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命题
统一命题
单独报考
您现在的位置: 考试吧 > 2021高考 > 高考资讯 > 高考动态 > 正文

高考催生“补药经济” 合理饮食与调节心理最重要

来源:上海热线 2012-5-18 15:03:04 要考试,上考试吧! 万题库

  一年一度的中高考又临近了,又到了家长、考生最紧张的时刻,也是各类商家,铺天盖地宣传的各种“补药”、“神药”的时候。高考“补药经济”这怪胎是怎么炼成的?这背后有多少利益驱使的魅影?补药真的对考生有利吗?高考“补药经济”几时休?

  高考“补药经济”这怪胎是怎么炼成的?

  网友评论:

  黄玉婷:每到高考临近,各类商家总是把目光投向考生消费这块“唐僧肉”,一些不法企业,甚至利用报纸、网络等媒体,夸大其产品具有补脑、提高智商等功能。这些商家抓住考生和家长的心理,用精美的包装,虚假的疗效蒙骗消费者,赚得盆满钵满。一些家长望子成龙心切,也盲目选购各种保健食品,为孩子高考不怕“烧钱”。

  商家利益驱动和家长心理作用,衍生了“补药经济”这一怪胎,对高考考生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带来威胁。在这背后,除了无孔不入的商家炒作,盲目的跟风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详细]

  张咏:保健品厂家先把学校和老师搞定,用回扣调动学校的积极性,然后找一些所谓的营养师到学校开所谓的健康讲座。在开家长会的时候给家长洗脑,掌握了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态,利用了家长迫切的心情。家长在“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态下被误导。[详细]

  神州夜航:学生、家长迫于竞争压力而“病”急乱投医,商家出于贪婪而做出的虚假宣传,共同促成了“补药”经济这一怪胎。

  花少林:所谓“状元神药”其实是商家下的套,看准了家长“为了孩子不怕花钱”的心理。

  给考生吃补药不如给家长补补脑?

  浣纱西湖:过度滋补往往适得其反,这些保健品对学生自己无用,其医治和强健的只是父母脆弱的心房.在中高考这样决定孩子命运的竞争大事件里,父母自然是最为焦虑的一个群体。只要身边有人在补脑,便会产生连锁反应。认为就算没用,也得给自家孩子吃上一吃。至少在给孩子努力付出上,父母自身获取了心理补偿。

  奚旭初:孩子不需要“吃药”,需要“吃药”的是家长。孩子不需要“兴奋剂”,家长则需要“清醒剂”——家长平和的心态,是孩子最需要的东西。坦然地告诉孩子:只要尽力,就已够了,即使考砸,也只能表明你输掉了一次考试,而决不是说明你输掉了整个人生。孩子心中有了这个底,轻轻松松上考场,效果比什么都好。

  妮妮在成长:为什么家长不能反省一下自己呢?多吃点补药,真的能提高高考分数?为自己寻找心理安慰而已。这种心理安慰和从众心理只对孩子有坏处没有任何好处。

  谁家猫猫:其实考试最紧张的不是学生,反而是家长。一方面是从众心理:看到别的家长在为孩子进补,从这个“液”吃到那个“液”,更多家长也争先恐后买回一大堆这个“液”那个“液”给孩子吃;另一方面也是“病急乱投医”的无奈之举,不管“补药”、“聪明药”有用没用,统统买来给孩子赌一把。

  醒醒脑:“神药”其实没那么神

  苑广阔:一年又一年,“神药”填饱了商人的腰包,却没有给考生带来多大的帮助。对于考生而言,考试考的是知识的掌握应试技巧,靠平时大量重复死板的训练是能练出来的,这跟吃药打针没关系,也没办法在短时间内提高智商。这些“神药”有时候倒是可以起到一些安慰剂的作用,让学子们获得一些心理暗示,但是心理素质的锻炼,也不是几片药就能解决的。[详细]

  金坪: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大脑结构是无法改变,也即能量并不能改变大脑的组织,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在高考前增加能量,突然变得聪明起来,那么寒窗十年有何意义? [详细]

  假不正经:考前猛吃各种“补品”,不但没效果,还害了孩子。大多数保健品和药品用的是一样的原材料成分,也是有“残毒”的,如果孩子吃了排不出去,反而适得其反。况且,目前监管还存在诸多问题,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就曾发布消费提示称,国家从未批准过补脑、提高智商等功能的保健食品。这么没有保障的保健品,小心补脑变脑残。

  合理饮食、调节心理比什么补药都好

  神州夜航:其实,考生每天只要均衡摄入谷类、蔬果、牛奶和豆制品、动物性食物以及调味品等五大类食物,就能满足身体营养所需。只要每天保持八小时以上睡眠,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就能获得充沛的体力和旺盛的精力。考生们青春年少,正处在生命力最旺盛的季节,应对区区考试何须借助功用可疑的药物?那些名目繁多的“聪明药”和“营养水”可以休矣。[详细]

  爱海:作为高考过来人,很负责任地说,要想考出好成绩,除了平时努力,最重要的是考前保证心理状态良好,吃得下、睡得着,足够了。

  牛吃草猫吃鱼:说起来哪有这等神药?倒是保证考生的饮食营养和充足睡眠,缓解考前的紧张心理,相当地管用。学校和家长在这些方面宜多花些心思。

文章搜索
万题库小程序
万题库小程序
·章节视频 ·章节练习
·免费真题 ·模考试题
微信扫码,立即获取!
扫码免费使用
国家 北京 天津 上海 重庆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宁夏 青海 新疆
黑龙江 内蒙古 更多
高考栏目导航
版权声明:如果高考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800@exam8.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高考网内容,请注明出处。
免费复习资料
最新高考资讯
文章责编:haoyan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