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命题
统一命题
单独报考
您现在的位置: 考试吧 > 2021高考 > 高考资讯 > 高考报考资讯 > 正文

考生报考必看:15大类文理兼收本科专业盘点

来源:新浪教育 2012-3-16 16:51:31 要考试,上考试吧! 万题库

  近几年来,文科生报考的热门方向一直集中在金融学、法学、会计学、汉语言文学、财务管理等专业上。尤其法学、国际贸易等专业更是文科生选报的热门专业,很多考生是以第一志愿第一专业的高分考入的。但这些专业的实际就业情况并非与报考时一样“火爆”,有的专业甚至一职难求。为何文科的很多专业就业连年遇冷,报考人数却仍居高位?文科生选专业难在哪儿?文科考生怎样跳出传统观念来选择专业呢?

  文科考生选专业难在哪里?

  众所周知,近年来一些文科专业如法学、新闻学、财会、管理等专业,一直处于失业率排行榜的前几位。但从报考情况来看,这些专业却是招生大户。据统计,全国文科第一批录取前50的专业中,法学排名第一。英语、汉语言文学、工商管理类分别在二、三、四位。很多院校的工商管理、经济学、金融学等专业更是竞争激烈,有些专业的竞争率甚至高达20﹕1,几十人来争一个名额。据了解,造成文科考生选报专业难的原因无外乎几点:

  一、文科可选专业少。

       高中阶段,很多考生选读文科是因为觉得文科学起来相对容易。但是在填报志愿时,文史类专业的选择面则相对较窄,可选择的专业也比理工类少很多。在教育部公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专业大类共有70多个。而文科涉及到的只有哲学类、法学类、经济学类、马克思主义理论类、社会学类、政治学类、教育学类、心理学类、中国语言文学类、外国语言文学类、新闻传播学类、历史学类、管理学、图书档案学、艺术学、体育学等十多个类别。比起理科所能选择的范围,相差甚远。

  二、报考过于集中,热门专业膨胀。

        很多家长和考生在选报专业时,容易盲目跟随“热专业”。其实,“热”也分“报考热”和“就业热”,报考热的专业,就业不一定容易,比如,有的考生觉得学习法律以后就可以当法官;学习金融,将来就一定会到银行工作,实际上近几年这两个专业求职不断遇冷。考生集中报考热门专业,加之高校不断的调整招生计划,很多理科类院校、民办高校以及二级学院都纷纷开设文科专业,加速了热门专业的膨胀。当然,好学校的优势专业任何时候竞争率都会很高,这无论文科、理科这都是不争的事实。

  三、考生本身要求过高、条件苛刻、局限性大。

        如果说前两个是客观因素,那么一些考生不愿离开本省(市),不报考外省院校,眼睛只盯着本地的几个“热门”专业,则是造成文科考生选专业难的主观因素。比如北京,每年的招生“大户”就那么几所院校,可选的好专业也是有限的,大家集中报考分数自然水涨船高,竞争也就更加激烈。

  扩大视野

  抓住多条途径

  考生家长都知道,选择一个大家追捧的好专业,不如选好一个适合自己的专业,这样对考生未来的发展更有好处。当然,对于那些成绩较好、报考时有选择余地的考生来说,能够选择重点院校的重点学科、特色专业是再好不过的了。但这类院校的报考难度相对较高,对于大多数文科考生来说,在没有更多选择空间时,选好一个既适合自己,又有较好就业前景的专业更实际。建议这类考生可以从如下方面考虑。

  一、“文理兼收”专业可以选

  文理兼收专业,是指某个专业在招生时,文、理科考生都可以报考的专业。这种招生模式的最大好处就是使考生多了选择余地。细数传统的纯文科专业,一共只有哲学类、法学类、马克思主义理论类、政治学类、社会学类、教育学类、中国语言文学类、历史学类、图书档案学等9个小类,如果加上文理兼收专业,文科生能选择的专业类别可达到15个以上,明显能够看出选择的范围增加了。

  通过高老师博客的整理,目前文理兼收的专业类别大致有:

  1.经济学类(包括金融学、财政学、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与证券、会计学、经济学等)

  2.法学类

  3.教育学类(包括特殊教育学、教育学、学前教育等)

  4.外国语言文学类(包括英语、德语、法语、日语、商务英语等)

  5.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包括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程管理、经济信息管理等)

  6.工商管理类(包括工商管理、旅游管理、金融管理、会计学、市场营销、 财务管理、人才资源管理等)

  7.公共管理类(包括行政管理、海关管理、土地资源管理、公共事业管理、 劳动与社会保障等)

  8.农林经济管理类(包括农林经济管理、农村区域发展等)

