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填报捆绑兴趣和就业
“今年,前来做职业倾向指导的考生要比往年明显增多。”近日,记者从不少心理咨询中心获悉,往年同期都是学生产生较大的焦虑情绪了,才会去寻求心理帮助。而今年却出现了新的现象,“孩子状态也不错,模拟考试的成绩也不错,就是想看看自己的性格、兴趣与哪些专业更相契合,也更在乎哪些职业好就业,家长和考生都希望能够找到交叉点。”
兴趣+理性=竞争力
在北京新东方铭师堂高考复读学校,每年都会接收四五十名从高校退学选择复读的大一学生。对此,新东方铭师堂高考复读学校校长马永刚表示,“大学生甚至硕士生退学回炉的事情常有发生,他们退学的原因很多,但其中最集中的就是对所学院系专业严重缺乏兴趣。作为多年从事高考升学辅导的老师,我很清楚他们为了一纸大学通知书,甚至可能是国内一流名校的入学资格所付出的艰辛努力,但他们敢于高考复读重新选择,社会要给予足够的理解和尊重。按照我国现行的教育体系,大学阶段是第一个为未来定向的正式阶段,对大多数年轻人来说,他们在大学所接受的教育将决定自己未来若干年的发展方向,如果起始方向有问题,就会导致个人兴趣和能力严重受限,在这段黄金时间内空度时光毫无产出。因此,孩子在填报志愿时一定要根据个人兴趣进行理性填报,这样一个人在大学毕业后才能产生足够的竞争力。”
“在现实中,高考选报志愿由于对专业和职业缺乏了解,不少孩子和家长主要考虑录取因素,而对孩子的性格、兴趣没有给予足够重视,致使孩子不喜欢所学的专业,这是一部分大学生不爱读书的根本原因,也是导致就业难和学非所用的直接原因。”首都师范大学研究生辅导员、全球职业规划师李春雨表示。
选对专业+知己=就业力
“接触过不少学生,选专业更多还是家长在考虑。”李春雨表示,所谓当今的热门专业不一定是未来就业的热门专业。“未来很难预测,我们只做自己能够把握住的事情。”我们不能知道未来的就业率如何,但是我们能把握的是自己所喜欢的。
新东方铭师堂高考复读学校校长马永刚表示,了解考生的性格、兴趣,可以找资料自测或专业机构测评,但专业测评最好同时请咨询师解读,效果会更好;即使解读,也不要完全凭借咨询师,还要结合自我认知和分析。
中学阶段有必要开设职业规划课
一项调查显示,在小学有80%以上的孩子有自己的职业理想(尽管可能是很幼稚的),在初中有职业理想的人降到50%,到高中降低到不足20%,80%孩子不知道自己在哪些方面有特长,未来应该朝哪个方向发展,也不了解社会上对人才的要求标准以及有多少职业类型等,很多学生的想法是“上大学再说”。
与之相对应的是,现在高校中有75%的学生明确表示“不喜欢现在的专业”,有85%的学生表示“如果有机会一定会换专业”。在高考的巨大阴影下,孩子们原有的兴趣和理想被忽视,视升学为唯一目标,进而忽视了更加关键和长远的就业目标和个人发展。
职业规划教育与全面素质培养是不矛盾的,任何一种职业都需要基本的素养,包括基础的文化素质,融于社会的品德文化修养等,这些是未来从事各种职业都需要的共通的东西,会在高中学生考查评价体系中得到很好的引导。今天所说的中学生职业规划教育,更多的是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潜质,并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这种潜质,以实现未来个人最大化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