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去年浙江高考语文阅卷时我们抽查的1500份试卷的情况看,考生在文言文翻译、古诗鉴赏和名句名篇默写、现代文阅读、语言综合运用这些题目上失分还是很多的。问题主要有:
一、语文素养严重不足
例如15题的古文翻译,有很多考生不知道“省”、“称旨”的含义。再如第16题李白《菩萨蛮》中的“空”字,讲不清这个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的考生也不在少数。更不应该的是补写名句名篇,这些绝大部分在高中教材和课外阅读材料中出现过的经典作品,居然有30%的考生交了白卷,有的张冠李戴。
二、表达能力欠缺
最典型的是第22题,考查考生根据要求重组语言的能力,其中包括语言的筛选、衔接能力。但有的考生不明白要求,只是简单地把四个句子连接起来,导致失误。也有的将四个单句排列成一个句群,或用“因此”“所以”构成一个复句,或成分残缺句子不完整(主要是缺少宾语中心词“史书”“史料”等)。第三种情况是考生的表达不明确。或遗漏要点,或排列顺序不合逻辑,或改变原句含义。至于第18题要求考生根据《白鹤翔集的记忆》一文用简洁的词语概括委羽洞4个特点的题目,回答令人满意的也不多。许多考生不会筛选和概括原文中相关信息,答题与标准答案相差很远。第24题的仿写,许多考生回答不理想,也是表达能力上的问题。
三、没有掌握应考技巧
考试应该避免触犯规则。如有些题目对答题的字数有规定,这是硬指标,超过字数即使回答再好,也会被扣分。再比如,有的题目不要求全做,只让你选择几道。有考生全做了,以为阅卷教师会选做得好的题判分。其实,遇到这种情况,规定只能算前几题,后面的题答得再好,也不给分。去年第17题补写名句名篇就是这种情况,更可惜的是,这道题中对考生来说,最难的恰恰是第1小题(司马迁的《报任安书》),考生这道题的差错率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