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命题
统一命题
单独报考
您现在的位置: 考试吧 > 2022高考 > 高考资讯 > 高考热评 > 正文

用法制手段推动高考改革 抑制舞弊行为

高考作弊现象年年见,今年吉林松原作弊案更显示出作弊手段科技化、组织化、产业化的特点。然而,由于现行法律不健全,违法成本却不高。用法制的手段治理高考舞弊,进而推动高考改革,必须提上日程。

有关部门对作弊行为的打击力度不可谓不大,然而与高超的作弊手段,已经形成集团化、产业化的作弊链条相比,现行的行政管理方式难免失之于宽。比如,按照现行规定,抓到了作弊者只能取消其考试资格、考试成绩等,远远不足以震慑犯罪。综观吉林“5·28”贩卖作弊器材团伙案件可以发现,他们只生产兜售作弊器材,并不卖考试答案,按照现行的法律规定,对他们很难处置。“所以尽管国家查得严格,但他们一直没事。”要根治高考舞弊行为,必须依靠法律手段,严肃追究作弊者的法律责任,提高其违法成本。

目前备受争议的高考改革也需要法制手段来推动。对于高考制度的弊端,社会各界已形成共识,但在如何改,怎么既有利于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又能保障教育公平方面,却有颇多争议,以至于每一项改革政策出台,都会伴随着公众的质疑。有人甚至认为,在诚信缺失、教育腐败时有耳闻的当前环境下,扩大高校自主招生、实行考生综合素质评价等改革措施,不仅难以带来实质内容的公平,还会损害程序上的公平。这使我国高考制度改革陷入了两难境地。

要使高考改革冲出迷雾,将考试招生纳入法制轨道是个办法。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明确受教育者的考试权益,明确政府、考试组织机构、大学、中学在考试招生中的权利与责任,对在考试招生中弄虚作假、侵犯受教育者权益的行为,严肃追究其法律责任。唯有如此,高考改革才能摆脱公众质疑的羁绊,取得实质性的突破。

文章搜索
万题库小程序
万题库小程序
·章节视频 ·章节练习
·免费真题 ·模考试题
微信扫码,立即获取!
扫码免费使用
国家 北京 天津 上海 重庆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宁夏 青海 新疆
黑龙江 内蒙古 更多
高考栏目导航
版权声明:如果高考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800@exam8.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高考网内容,请注明出处。
免费复习资料
最新高考资讯
文章责编:lany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