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命题
统一命题
单独报考
您现在的位置: 考试吧 > 2021高考 > 高考资讯 > 高考热评 > 正文

聚焦“艺考”热 艺术教育要补“文化课”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2012-2-17 12:01:45 要考试,上考试吧! 万题库
转眼间,“艺考”又来了。近年来,全国艺术类考生报考各级各类院校的热情有增无减,但这并不意味着学校就可以招收到更多高素质的学生。

  转眼间,“艺考”又来了。近年来,全国艺术类考生报考各级各类院校的热情有增无减,但这并不意味着学校就可以招收到更多高素质的学生。

  在一次艺术类研究生录取面试中,当被问及关于八大山人的艺术时,一考生竟以“不知道八大山人是哪八个人”作答。而关于中国历史朝代的先后顺序,不能准确予以回答的学生也不在少数。

  “平均一千份试卷中仅有几个学生看起来文化功底还不错。”参加专业阅卷的老师常常会有这样的感受。很多艺术考生,竟然是因为文化课成绩不好,于是通过突击和速成,转过来报考艺术专业的。艺考成了他们高考的捷径,而一个最需要文化滋养的学科,却成为文化缺乏的避难所。一些艺术院校甚至综合大学的艺术院系,普遍以培养技能为主,轻视理论学习和文化素养的提高,这已经成为艺术人才培养的严重缺陷和学科发展的瓶颈。

  艺术是人工产品,艺术创作需要技巧,但艺术更是一种精神产品,它是人的精神灌溉的结果。孔子曾经有意识地以音乐为人生修养之资,以完善人格境界为目的加以追求。庄子虽然没有以某种具体艺术为追求对象,然而他所向往的人生境界,却不期然地回归于艺术的精神,由他所提出的“心斋”、“坐忘”的修养功夫所达到的人生境界来看,却正是中国伟大的艺术家所必须的修养功夫。

  然而,我们注意到,今天的很多艺术教育,一开始就以艺术为目的,忽视了支撑艺术、滋养艺术的那个背后的“心”的培养以及一种精神的熏陶,导致学生过多地以表面技巧为对象来加以考察和体认。尤其是受到商业诱惑和市场刺激,艺术的学习日益沦为各种技巧的卖弄,逐渐偏离了“诗言志,歌咏言”、“君子以钟鼓道志,以琴瑟乐心”这样一种艺术根植于精神的传统。

  今天,想在艺术教育中重新塑造健全的人格和高贵的精神,我们或许可以重新去认识古典文化和艺术,把我们的灵魂从单一的物质和技术中解脱出来,让学生们更多地去触摸到人类历史中曾经达到的有深度、有厚度的永恒性的智慧资源。完美的艺术,应该是完美人格和精湛技艺的结合。中国的艺术要求平衡、壮大、健康、充实,这也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要求,被这种文化熏陶出来的人格,也自然是完满的、充实的。

  在今天的艺术教育中,我们尤其要努力避免由于机械工业合理化、社团组织规范化以及社会分工的日益细化等带来的人的精神自由空间的丧失,以及生活的枯燥单调乃至竞争变化的剧烈等对艺术发展所可能产生的消极影响。因为艺术创造的动力,一定是来自人的内心深处,来自于人的自由感和充实感。人类为什么需要艺术?因为人生的快乐来自对美的欣赏,而艺术是美的最高形式。艺术为什么能让人快乐?因为艺术是自由的、创造的、充实的、圆满的。艺术可以提高人的修养,完善人的人格,陶冶人的情操,颐养人的生命,它使人成为一个活得有意思的人、一个有活力的人、一个充满创造性的人、一个人性得到和谐发展的人,总之,一个完整的人。

  所以,艺术不应该仅仅是职业的要求,更应该是人生的需要。而艺术的学习过程,本应该是真正的“文而化之”的过程。然而,目前艺术类学生普遍的文化素养,却成为艺术教育的“文化之痛”。这样,就很容易使艺术教育蜕变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而这些艺术类学生文化素质的高低,又在总体上决定了未来整个国家艺术品位和艺术素养的高低。

  编辑推荐:

  2012高考语文(全国卷):模拟试题及答案汇总

  2012高考:复习方法中七大常规问题集锦汇总

文章搜索
万题库小程序
万题库小程序
·章节视频 ·章节练习
·免费真题 ·模考试题
微信扫码,立即获取!
扫码免费使用
国家 北京 天津 上海 重庆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宁夏 青海 新疆
黑龙江 内蒙古 更多
高考栏目导航
版权声明:如果高考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800@exam8.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高考网内容,请注明出处。
免费复习资料
最新高考资讯
文章责编:马丹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