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命题
统一命题
单独报考
您现在的位置: 考试吧 > 2021高考 > 高考资讯 > 高考动态 > 正文

校园小计划招生骗局待解密 专家称北邮负侵权责任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2-5-30 10:16:44 要考试,上考试吧! 万题库

  “过几天就要高考了,孩子去年还考了个三本,如今被这些招生骗子害得没学上,青春荒废,今年重新参加高考估计只能考个专科了。”

  今天上午,李女士在电话中向中国青年报记者诉说了她对女儿参加今年高考状态的担心。

  距5月9日中国青年报首发《坑爹坑娘又坑娃的“校园小计划”招生》系列报道已有3周了,尽管这起谎称北京邮电大学自动化学院特色班系“校园小计划”招生,可以办理统招生学籍的骗局已经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公安机关也已受理此案,但家长们至今仍未从校方得到一个让他们满意的答复。

  让李女士稍感欣慰的是,今天上午,她接到了北京市昌平公安分局陈警官的电话。对方告诉她,警方已经到北京邮电大学宏福校区和校本部进行了初步调查,目前正在追查涉案款项的去向。

  迟迟等不到校方说法

  尽管警方向部分家长反馈了案件侦破进展,但家长们更在意的是校方的说法。

  韩先生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现在家长们一边焦急地等待警方的处理结果和校方的答复,一边为孩子们的前途忧心忡忡。

  “就像狗追兔子,对狗来说不过是一顿饭的事儿,可对兔子来说就是一条命啊。”韩先生打了一个比方,“学校到现在都没给我们一个明确的答复,对他们来说也许这不算什么事儿,可对我们孩子来说,这是关系前途命运的大事。”

  “学校要不给骗子提供这个平台,我们家长怎么会被骗?”来自河北廊坊的李先生坚持认为北京邮电大学对此次招生骗局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目前学校承诺退两万多元的学杂费,可我们当初报名交的是17000元。为什么要多退钱?我们绝对不要。这事给我们的打击这么大,现在孩子躲在家里没学上,今年的高考也没报上名。学校应该给家长一个说法。”李先生说。

  韩先生也认为,北京邮电大学及其下属的自动化学院不能只答复一句“你们被人骗了”就没事了。从收到录取通知书,到在自动化学院网站上查到录取信息,再到签协议、报名,这一系列程序下来家长们很难再怀疑这是一场骗局。

  “就算学校说通知书是假的,可我们为什么能拿假通知书报名?我们是奔着统招班来的,又是谁把我们安排到了特色班,特色班是什么性质,只有学院知道。”在韩先生看来,要不是学校和骗子关系这么紧密,他们绝不会上当受骗。

  来自河北廊坊的王先生也持同样的观点,他告诉记者,过几天会继续和女儿一起去学校讨说法。

  孙女士则认为,当前最大的事是孩子的上学问题。“孩子长这么大也没经历过这种事,现在没书念了,也不敢见人,功课又因为这个事落下那么多,她心里怎么能承受得了?”孙女士说,“不管怎样,孩子是北邮招录的学生,学校理应给一个说法。”

  不过,家长们“向学校讨说法”的想法目前可能只是一厢情愿。今天下午,记者拨通了北京邮电大学信访办公室的电话,询问此前信访办史姓老师承诺给考生和家长答复的进展。然而,接电话的男老师告诉记者,之前负责接待考生和家长的史姓老师已调离信访办,他得知此事的进展是,“学生家长已经报案了,就等公安机关的调查结果”。

  关于特色班的现状,该老师让记者直接找自动化学院的负责人。但记者随后拨打自动化学院书记、执行院长以及学院办公室的电话,均无人接听。

  不过,记者从伟捷、启鸣等受骗学生处获悉,虽然负责“特色班”教学管理的崔老师曾于5月14日召集学生一起开会,提及班级可能会解散,但目前仍没有解散的确切消息。

  当记者拨通该特色班的辅导员范老师的电话试图了解情况时,范老师拒绝了记者的采访,称这事不要问她,她什么也不会说。

  破解招生骗局期待“阳光高考”和高校尽责

  2005年5月10日,为贯彻落实高校招生“阳光工程”,教育部正式开通“阳光高考”信息平台,以确保高考招生信息的公开化和招生工作的公平公正。从2008年开始,教育部每年都会在网上发布高考招生预警,提醒考生和家长不要上当受骗。

  不过,近年来的高考招生诈骗案件显示,一些非法招生人员的骗术愈加高超,涉案金额越加惊人,影响范围更加广泛。例如,2007年的海南特大招生诈骗案,犯罪团伙利用电脑黑客篡改87名录取学生的名单,涉及全国17个省市的上千名高考落榜生,涉案金额上千万元;2009年的吉林特大招生诈骗案,涉案金额达3600万元。

  今年5月2日,《检察日报》刊登了一篇揭露十种常见高考招生诈骗手段的报道,披露了近年发生的各类高考招生的骗术。记者发现,在本次北邮自动化学院特色班招生的骗局中,至少有四种骗术与报道提到的内容相同或相似。

  首先是混淆高等教育的不同类型。多位家长均被告知可以在入学三个月后办理统招学籍,却在入学后不知不觉被安排在非学历教育班里;其次是利用录取信息进行诈骗和利用网络诈骗。在此次“特色班”招生骗局中,北京邮电大学自动化学院的网站和所谓的“录取通知书”是骗子取得家长信任的主要方式;此外,以“自主招生”或“补录”为幌子行骗的方式也出现在此次骗局中。据记者了解,孙女士等人的受骗即与他们认为自主招生“就是学校说了算”有关。因此,当马某超称自己是校长助理时,他们对马的办事能力便不再怀疑。

