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命题
统一命题
单独报考
您现在的位置: 考试吧 > 2022高考 > 高考资讯 > 高考热评 > 重庆 > 正文

重庆民族造假事件公愤并非指向学生

来源:长江日报 2009-7-9 11:44:06 要考试,上考试吧! 万题库

  备受关注的重庆高考民族成分造假事件又有进展,重庆7日发布《关于对2009年高考招生中少数民族加分问题处理情况的通告》和重庆市纪委、市监察局严肃处理违规变更高考考生民族身份责任人的决定,明确表示取消31名违规更改民族成分考生的录取资格,但以“依法保护未成年人”为由,不公布相关考生名单及家庭信息。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表示,重庆市的做法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关心和爱护,有利于保护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

  自重庆31名考生违规更改民族成分以获得高考加分的事件被披露以来,面对公众和媒体对公布民族造假学生名单的一再要求,重庆市招办一直消极应对,直至重庆高考录取工作的前一天,当社会终于等到了联合调查组的处理结果之时,却发现其公布的内容同样绕过了社会舆论关注和要求的核心,31名民族造假考生的名单依旧无法获知。

  对于这31名考生的姓名和家庭信息不向社会公开的原因,《处理情况的通告》将其解释为31名考生大多数系未成年人,需要秉持“教育和保护相结合”和有利于青年学生成长的原则进行保护。这样的理由难以令人信服。在这一起造假事件中,我们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学生并非造假的主体,事件调查对象的也并非是学生,而是造假是由谁完成的、如何完成的。我们已经可以看到,从事件曝光起,社会舆论和民众愤怒的主要指向也并非是这些学生本人,而是利用变更民族身份影响高考录取公平的权力黑幕。因此,学生并不是造假事件责任人,公布这31个学生的名单,特别是直接造假的家长及相关环节人员名单,这样的要求并非是要伤害学生,而是社会公众需要通过名单彻查造假者,恢复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正是因为考生的名单无法获知,弄虚作假者的相关处理就变得语焉不详,在“中共重庆市纪委、重庆市监察局严肃处理违规变更高考考生民族身份责任人的决定“中,对于31名考生家长的处理是”给予汤平等15名党员领导干部(其中:市管干部1人,区县管领导干部10人,基层领导干部4人)党内警告处分”,这15个人具体是谁,通过怎样的方式作假,仍然处在暗箱之中。由此可见,不公布学生名单与其说是保护了学生,不如说是保护了造假者,造假事件的调查和处理仍旧没有脱离在权力系统内部运行的模式。

  由此而言,这显然不是一个对社会充分负责,经得起推敲和监督的调查处理结果。民族造假既然损害了社会公平,那么就必须向社会公布调查事实的全貌,不能有所掩盖,有所选择。如果公不公开,公开哪些内容全由调查者自说自话,调查和处理透明度全凭权力的自我觉悟,那这样的调查对于纠正权力失范、恢复社会公平的作用也就不可冀望。

  政府对于公权力弄虚作假、损害社会公平的行为展开调查、进行处理,其目的不仅在于自我清洁,给公众一个交待,更需要通过充分透明和公开的调查和处理,挽回政府公信力。如果在社会公平被权力破坏后,还不愿、不敢直接面对公众的质疑和监督,不能让调查的全程清晰透明,不能让处理的结果完全公开,那将是对社会公平的第二次伤害,政府的公信力也将再次被磨损和降低。

文章搜索
万题库小程序
万题库小程序
·章节视频 ·章节练习
·免费真题 ·模考试题
微信扫码,立即获取!
扫码免费使用
国家 北京 天津 上海 重庆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宁夏 青海 新疆
黑龙江 内蒙古 更多
高考栏目导航
版权声明:如果高考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800@exam8.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高考网内容,请注明出处。
免费复习资料
最新高考资讯
文章责编:lany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