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说:
三所高校的特征究竟是否有代表性呢?这是否是重点高校的普遍现象呢?北京理工大学教授杨东平主持的“我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研究课题组也在跟踪这个现象。
杨东平北京理工大学教授:
目前农村学生主要是在第二、第三类的学校,所谓二本以下的这些学校,尤其是民办高校、专科、职业院校等等,而在所谓研究型大学,就在金字塔的尖上,农村学生的比例越来越少。
主持人:
话题的起源来自于我手里的这份清华大学学生做的调查报告,长达22页,有非常多的表格和数字,报告的题目叫“谁更有可能上清华?”,高考入学机会的一项社会学调查。它得出的结论跟我们揣测的不太一样,所以引起的情绪也不一样,有的相对激烈一些,有的相对平和一些,我们先来看看比较激烈一点情绪化的表达。
这是专栏作家连鹏的说法,他说:“那些农村或者边远山区的孩子,出身贫寒,没有社会保障,面临教育部公,好不容易考上大学,全家举债,也面临着户籍的不公。就算大学毕业,没有后门,也很难找到工作,虽少许会成功,但是面对种种不公,还是会出现某种的恶性循环。”确实联想了很多,也确实是折射了一部分社会现象。
但同时也有人说,这样一个重点高校当中农村生源比例下滑这个数字是不是值得我们那么紧张?我们来看另外一个观点。这个观点这么说的:《农村生源减少不见得是坏事》。他说:“农村孩子上大学机会其实更多了,高校农村生源的下降,关键因素是中国的城市化率在上升,随着城市化的迅速推进,农村生源自然也会随着城市化提高而下降。”他的观点是不用太过于紧张,但是这似乎不能解释一个现象。
我们来一个柱状图,虽然说农村生源在重点高校当中下降,就是我们看到中间的这个图是下降的,但其实农村孩子在所有高校当中的比例,在这些年当中是在上升的,包括在普通的学校当中,农村生源也是在上升的,为什么出现了这样一个反差?这就需要听听专家的解释,我们来听听清华做社会调查的课题组的老师是怎么解释的。
晋军:
有研究者认为,扩招之后,高校的名额向城市,特别是向一些超级中学集中的趋势开始加剧,大概也就是这十年左右,现在的孩子跟以前的孩子相比确实是更容易上大学了,但是跟以前不一样的是现在上了大学可能一年找不到工作。现在如果不上最好的大学,那么可能就在本地找不到最好的工作,特别是如果没有家庭背景的话,那么这就使得很多农村的子,特别是家庭不太好的孩子,上大学的时候可能要举家借债,或者父母、兄弟姊妹出去打工,全家人养着一个、供着一个孩子上大学,上了大学之后反而因为找不到工作,孩子还要回到村庄里头,甚至还要跟他以前的高中同学一起再出去打工。这个对于他来讲,教育成本很高,没有收益,教育也没有成为一个向上社会流动渠道,反而变成了一个已经有的各个阶层这种结构一个再生产的过程,目前可以看到这样趋势,但是我希望不要变成现实,因为那样的话,就会带来非常非常多的社会问题。
相关推荐:
·后高考时代!考生和家长谨防这些骗局 (2021-6-23 19:48:22)
·2021高考成绩达不到这个分数 冲刺一本大学有点悬 (2021-6-11 10:08:06)
·2021高考今将全部落幕 考后要注意这些信息! (2021-6-10 9:28:02)
·2021高考报名人数:河南第一 四川是江苏2倍 重庆超京沪 (2021-6-10 9:06:14)
·2021年高考结束后 我们最应该做什么? (2021-6-9 17:07:46)
·免费真题 ·模考试题

2022年上海高考作文题目已公布
2022年湖南高考地理答案已公布
2022年湖南高考生物答案已公布
2022年广东高考地理试题答案已公布
2022年湖南高考生物真题已公布
2022年广东高考真题及答案汇总
2022年浙江高考真题及答案汇总
2022年广东高考生物真题及答案已公布(完整版)
2022年浙江高考政治真题及答案已公布(完整版)
国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重庆 |
河北 | 山西 | 辽宁 | 吉林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宁夏 | 青海 | 新疆 |
黑龙江 | 内蒙古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