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命题
统一命题
单独报考
您现在的位置: 考试吧 > 2021高考 > 高考资讯 > 高考动态 > 江苏 > 正文

2012年免费大学再江苏招生百名 不花钱但没文凭

来源:考试吧(Exam8.com) 2011-12-6 16:42:57 要考试,上考试吧! 万题库
今年11月11日,全国首家“免费大学”北京华夏管理学院在北京正式成立,该校招了56个学生试点;明年,计划在全国招生500名~1000名,其中江苏有50~100个名额。

在每年学费动辄几千元、几万元的今天,如果有一所学校,不收学费、甚至连住宿费也不要,但他们却无法给你国家承认的文凭,这样的大学你愿意上吗?你敢上吗?

今年11月11日,全国首家“免费大学”北京华夏管理学院在北京正式成立,引来众多争议。12月5日,这所大学的创始人、北京华夏管理学院院长姜岚昕来到南京与媒体见面,宣讲他的办学理念。面对这一个月来的种种质疑声,他表现得极为自信。

目前,该校招了56个学生试点;明年,计划在全国招生500名~1000名。姜岚昕表示:到时候,他要来江苏招50名~100名学生。

重点招收贫困“农二代”

采访的开始,姜岚昕花了不短的时间来介绍自己的经历。1977年出生在河南信阳农村,兄弟姐妹六个,全家三代、十三口人挤在四间破土房里。每到开学前,爸妈就得向同族人借钱给他交学费。“我考上了大学,妈妈找了个化肥袋子,给我装行李。”

姜岚昕说,正因为这些经历,他决定自己成功以后,一定要帮助贫困的孩子上大学。

今年11月11日,亿阳集团、汇源集团,爱国者数码科技等多家上市公司参与的 “百家企业联盟发起免费大学行动”在北京举行,支持成立了中国首所免费大学北京华夏管理学院。

这所学院其实早就存在。始创于1994年,是中国政府教育部门批准成立最早的中外合作高等院校之一。2010年1月1日起,经北京市教委审批正式转为民办高校。原来学校有近30个专业,包括护理、法律、建筑等等。世华智业投资集团收购了该学院之后,董事长姜岚昕一下子将专业设置“砍”到了8个。

“我们的免费大学只专注于管理类专业,比如企业管理、行政管理等。招生对象重点是贫困的‘农二代’。”免费大学的招生要求是“三特”,即“特优、特长、特困”。要通过学院组织的优选考核正式录取后,才能享受到免费教育。优先录取农民工子女、优先录取少数民族子女、优先录取老少边穷地区子女。

明年这所免费大学计划在全国招生500名~1000名。其中,江苏预计将招50名~100名学生,“我们还会与一些中学联系,到学校里招生。”

没文凭,课程与众不同

今年该校已招收了56名高中应届毕业生,作为试点。姜岚昕介绍,他们的高考分数都过了专科线,还有相当一部分过了三本线。

免费指的是免除什么费用?据了解,经过优选进入该学院的学生,将免除学费和住宿费。按北京市物价部门核定的收费标准,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每年学费为7800元,住宿费每年为2200元,这两项费用免除,相当于一年省下1万元。换句话说,学生在校期间,只需要负担自己的生活费和教材费等。

学制与普通大学一样,也是四年。但课程设置很不一样。其中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学校的基础教育,三分之一的时间是企业实习,另外三分之一的时间是校外的企业家来给学生们上课。

“我们的教育模式是独特的。”姜岚昕说,他倡导的是“把企业岗位和项目引入校园,让学生在校园中与企业岗位无缝对接”的校企合一的教学模式。

面对记者的疑问,他没有避开“文凭”话题。

“我们现在拿不到国家承认的文凭。”他认为,这是因为中国教育制度的问题,现在民办学校能拿到“合法文凭”的名额极少。

姜岚昕说,他们的师资力量很“特别”。老师一般有三种,学院固定的只有几十名;第二种是来自现在的世华智业投资集团举办的总裁课堂的培训师,“我们在全国有上百名培训老师,他们当中有些人也许没有高学历,但他们有实战经验。”第三种则是邀请各家企业老总来授课。这些老总真的愿意来上课?“很多人成功之后,愿意把自己的经验传授给年轻人,我可以告诉你,已经有不少企业老总跟我讲,让我帮他们安排课程。当然不可能经常,一年也就一两节课吧,但对学生来说会受益匪浅。”

三点疑问

  办学的资金从哪儿来?

