体现。
“的”的使用频率高,在于它能够适应众多甚至不同的语境,并且能在该语境中体现其应有的语法作用;人生怎样才能创造出更大价值,在于具有众多的位置,并适应这位置,在位置上做出应有的贡献,从而创造出人生价值。如此推理,就是强盗的逻辑,胡乱联系。且不说文章中那些伪劣的“崇高”话语、“伟大”思想,是怎样牵强到“位置与价值”上去的!
相关推荐:无综合素质评价 复读生2010年难参与自主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