  不过,韩先生等家长认为,这次家长被骗,并不是骗子的伎俩有多么高超,也不是家长太掉以轻心,而是学校的监管不力。

  “如果是在大街上有人跟我签协议,就算签的是真协议我也不会信,可是在学校的一间办公室里签的协议,我们压根儿就没想到这协议会是假的,而且连院长也是假的。”韩先生说。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周光礼认为,在北京邮电大学自动化学院特色班招生骗局中,校方须为没有尽到相应的监管责任而负有一定的侵权责任。

  “学校和这些学生存在一种特殊的关系。”周光礼表示,根据侵权法的有关原则,学校应该承担一定的侵权责任。首先,学校对于自己的学生,不管是非学历教育还是学历教育,都有安全关照的义务,要保障学生的人身安全、财产等不受伤害,但学校、学院没有完全尽到这一义务,如学校的办公室为骗子所利用,成为行骗场所等,从而导致学生财产遭受重大损失。

  其次,在这一事件中,学校的很多职能部门都参与了对学生及家长的“暗示”,如结算中心收学费,学籍部门办学生证,尤其是办理只有学历教育学生才能享有的火车票优惠卡,后勤部门办理住宿等,使学生与家长失去判断。《高等教育法》第三十条规定,只有学校才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学校的二级学院不具备法人资格。但不具有独立的财务核算权的自动化学院,却出具盖有自动化学院公章的收据,这些行为都存在过失。

  第三,不管学院是否承认马某超等人为学院的“合同制工作人员”,这些人都是在以学校的名义招生,学生权益受到损害的事实已经存在。

  对于北京邮电大学及其下属的自动化学院一直声称“没有责任”的答复,周光礼指出,“学院与范某某为首的合作方至少存在一种委托与被委托的关系。自动化学院当前应该出示与合作方共办‘特色班’的合同,公布合同中写明的权利和义务,包括双方如何分配利润等。这样,双方所需承担的责任就很容易明确了,即使没有书面合同,也有事实合同存在,招生人员马某超等人对学生造成的损害,学院应承担侵权责任。”

  他还指出,今年的高考在即,招生工作也即将开始,北京邮电大学校方和自动化学院院方至今没给受骗学生和家长一个说法,这会给学校的形象和声誉带来损害。

  “这种以‘拖字诀’搪塞学生和公众,试图把新闻‘拖’成旧闻,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做法,会严重损害校方的公信力。”周光礼说。

  高校该如何对待非学历教育“创收”

  “与以往的招生诈骗相比,这次招生骗局的特点在于骗子与校方‘捆绑’得很紧。”周光礼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虽然教育部每年发预警提醒家长不要上当受骗,但单靠发布预警的作用有限,还应该从根本上管好学校。“现在的骗子防不胜防,只要你的学校操作规范了,就算再发生这种事,你的责任也会少很多。剩下的都是公安机关的事了。”周光礼说。

  在周光礼看来,北京邮电大学自动化学院所谓的特色课程班,其实名不副实。“我们说一个班是‘特色班’,指的是它人才培养规格的定位,它的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与别的不同,北邮自动化学院的这个特色班,它的课程设置和统招班相差无几,特色在哪里?且不说其他,‘特色班’三个字就有问题。”

  他告诉记者,当前公立大学举办非学历教育培训活动,是这些高校最主要的创收来源之一。“现在很多高校都在巧立名目设置各种培训班营利,他们办班只需在教育行政部门备案,且不用交税。有的学校还专门成立培训部,生意十分火爆,利润丰厚。教师们从中可获得一笔很可观的福利。”

  在周光礼看来,营利创收应该说是北京邮电大学自动化学院开办所谓特色班的主要动机之一。据他介绍,基于规避风险和获利的考虑,从事教育培训的机构都喜欢与公立大学合作办班,“合作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一些在工商部门注册的大的培训机构,他们是独立的企业法人,与学校签订合同,规定双方的权利与义务,比如师资、场地、设施等资源由谁提供,招生谁负责,利润如何分配等;另一种是一些小的培训机构或个体依附于学校,与校方签订合同,以学校的名义负责招生等事宜。北邮自动化学院的特色班看起来应该属于后者。”

  他特别指出,从收据显示的数额来看,学校收取特色班学生的学杂费只有21900元,而有的家长实际花掉20万元左右,“既然是搞培训创收,那么,学院的利润在哪里?”

  周光礼说,公立大学办非学历教育培训班创收无可厚非,但如果没有相应的法律和制度建设,任由高校作为,只能导致混乱,使一些不法分子乘机谋取不正当利益。

  他认为,近些年中国一再出现招生诈骗案件,要得到有效遏制,至少还要从三个方面做起:“首先高校要建立良好的内部治理结构,规范大学权力运作,尤其是权力过大的招生部门,要杜绝权力寻租。其次,国家要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规范公立大学办非学历教育培训活动,规范合作办学的培训市场。第三,要参考一些国外大学是如何进行非学历教育培训的,加以借鉴。”

  “公立大学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来做培训,其实也损害了对学历教育学生的投入,分散了从事高等学历教育人员的精力。”周光礼说,“如果高校再不规范自己的培训市场,最后会把自己的这一创收渠道给断了。”(报道中学生的名字均为化名)

文章搜索
万题库小程序
万题库小程序
·章节视频 ·章节练习
·免费真题 ·模考试题
微信扫码,立即获取!
扫码免费使用
国家 北京 天津 上海 重庆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宁夏 青海 新疆
黑龙江 内蒙古 更多
高考栏目导航
版权声明:如果高考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800@exam8.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高考网内容,请注明出处。
免费复习资料
最新高考资讯
文章责编:zhaodan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