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命题
统一命题
单独报考
您现在的位置: 考试吧 > 2021高考 > 高考资讯 > 高考动态 > 正文
高考是考生命运的重大转折点,而高考偏偏又是“一分定生死”。因此若有些考生穿上“加分”的马甲,意味着什么是不言而喻的。相反,对于每一分都需要靠自己去搏杀的考生……

  高考是考生命运的重大转折点,而高考偏偏又是“一分定生死”。因此若有些考生穿上“加分”的马甲,意味着什么是不言而喻的。相反,对于每一分都需要靠自己去搏杀的考生,加分政策对他们来说会是多么的失落?如果再有人滥用加分呢?

  近年来,高考加分制度中的腐败现象频频曝光,取消加分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不过,广东省教育厅副厅长李小鲁前天谈及高考加分政策时,直言“高考加分很公平,取消没有意义”,并指出如果把加分政策一概取消可能导致人才培育千人一面。此番言论再次引发网友的热议。

  本来,去年底教育部等五部门已经联合发布了调整部分高考加分项目的方案。根据调整要求,今后国内奥赛获奖者(国家集训队员除外),奥数和各类学科竞赛的加分要尽可能取消、“三模三电”将一律取消。可见,高考加分政策虽未“寿终正寝”,但实际上已经被收紧、被修正。

  过去这些年来,高考加分项目多、杂、乱。社会舆论更是质疑高考加分被滥用,质疑滥用背后又都有权力和金钱在运作。毋庸置疑,滥用加分不仅影响高考的公平,滋生了腐败,同时还将造成社会贫富的分化。应该说,取消一些加分或者限制一些加分是非常必要的。

  一直以来,高考加分主要分为奖励性加分和照顾性加分。从过去几年的情况来看,奖励性加分是加分腐败的高发区。例如可以加分的“三好学生”往往表现一般,而“艺术特长生”、“体育特长生”则充满了“水货”。为什么?不说暗箱操作,起码也是缺乏权威的资格认证。至于照顾性加分,在内地,考生违规篡改民族身份早已不是什么新闻;在广东等沿海发达地区,伪造华侨成份以获取加分的案例也不在少数。这些丑闻的背后,往往摆脱不了权钱交易。

  还有就是那些奥数班之类的获奖者,且不讲基础教育应不应该偏科,学奥数之类的学生又是否出于兴趣和天赋。就讲这类可以加分的在竞赛性测试中获奖的学生,大部分都出自条件优越的家庭,加分是用金钱堆砌起来的。这样的加分对寒门子弟,对无条件请家教或者上补习班、培训班的考生,又意味着什么呢?

  本来,高考奉行的是“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考生应该在同一条起跑线上,但加分却人为地制造了考生之间巨大的落差。高考还未开始,有人已经将20分拿到手。据统计,考生成绩每增加1分,就可以超越200多名竞争者,如果总成绩加上20分,就是超越“千军万马”了。这种超越,对于“裸考”、对于期望通过公平竞争成就未来的同学及其家庭,算不算是一种残酷的“谋杀”呢?

  如果讲要加分,笔者建议借鉴美国大学的多元录取标准家庭贫困、父母学历层次低的学生反而受到青睐。或许,这才是真正的教育公平、社会正义。

   编辑推荐:

  各地2011高考满分作文汇总

  2011高考试题答案及解析专题

  视频:权威名师团点评2011高考真题答案

文章搜索
万题库小程序
万题库小程序
·章节视频 ·章节练习
·免费真题 ·模考试题
微信扫码,立即获取!
扫码免费使用
国家 北京 天津 上海 重庆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宁夏 青海 新疆
黑龙江 内蒙古 更多
高考栏目导航
版权声明:如果高考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800@exam8.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高考网内容,请注明出处。
免费复习资料
最新高考资讯
文章责编:fengjun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