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招评论:自主招生更多“掐尖计划”。
近年来,随着自主招生试点范围不断扩大,“北约”、“华约”、“卓越”等多元自考联盟高调集结形成,“卓越计划”、“自强计划”、“圆梦计划”等各色自招计划花样迭出,高考(微博)自主招生政策及其合理性和公平性问题也愈来愈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焦点。
我以为,从总体实施动态来看,此项政策指向打破高考“大一统、一刀切”格局,探索招生与考试相对分离的办法,逐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在大方向上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如果跳出高考圈子看问题,此项改革在导向及步伐上的局限还是相当明显的,有关部门和高校决策者应该冷静分析、审慎甄别和认真对待。
首先,各自考联盟虽然大致有“同类积聚、选择专才”的倾向,但从结盟草率随机、同盟规模庞杂、个别高校退盟以及考试时间安排撞车等迹象来看,其“掐尖选才”的短期功利性动机明显。
三大联盟,除“卓越联盟”9校具有明显工科背景而外,“北约”和“华约”集结的联考阵营十分庞杂,都是具有不同传统优势学科差异背景的综合性院校“即兴”集结而成,而且选择笔试时间不约而同地“撞”到一块儿,这不能不让人怀疑其自主招生的真实动机,这些顶尖高校不是真正想选择适合自己的专特学生,而是在利用特殊优惠政策“掐尖”竞争。这种倾向性,也可以从联盟之外一些名牌大学面临的“压力”反应,以及联盟内部因选才标准不一或优生被北大清华“筛”走而在参加联考的同时强调各自保留项目或干脆退出联盟自行考试,看出些许端倪。
其次,从各高校纷纷推出的名目繁多的计划来看,除了一些学校结合自身学科优势和特点提出一些相应的独具特色的计划外,不少学校的自主招生计划都有沿袭既有应试教育线路按分数“优中选优”的倾向。
令人欣喜的是,在2012年各高校推出的特色计划中,有不少高校注意到了近年来备受关注的生源平衡性问题,如清华推出专招寒门子弟的“自强计划”,人大推出针对应届农村高中毕业生的“圆梦计划”,北师大的“师表计划”等。虽然这些计划在具体细则上有一些“走调”的情况,如人大要求“三代之内无大学生”而备受争议,但从照应大学生源多样平衡性的方向来说,是值得赞许的。
令人遗憾的是,这些“个性计划”背后,更多的是“掐尖计划”,我个人以为,此倾向令层层应试教育大背景下的高校自主招生改革正面效应大为失色。
再者,即使自主招生有些许正面效应,但由于此项改革试点范围非常有限,目前还看不出有全面突破应试教育格局的任何可能和些许希望。
全国首批实行自主招生试点的高校只有22所,到2010年扩大到76所,也仅占大专院校数量的7%左右。多年来,这些高校自主招生的比例一直维持在5%以内。2009年,教育部曾一度取消了生源良好高校自主招生比例的限制,并准许自主招生试点满三年的“985”工程高校对特别优秀考生不设高考成绩下限。但据日前教育部通知,明年这些宽松政策将再度收紧,教育部不仅重申“5%”的限制,而且首次为高校自主选拔候选人数设置了上限。对此,农大校长柯炳生曾援引数据指出,每年以自主招生形式录取的考生约有1.5万,其中2/3的学生即使没有自主招生优惠也能够进入同样学校,真正享受到自主招生优惠的考生仅有0.5万左右,占全国每年大约1000万考生总量的0.05%。然而,如此小比例的自主招生却引发了规模巨大的参与者,导致联考成为事实上的“小高考”,这不仅加大了学生的备考负担,更为恶劣的是,它进一步加剧了高考的“紧张空气”以及应试教育的负面效应。
我们将教育原本最重要的“育人”宗旨和目标逐渐丢弃在了一边,一来二去异化为一种“选才”机制。淡化和扭转这种机制乃高考制度改革应该锚定的基本方向。任何改革,包括高校自主招生改革,如果有利于加大社会横向多元化流动渠道和机会,有利于学校正规教育回归矫正到“育人先于育才”的应有轨道上来,进而带动年轻一代选择并走上多元化、高素质、创新性的成功道路,就是对的、值得提倡的,否则,都是错误的、必须校正的。
(新京报)
相关推荐: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
·2021高考复读人数再创新高 187万学生“卷土重来” (2021-9-2 16:55:40)
·后高考时代!考生和家长谨防这些骗局 (2021-6-23 19:48:22)
·2021高考成绩达不到这个分数 冲刺一本大学有点悬 (2021-6-11 10:08:06)
·2021高考今将全部落幕 考后要注意这些信息! (2021-6-10 9:28:02)
·2021高考报名人数:河南第一 四川是江苏2倍 重庆超京沪 (2021-6-10 9:06:14)
·2021年高考结束后 我们最应该做什么? (2021-6-9 17:07:46)
·后高考时代!考生和家长谨防这些骗局 (2021-6-23 19:48:22)
·2021高考成绩达不到这个分数 冲刺一本大学有点悬 (2021-6-11 10:08:06)
·2021高考今将全部落幕 考后要注意这些信息! (2021-6-10 9:28:02)
·2021高考报名人数:河南第一 四川是江苏2倍 重庆超京沪 (2021-6-10 9:06:14)
·2021年高考结束后 我们最应该做什么? (2021-6-9 17:07:46)
万题库小程序
·章节视频 ·章节练习
·免费真题 ·模考试题
·免费真题 ·模考试题
微信扫码,立即获取!

扫码免费使用
全国各地2023年高考《语文》作文题目汇总
2022年上海高考作文题目已公布
2022年湖南高考地理答案已公布
2022年湖南高考生物答案已公布
2022年广东高考地理试题答案已公布
2022年湖南高考生物真题已公布
2022年广东高考真题及答案汇总
2022年浙江高考真题及答案汇总
2022年广东高考生物真题及答案已公布(完整版)
2022年浙江高考政治真题及答案已公布(完整版)
2022年上海高考作文题目已公布
2022年湖南高考地理答案已公布
2022年湖南高考生物答案已公布
2022年广东高考地理试题答案已公布
2022年湖南高考生物真题已公布
2022年广东高考真题及答案汇总
2022年浙江高考真题及答案汇总
2022年广东高考生物真题及答案已公布(完整版)
2022年浙江高考政治真题及答案已公布(完整版)
各地高考答案
国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重庆 |
河北 | 山西 | 辽宁 | 吉林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宁夏 | 青海 | 新疆 |
黑龙江 | 内蒙古 | 更多 |
高考栏目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