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命题
统一命题
单独报考
您现在的位置: 考试吧 > 2021高考 > 高考资讯 > 高考动态 > 正文

高考自主招生改进空间大 应消除恶性竞争质疑

来源:考试吧(Exam8.com) 2011-2-23 16:06:55 要考试,上考试吧! 万题库

  相继举行的清华七校和北大十三校联考,再次引发社会高度关注——

  自主招生联考为多元选拔人才探路

  2月19日、20日,清华等7校和北大等13校的自主招生联考分别结束,加上2月26日北理工等高校也将举行自主招生联考。这样高密度的联考再次引起社会的强烈关注。

  这三大联考预计全国有20万名学子参考。相比每年近千万的高考生来说,虽然数量很小,但这些高校都是名校,考生大都是高考生中的尖子,引发人们的关注在情理之中。一些网友和读者质疑:自主招生联考是探索多元化招考的另一途径,还是掐尖、争夺生源的“小高考”?能否避免自主招生联考与高考的同质化?

  改变单一高考制度设计的局限性

  增加考生选择机会

  海南省海南中学副校长陈辉对三大联考持肯定的态度,他认为,以前高校招生录取的唯一方式是高考,“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局面多年没有打破。高校自主招生联考冲破了这一束缚,是探索多样化选拔人才的重要突破,增加了考生的选择机会和成才机会。

  北京101中学一位参加北大等13校联考的考生说,这次考试可一次性报3所学校,而参加清华等7校联考也可以报两所学校,这样就少了很多麻烦,也不用花那么多钱了。去年,北大、清华的自主招生考试都安排在同一天,造成了考生无法兼报。这次清华和北大两个联盟的联考安排错开了一天,让考生有可能兼报。去年的清华大学5校联考已委托教育部考试中心命题,试题的科学性和质量都较高。这次的几个联盟都规定在统一网站进行报名,统一进行初试(笔试),各校的复试和自主招生资格认定将单独进行,考生一次可以申请两所或3所大学,大大方便了考生。

  自主招生的制度设计是为了改变统一高考过于单一的局限,体现各校的特色,现在走向联考,多样性又被打折了。厦门大学考试研究中心主任刘海峰认为,结盟联考还有可能形成结盟高校之间的壁垒,对没有结盟的大学也会形成压力,部分影响了优秀学生的报考。中国农业大学校长在学校网站上发文批评结盟联考,便反映出联考对仍然完全独立自主招考的大学的负面影响。

  着重考查学生能力素质和创新潜质

  消除恶性竞争质疑

  对三大联考,有网友提出质疑。一个叫苏苏的网友在博客中说,联考说到底是争夺生源的恶性大战,是掐尖,是高考之前的“小高考”,看看参加联考的全都是尖子生不就说明问题了!

  对此,上海交大招办主任陶正苏则不这么认为,他说,联考考的是学业水平,是一种共同的基础能力,除此之外,还有各高校的特色测试和面试,共同完成自主招生的任务。而且联考出的题跟高考也不一样,高考试题针对的考生是从最好的到一般的,联考的学校则是名校,考生也都是尖子生,所以题目难一些。清华等7校联考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命题、组织、阅卷等,增强了联考的客观公正性和社会公信力。

  另外,陶正苏认为,联考侧重考查考生的能力素质和创新潜质,考完后不只是告知一个分数,要提供一份成绩报告单,其中很详细地分析了考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比如考生的分析能力、思维能力、想象力等,哪个方面是强项,哪个方面是弱项,考生的学业倾向是什么,往哪个方面发展更有潜力。

  成绩报告单对考生本人、招收高校和考生所在中学都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和促进作用。北大等13校也强调重点考查考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考查考生未来学习的潜能。

  自主招生联考能否在此方面走出一条特色路子,在选拔人才上另辟蹊径,在侧重考查学生能力潜力上多关注一下偏才和怪才,为不能通过高考却有特殊才能的考生打开成才大门,将是公众所期盼的,同时也能消除人们对掐尖、恶性争夺生源的质疑。

  自主招生模式还有较大改进空间

  避免与高考同质化

  参加北大等13校联考的考生,一天上午、下午和晚上要连着考7科,耗时12个小时。这样高强度的考试,让很多考生大呼“受不了”。有的考生第一天考清华等7 校,第二天还要考北大等13校,精力和体力透支。一名参加清华等7校考试的考生说,他从去年暑假开始复习准备,今年寒假一天也没休息,正常的高考复习都打乱了,但这次考试的结果并不理想。

  一名中学老师说,自主招生联考打乱了中学教学安排。但是,陈辉对此则有不同观点:“尽管每年我校有不少学生被认定,但是我们并不主张学校组织复习迎考,应该是学有余力的学生自己的主动行为。另外,参与的毕竟是少数学生,所以我们学校的教学安排没有受到明显影响。”

  陈辉说,自主招生应该是将高校需要但是在高考中无法考查的学生选拔出来,否则就会与高考同质化,只是考生的范围被缩小到优秀的10%而已。高校首先要进行研究,搞清自己的需求,并逐步提出选拔路径。另外,也不能太着急,太过急功近利,人才培养和选拔是一个复杂问题,需要全社会的理解与支持。

  《教育与考试》杂志副主编罗立祝认为,高校自主招生未来发展方向应该是,高校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特长能力降低其高考分数门槛,甚至在录取少数能力特长突出的偏才、怪才时,仅将其高考分数作为录取参考。高校自主招生应取消报考资格限制,实现所有学生报考权利平等,最好能确保录取农村学生的比例不低于30%。

  编辑推荐:

  各地2011高考报名时间及报名方式汇总

  各地2011高考报名时间及报名方式专题

  各地2011高考报名条件及报考政策汇总
文章搜索
万题库小程序
万题库小程序
·章节视频 ·章节练习
·免费真题 ·模考试题
微信扫码,立即获取!
扫码免费使用
国家 北京 天津 上海 重庆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宁夏 青海 新疆
黑龙江 内蒙古 更多
高考栏目导航
版权声明:如果高考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800@exam8.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高考网内容,请注明出处。
免费复习资料
最新高考资讯
文章责编:wb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