  9.新闻传播学类(包括新闻学、编辑出版学、军事新闻等)

  10.社会学类

  11.图书档案学类(包括图书馆学、档案学等)

  12.中医学类(包括中医学、中医骨伤科学、针灸推拿学、中西医结合等)

  13.药学类(包括药学、中药学、药品营销等)

  14.艺术类(包括音乐学、美术学、艺术设计、播音主持与艺术、导演、摄影、服装设计等)

  15.体育学类(包括体育教育、体育管理、社会体育、运动人体科学等)

  此外,一些院校的心理学类专业、物流管理等也都对文科考生敞开大门。但要注意的是,各大学的文、理限报专业不同,涉及到具体某个院校的某个专业是否文理兼收,考生和家长一定要以本省当年下发的“招生专业目录”为依据。文科考生只要看文科的专业目录即可,因为只要有计划的专业都会收录其中。至于某个文理兼收专业在具体院校是“重文”还是“重理”?文、理招生比例如何分配?对于单科成绩有无要求?考生和家长还要认真阅读各校的招生章程,并根据考生实力仔细斟酌,必要时可以向学校咨询。

  二、外省院校是机会

  考生家长一心只想着本地院校,抱着不出本省的心态选择学校,而放弃外地院校,这样就会丢掉一大批院校。一般这种情况在北京、上海等城市较为普遍。以北京为例,每年外地院校在京计划招生人数约占总计划的1/5左右,2011年外地高校在京招生计划达到12973人,占总计划的22%,放弃了外地院校也就放弃了1/5的录取机会。

  况且近年来很多外地高校在京招生计划有所增加,招生的院校中也不乏很多部委院校,和师资力量强、办学条件好的重点院校。有时候相同的考分可以进入外地更好的大学或更好的专业,具有更多的选择机会。

  例如,北京2010年对外经贸大学在京的文科一批提档线是589分,比南开大学(微博)、天津大学(微博)、南京大学(微博)、东南大学(微博)、厦门大学(微博)这些国内著名的985院校都高。又如2010年,对外经贸大学金融学专业文科在京录取最低分589、最高分647;西南财经大学该专业文科在京录取的最低分572、最高为579分。但单就专业来说,西南财经大学的金融专业是属于国家级重点学科。由此可见,同样的分数,选择外地院校会有更多的机会,能够享受更优质的教育资源,也会增加未来的就业机会。

  因此,为了扩大报考选择、增加录取机会,很多外地院校应该也是不错的选择。

  三、理科院校中的强文专业要考虑

  除了上述两条路之外,文科生在选择专业时,理科院校的好专业也是不能放过的。有些考生和家长一看到是理科类院校就直接忽略不考虑了,这样也会丢掉一些机会。

  一般来说某个专业如何,学校整体实力是不容忽视的,很多学校虽然是工科或理科见长,但学校整体实力强。如清华大学(微博)“文科实验班”、“社会科学实验班”;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社会科学实验班”能够进入这样的院校当然是再好不过的。

  另外,还有一些以理工类专业为办学特色的高校也不乏实力强的文史类专业,或特色文科专业。

  管理类专业发展速度很快,几乎各个高校都有开设。其中最好的当然是北大、清华、南开、复旦、中山等综合实力较强的院校,还有一些本来就具备某种特色的院校,如北京工商大学(微博)、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微博)、北京交通大学(微博)、北京林业大学等高校。例如,北京林业大学和北京交通大学的旅游管理,一个是以森林景观、园林景点的游览管理为特色,一个以铁路交通运输为主体发展。

  在新闻传播类专业中,实力强的大都是综合性大学或者传媒大学。还有如华中科技大学(微博)的新闻学也是国家特色学科,设有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网络新闻传播学及广告学4个本科专业,其中新闻学专业下设新闻评论专业方向,这为全国首创。

  英语专业除了大家普遍认为综合类院校和外语类院校外实力较强外。一些高校的英语专业也很有特色,如中国政法大学(微博)强调英语系学生的法律常识,开设了法律文书写作课程;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微博)的英语专业有民航业务方向。另外,还有西安交通大学(微博)、南京邮电大学、上海海事大学等等。

  家长们可以结合考生本身的的兴趣爱好、优势特长等因素综合考虑,慎重选择。

文章搜索
万题库小程序
万题库小程序
·章节视频 ·章节练习
·免费真题 ·模考试题
微信扫码,立即获取!
扫码免费使用
国家 北京 天津 上海 重庆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宁夏 青海 新疆
黑龙江 内蒙古 更多
高考栏目导航
版权声明:如果高考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800@exam8.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高考网内容,请注明出处。
免费复习资料
最新高考资讯
文章责编:linsen_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