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社会广泛关注的吉林省松原市高考大规模“舞弊”事件,12日上午,松原市政府副秘书长来建华公开回应:松原市今年高考过程中,共查出违纪考生33人,都按照规定对考生进行了严肃处理。高考结束前,公安机关相继破获兜售高考作弊器材或利用现代通讯工具传递高考答案的案件14起,抓获犯罪嫌疑人34人,收缴窃听、窃照、无线语音发射装置683套。
松原高考舞弊事件的调查组认为,“这些案件仅是个案,考场秩序总体来说还是好的。”如果已经查证的违纪考生有33名、查实的涉嫌犯罪案件有14起、抓获犯罪嫌疑人34个还算是“个案”,那么,“个案”的含义就该改写了。而据南方周末通过调查以往的松原高考乱状得出的不完全统计:通过报考信息能核实的在读高二学生报名参加高考的每年超过30人;而以虚假信息报名的考生总数,存疑者多达上百人。
从目前的情形看,松原市高考舞弊事件中,犯罪嫌疑人可能涉及如下一些罪名:一是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就是有关负责保管试卷的国家工作人员、监考人员等故意泄露高考的试题及答案。因为“全国统考的试题(包括副题)在启封并使用完毕前按国家绝密级事项管理,答案及评分参考在考试结束前按国家绝密级事项管理。”二是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就是那些通过不法渠道在保管试卷的人手中获取了高考的试题与答案,在考场外组织、操纵作弊过程的人员以及购买等方式获取到高考的试题与答案学生家长。三是非法生产、销售间谍专用器材罪、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罪。四是滥用职权罪、玩忽职守罪。指负责监管高考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反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滥用职权或者超越职权,或者不履行、不正确履行或者放弃履行其职责,造成高考试题泄露或者出现严重的舞弊情形等严重后果。五是招收学生徇私舞弊罪等。
从媒体的报道来看,松原高考舞弊事件,有人出售专门用于作弊的器材,有人负责传送相应的答案,还有人串通“买场”,也有该市的高考资格审查“形同虚设”,诸如出现高二学生参考、高考移民、虚假户口等;而且,该市出现大规模的高考舞弊也是事实,监管不力客观存在。从目前的情形来看,有关方面立案侦查和刑事拘留的,主要是一些社会上的协助舞弊人员、出售作弊的器材的教师等,而没看到有相关的官员被立案侦查或刑事拘留。众所周知,出现个别的高考舞弊案,可以归结于学生及其家长以及一些利欲熏心之徒,但是,出现如此大面积的舞弊案,能说没有某些官员渎职吗?
由于该案“还在调查中”,结论尚不得而知,但愿调查组的“这些案件仅是个案”的言论,不会是为某些官员逃脱罪责而投下的烟雾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