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命题
统一命题
单独报考
您现在的位置: 考试吧 > 2022高考 > 高考资讯 > 高考动态 > 正文

国籍造假“留学生”为何一年后才被识破?

来源:湖南红网 2009-7-17 17:09:04 要考试,上考试吧! 万题库

  广州有7名学生因为高考成绩不理想,伪造假国籍,以“留学生”的身份入读国内名牌大学。经过和同学的相处,一年后被识破身份。日前,伪造假护照和国籍的3名人员被判处有期徒刑。借此也警告家长提高警惕,以免浪费钱财又耽误孩子前途。(7月16日《新快报》)

  好歹,这几名造假学生的身份被识破了,值得庆幸。只是,笔者不明白,这么大的“假”,为何一年后才会被发现?

  从造假的过程来看,十分地简单。有些学生高考落榜了,家长病急乱投医,骗子趁机宣传一下,于是“变国籍”便被当作了救命稻草。仔细想想,骗子固然可恶,家长和学生也并非无辜。不是吗?他们连国籍都敢伪造,还有什么事做不出来?

  按说,这么容易出炉的假国籍本来很容易就会被识破,可事实出乎人们的预料,他们很顺利地便入学摇身变成了大学生。看来,学校难辞核查不严之过。毕竟,出入境证件仿真程度再高,这几名学生总是地地道道的中国人,而且是未出过境的中国人,几句话问下来,就难免露出马脚,更何况证件本来就是假的呢。

  7名学生最终被识破身份,是因为同学之间的相处。既然7名学生是以华侨生身份进的学校,那么也就相当于北极熊迎来了企鹅,同学们难免对他们产生好奇,进而探究。而就是在这探究的过程中,同学们发现,这7名同学是地地道道的“本土制造”。可就是到了这个分上,他们的伪造证件仍安稳地躺在学校档案室里睡大觉。不能不说,学校对学生身份的核查实在粗糙。

  不过,客观地说,7名造假学生能在学校安稳地呆一年,并不能只怪罪于学校。试想,如果我们有一套完善便捷的身份核查系统,在开学之初,学校将每一位学生的证件号码输入系统,真假就会立断,又怎么会有“国籍造假”、“冒名顶替”之说呢?就更不用说假身份证、假学历证泛滥了。现在,学校查明这7名学生的身份系伪造,其间不知费了多少周章,而显然,学校不可能对每一届的每一名学生都这样去核查身份,否则,这将是一项耗费时间、人力、物力、财力的浩大工程。

  近两年,有关高校学生身份造假的事件频繁出现,一再打击我们对高招录取的信心。我们在谴责、严惩那些造假者的同时,是否也该想想,应如何完善学生身份核查机制?如果有了完善的身份核查机制,学校核对学生身份的成本就会大大降低,准确度也会大大提高。而在这样的核查机制面前,即使有人开了“绿灯”,事发后也难再有什么托词。

文章搜索
万题库小程序
万题库小程序
·章节视频 ·章节练习
·免费真题 ·模考试题
微信扫码,立即获取!
扫码免费使用
国家 北京 天津 上海 重庆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宁夏 青海 新疆
黑龙江 内蒙古 更多
高考栏目导航
版权声明:如果高考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800@exam8.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高考网内容,请注明出处。
免费复习资料
最新高考资讯
文章责编:lany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