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命题
统一命题
单独报考
您现在的位置: 考试吧 > 2022高考 > 高考资讯 > 高考热评 > 正文

高考加分政策不能沦为遮蔽公平的“日全食”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2009-7-31 14:20:22 要考试,上考试吧! 万题库

  “到了不得不审视和反思高考加分丑闻不断的现实的时候了,必须要承认加分政策本身的问题,尤其是不规范、不透明和弹性过大。”

  今年高考,浙江绍兴一中73名以体育竞赛获奖者加20分的考生中,有30名为政府官员与事业单位领导,另有19名企业老总的子女。

  绝不是说,官员和企业老板的孩子就不能加分,但在高考加分这一社会资源分配的“俱乐部化”已成为潜规则的语境下,在这份“黑名单”上,就闪现着当地市委秘书长、市规划局科长等官员的身影。正是如此大面积的公职人员家庭背景,因此被戏称为“权势家庭子女俱乐部”,不能说不是当地政府的丑闻。

  其实,高考加分政策丑闻,何止绍兴一地?远的不说,2008年,湖北省监利县就爆出有考生变更民族成分;近期重庆市取消了31名违规更改民族成分考生的录取资格,有15名领导干部涉及造假被查处。这就是部分暴露于阳光下的高考加分政策,可以发现,已然远远背离了加分政策“弥补高校招生制度的某些缺陷”的设想与初衷,俨然为权力和金钱肆意玩弄于股掌之间。此前,有媒体就高考加分调查显示,为了高考升学率,竟然存在学校、家长联合、包庇的主动造假。重庆加分事件中,学校就与教育主管部门大玩“躲猫猫”。

  在这样的高考加分生态链上,因为违规的存在,几乎每一个节点上都存在弱者被侵食的可能。一方面,政策制定者责无旁贷,有事实为证——— 有媒体统计,高考加分政策在全国各地衍生了将近200条各类地方性加分政策。在这近200条地方性加分政策中,更不知道其间蕴含了多大“弹性空间”。近期,河北省教育部门一位负责人直言 “要问究竟有多少高考加分项目,一下子我还真说不完全,想要权威数据我得仔细给你查查。”另一方面,正是高考加分政策本身的不规范、不透明和弹性过大,由执行者随意拿捏,常常经不起权力与金钱的“边路突破”,就不足为怪。以绍兴此次事件为例,考试现场“领队穿针引线,教练员上阵指挥,裁判员视而不见”,公然作假竟然毫不含蓄,这哪里是严肃的高考?

  高考面前,人人平等。加分政策附生于高考制度上,本是为避免人才选拔机制过分的机械、僵化,但事实上,这一政策正在沦为制造新的不公的壁垒。残酷的现实逐步改变着高考加分政策的基因,我们却还在继续臆想高考加分政策的美好初衷。那种理想主义的愿景,以及由此延伸出来的缺乏监督和制度保障的高考加分政策推演至今,是到了不得不审视和逆向反思丑闻不断的现实的时候了,必须要承认加分政策本身的问题,尤其是不规范、不透明和弹性过大,这是加分政策不断被突破的根本原因。今年,重庆31例,浙江49例,与此前爆出的丑闻一样,背后飘移着权力和金钱的鬼魅身影,这实在是对高考加分政策的莫大讽刺。我们宁愿相信高考加分政策下,只有重庆和浙江这两个“小二黑”,但事实上,“南郭先生”不断爆出:这高考加分政策到底为谁而存在?

  有关高考加分政策的争议,已经不是好不好的问题,更应该关注的还在于,其存在的理由到底能否服众?可不是,任其连年爆出丑闻,却终不见完善,长此以往,就只会沦为一少部分人的特权。加分政策正变异成遮蔽高考公平透明性的 “日全食”,这种令人窒息的黑暗值得警惕。

文章搜索
万题库小程序
万题库小程序
·章节视频 ·章节练习
·免费真题 ·模考试题
微信扫码,立即获取!
扫码免费使用
国家 北京 天津 上海 重庆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宁夏 青海 新疆
黑龙江 内蒙古 更多
高考栏目导航
版权声明:如果高考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800@exam8.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高考网内容,请注明出处。
免费复习资料
最新高考资讯
文章责编:lany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