免费大学不收学生的钱,办学资金从何而来?即使有捐助,也只是解一时之急,无法长久支撑学院的运转。钱的来源,这是最令大家疑惑的。

“以前,学校是向学生收钱,我现在改变了收费对象,对学生免费,向企业收费。”他一语道破他心目中“免费大学”的“玄妙”所在。

一是岗位定制模式,也就是企业订制委培。即学校录取学生,在教授完基础课程后,邀请企业进校“预订”员工。企业预订好员工后,向学校提出其需要这些准员工具备哪些方面的技能和素质,委托学校有针对性地予以培养。由企业爱心先行赞助,或者按毕业后年薪的5%、10%、15%、20%向学校交付委托教育经费;

二是智力投资模式,即以华夏学院的品牌、智力、人才、资源投资合作企业,获得1%-10%不等的分红权;

三是助学基金模式,即以企业或个人名义成立助学基金,定向定额捐赠贫困大学生、设立奖学金、教学设施建设等;

四是创业孵化模式,即通过“华夏众志创业投资基金”,支持在校学生、毕业生和社会青年大学生创业,享有创业企业5%~20%的股权。

企业真的愿意掏钱埋单?

记者了解到,其实像这样的“订单式”人才培养并不稀奇。南京早就有不少高职校与企业直接挂钩,根据企业的需要来定向培养人才。但是像华夏管理学院这样,全部费用由企业承担的,以前还没有过。“把教育成本全都转嫁到企业头上,这也不太合适吧?”南京一所高职校的负责人说。

企业真愿意为学生的学费埋单?姜岚昕很自信,他告诉记者,目前与学院联盟的已经有500家企业,其中多为上市企业、行业龙头企业。在姜岚昕看来,这些企业家愿意参与办学,理由很简单:“他们想为自己的企业寻求一个持续培养管理后备人才的基地。”

世华智业集团南京公司的负责人吴东告诉记者,在南京地区就有20多家企业与免费大学联盟。

南京远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是其中之一。“我觉得这种办学模式不错。”董事长乐根告诉快报记者,现在招人不难,但想要招自己需要的人才,还是挺困难的。如果学校真能培养出适合的,他愿意为此掏钱合作“定制人才”。但乐根也表示,关键还得看学院的办学质量以及后续管理,是不是真能培养人才出来。让企业心甘情愿地去掏钱。

没文凭学生以后怎么办?

记者了解到,目前就读的56名孩子,主要都是看中了“包分配”与免费。但文凭成为这所免费大学的最大软肋。

淮阴中学读高三的陈同学不久前也看到过免费大学的消息。他还特意在网上进行了咨询。“不过,我想我不会去读。”陈同学告诉记者,他的家境不太好,本来看到有免费读大学的机会,挺感兴趣,“可是没有文凭我以后怎么办?万一学校承诺的没有兑现,四年大学不就白白浪费了。就算包分配找到了工作。但我对这家企业要是不满意呢?难道一辈子就拴在这里?辞职以后到别的地方去找工作,还得看文凭吧。”他认为,虽然能力最重要,但没有文凭,至少在目前的中国,职业道路会受阻。

记者采访了多名高二、高三的学生及家长,对拿不到国家承认的大学毕业证书都表示不能接受。

对此,姜岚昕有一套自己的人才观:“以我的经验看,教育与文凭之间未必能够画等号,我认识很多成功的企业家,他们并未上过名牌大学。企业家用人也是这样,真正看重的是员工的人生态度和职业素质。”

 

  相关推荐:

  各地2012高考报名时间及报名方式汇总

  2012各高校保送生招生简章汇总

文章搜索
万题库小程序
万题库小程序
·章节视频 ·章节练习
·免费真题 ·模考试题
微信扫码,立即获取!
扫码免费使用
国家 北京 天津 上海 重庆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宁夏 青海 新疆
黑龙江 内蒙古 更多
高考栏目导航
版权声明:如果高考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800@exam8.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高考网内容,请注明出处。
免费复习资料
最新高考资讯
文章责编:wangyuan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