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命题
统一命题
单独报考
您现在的位置: 考试吧 > 2022高考 > 高考资讯 > 高考报考资讯 > 正文

揭开“清北班”可怕内幕:逼填志愿 利诱复读

来源:东方网-文汇报 2009-8-3 13:57:30 要考试,上考试吧! 万题库

  唯独不考虑学生权益

  “在江西招生时,我们看中一个学生,他的成绩排名虽然不靠前,但在生物方面特别有天赋。我们希望他来,他却固执地说:志愿只有一个,北大。要不就复读,明年再冲刺。我们劝他不必浪费一年,以后可以争取考到北大去读研,他不为所动。”复旦大学生命科学院教授卢大儒谈起这事很郁闷。他发现,那个不大的城市里有一所吸纳了数千名学生的复读学校,学生来自全国各地。

  在网上,关于这所“复读名校”的介绍很详细:一年学费1万多,成绩好的可以免学费。据介绍,该校的复读班分为0ABCD班,0班就是专门冲刺北大清华的;A班冲刺一本;B班冲刺二本;C班和D班则是为学校“创造财富”的。今年它有35名学生考上了清华、北大,学校大张旗鼓奖励,借以宣传自己,吸引各地学子纷至沓来。

  学生考上清华、北大就奖励,这在不少地方成了一个规定。从政府到企业,与一名考生挂钩的奖励可达数十万元。某地的高中老师,只要班里出一个清华、北大生,就可免费欧洲游,可以提职称,还有现金奖励。那些有望考上清华、北大的学生,任何其他大学的招生老师都别想接触到他们。

  “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当然是很好的学校,只是在这场奇异的游戏中,别的环节的利益都算计到了,唯独没有考虑学生!”采访中,不少老师感叹,在这场利益驱动的游戏中,不同高校的特色、专业优势和不同学生的特长、兴趣、向往,甚至学生选择自己前途的权利都被抹杀了。

  “很残酷!”一所高校的招办负责人说,清华和北大招生名额明明有限,有的学校和老师却硬要让高分学生去拼,甚至不惜复读,“如果第二年考生仍然冲刺失败,会造成怎样的心理伤害?!”

  教育界一位专家说得毫不客气:在这场游戏中,学生变成了工具,学校和老师谋取荣誉和经济利益的工具。本报记者 姜澎

上一页  1 2 
0
收藏该文章
文章搜索
万题库小程序
万题库小程序
·章节视频 ·章节练习
·免费真题 ·模考试题
微信扫码,立即获取!
扫码免费使用
国家 北京 天津 上海 重庆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宁夏 青海 新疆
黑龙江 内蒙古 更多
高考栏目导航
版权声明:如果高考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800@exam8.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高考网内容,请注明出处。
免费复习资料
最新高考资讯
文章责编:lany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