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命题
统一命题
单独报考
您现在的位置: 考试吧 > 2022高考 > 高考资讯 > 高考动态 > 正文

大学教授招生诈骗被捕 狱中揭露6大骗术

来源:河南法制报 2009-7-19 11:15:09 要考试,上考试吧! 万题库

大学教授招生诈骗被判7年 狱中揭露6大骗术

  大学教授招生诈骗被判7年 狱中揭露6大骗术

  核心提示今年49岁的郑煜(化名),毕业于郑州大学,被捕前系郑州某高校副教授,他因涉嫌招生诈骗于2008年11月被法院以犯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7年,今年3月27日被押送至南阳监狱三监区服刑改造。

  面对高墙电网和漫长刑期,良心的谴责和不安、心灵的愧疚与折磨,使他辗转难眠。在悲伤和痛悔的同时,他想到目前正是招生之际,便向监狱方面反映要把自己和其他招生骗子在招生中施展的骗术,通过媒体揭露给目前正面临人生重大抉择的莘莘学子。“只要他们能从中吸取一些教训,提高警惕,避免上当受骗,也算是我对社会做了一件有益的事情,那么我的内心就会得到些许安慰。”

  战胜凄惨命运

  苦命娃成了一名大学生

  我出生于1960年,正是吃大锅饭的时候,母亲生下我时,大锅饭吃不饱,落下了产后病,断了奶水,无奈将我送人。养父母视我为掌上明珠,恩爱有加。父母目不识丁,吃尽了没文化的苦头,把希望都寄托在我的身上,一心供我读书。1969年,祸从天降,母亲突然患上了莫名其妙的疾病,四处求医不见好转,在医院一住就是两年,家里负债累累,连几块钱的学杂费也交不起,我只好辍学在家做饭、喂猪,照顾妹妹。母亲知道后哭着对我说:“你不能不上学,学费书费先欠着,就是砸锅卖铁也要给你交学费。”后来我才知道,父母实在借不到钱,把房子的外层砖揭掉卖了,给我交了学费。在那个年代,因生活困难不让亲生儿女读书识字的大有人在,而父母对我这个养子如此倾心、执著地培养,令周围很多人匪夷所思。我深感父母对我的深情厚谊和再生之恩,暗下决心,一定要发奋努力,考上大学,好好报答父母的恩情。1979年,我终于不负父母的心愿,考上省内名牌大学的外语系,我也成了那个时代的佼佼者。大学毕业后,我以优异的学习成绩和良好的表现留在省城一所大学教书,发表了近百篇专业论文,翻译了几百万字的技术文献,先后获得过“优秀青年教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我从一个助理讲师,一步步晋升为讲师、副教授。

  走致富“捷径”

  骗32名学生16万元

  如果说自己能够把握好人生的航向,洁身自好,不为物欲所动,凭着自己的专业能力、敬业精神和杰出成就,我的前途将是靓丽无限的。然而,正当事业蒸蒸日上的时候,我却因一念之差,把一生的努力与成就丧失殆尽。

  平日生活中,看到身边朋友们一掷千金,我羡慕之极,暗下决心另辟蹊径,找一条快速致富的捷径。机会终于来了,2006年初,经朋友介绍,我以1万元的代价受让一张中等专修学校社会力量办学许可证,与某一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办学,招收了64名成人教育专科生。可由于所招学生人数少,办学成本高,造成了严重亏损。为了弥补亏空,在第二年招生时,我私刻了合作办学单位的公章和省高招办“录取专用章”,分别加盖在招生简章和录取通知书,骗取了32名学生的16万元学费,我也因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7年,为自己的犯罪行为付出了惨痛代价。

  结合自身经历

  揭露招生6大骗术

  今年的高招录取工作正在进行,面对各种招生广告、招生简章铺天而来,轮番轰炸,考生和家长眼花缭乱。不法分子正是抓住考生和家长不知内情、求学心切的心理,根据不同情况施展不同的花招,蒙骗考生和家长,达到他们罪恶的目的。但是无论招生骗子多么狡猾、多么猖獗,无怪乎以下几种惯用伎俩:

  ●谎称可以搞到内部指标,低分高录,进行诈骗。针对有些考生的考分与某一类院校最低录取线相差不多,考生和家长不愿低就又不甘落榜的情况,利用当地的“学托儿”,无中生有地编造与高招办、某院校有如何如何的关系,谎称可以搞到内部指标,低分高录,或谎称可以办理定向招生、自主招生,使考生和家长信以为真而上当受骗。

文章搜索
万题库小程序
万题库小程序
·章节视频 ·章节练习
·免费真题 ·模考试题
微信扫码,立即获取!
扫码免费使用
国家 北京 天津 上海 重庆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宁夏 青海 新疆
黑龙江 内蒙古 更多
高考栏目导航
版权声明:如果高考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800@exam8.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高考网内容,请注明出处。
免费复习资料
最新高考资讯
文章责编:lany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