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受关注的重庆高考民族成分造假事件又有进展,重庆7日发布《关于对2009年高考招生中少数民族加分问题处理情况的通告》和重庆市纪委、市监察局严肃处理违规变更高考考生民族身份责任人的决定,明确表示取消31名违规更改民族成分考生的录取资格,但以“依法保护未成年人”为由,不公布相关考生名单及家庭信息。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表示,重庆市的做法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关心和爱护,有利于保护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
自重庆31名考生违规更改民族成分以获得高考加分的事件被披露以来,面对公众和媒体对公布民族造假学生名单的一再要求,重庆市招办一直消极应对,直至重庆高考录取工作的前一天,当社会终于等到了联合调查组的处理结果之时,却发现其公布的内容同样绕过了社会舆论关注和要求的核心,31名民族造假考生的名单依旧无法获知。
对于这31名考生的姓名和家庭信息不向社会公开的原因,《处理情况的通告》将其解释为31名考生大多数系未成年人,需要秉持“教育和保护相结合”和有利于青年学生成长的原则进行保护。这样的理由难以令人信服。在这一起造假事件中,我们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学生并非造假的主体,事件调查对象的也并非是学生,而是造假是由谁完成的、如何完成的。我们已经可以看到,从事件曝光起,社会舆论和民众愤怒的主要指向也并非是这些学生本人,而是利用变更民族身份影响高考录取公平的权力黑幕。因此,学生并不是造假事件责任人,公布这31个学生的名单,特别是直接造假的家长及相关环节人员名单,这样的要求并非是要伤害学生,而是社会公众需要通过名单彻查造假者,恢复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正是因为考生的名单无法获知,弄虚作假者的相关处理就变得语焉不详,在“中共重庆市纪委、重庆市监察局严肃处理违规变更高考考生民族身份责任人的决定“中,对于31名考生家长的处理是”给予汤平等15名党员领导干部(其中:市管干部1人,区县管领导干部10人,基层领导干部4人)党内警告处分”,这15个人具体是谁,通过怎样的方式作假,仍然处在暗箱之中。由此可见,不公布学生名单与其说是保护了学生,不如说是保护了造假者,造假事件的调查和处理仍旧没有脱离在权力系统内部运行的模式。
由此而言,这显然不是一个对社会充分负责,经得起推敲和监督的调查处理结果。民族造假既然损害了社会公平,那么就必须向社会公布调查事实的全貌,不能有所掩盖,有所选择。如果公不公开,公开哪些内容全由调查者自说自话,调查和处理透明度全凭权力的自我觉悟,那这样的调查对于纠正权力失范、恢复社会公平的作用也就不可冀望。
政府对于公权力弄虚作假、损害社会公平的行为展开调查、进行处理,其目的不仅在于自我清洁,给公众一个交待,更需要通过充分透明和公开的调查和处理,挽回政府公信力。如果在社会公平被权力破坏后,还不愿、不敢直接面对公众的质疑和监督,不能让调查的全程清晰透明,不能让处理的结果完全公开,那将是对社会公平的第二次伤害,政府的公信力也将再次被磨损和降低。
·最燃高中老师杨幼萍鸡汤文:《人生很贵,请别浪费》 (2017-8-29 18:29:30)
·社会热评:重奖状元不如精准帮扶贫困生 (2017-8-24 18:25:18)
·五大关键词解读新版《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 (2017-8-23 18:42:06)
·山东:150分以上高考落榜生还可注册入学 (2017-8-23 18:28:06)
·锐评:对“篡改高考志愿案”犯罪者必须严惩 (2016-8-18 11:56:43)
·免费真题 ·模考试题
2022年上海高考作文题目已公布
2022年湖南高考地理答案已公布
2022年湖南高考生物答案已公布
2022年广东高考地理试题答案已公布
2022年湖南高考生物真题已公布
2022年广东高考真题及答案汇总
2022年浙江高考真题及答案汇总
2022年广东高考生物真题及答案已公布(完整版)
2022年浙江高考政治真题及答案已公布(完整版)
国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重庆 |
河北 | 山西 | 辽宁 | 吉林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宁夏 | 青海 | 新疆 |
黑龙江 | 内蒙古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