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高考人数缘何连年递减?
中国教育在线日前发布 《2012年高招调查报告》显示,近4年全国高考人数下降140万,高考中"三放弃",即放弃报名或考试、放弃志愿填报、放弃报到现象日趋增加。与之相对,近年来出国留学人员保持了年均20%的增长——
国外高校热、国内高校冷,一冷一热倒逼高校教育必须兴利除弊、扬长避短。唯有善于借鉴他山之石,才能在国内外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去年高考结束后的统计数据显示,全国各省市都存在没有完成录取计划的现象,二本一志愿缺额近2万个,近千所院校生源不满,几十所院校遭遇零投档,最后高职出现了4.2万生源缺口。
对高校来说,唯有改革育人模式、调整高教整体结构,才是可持续发展之路。从育人模式看,大学生就业难是不可回避的社会话题,但现在缺的不仅是岗位,更缺专业性人才。这就涉及教育体制转变,要求一部分高校根据当前产业结构调整课程设置,培育出更多企业需要的实用性人才。从这个角度说,也就是要求大力发展高职类教育,为企业输送优秀的蓝领。
这方面不妨借鉴国外一些好的做法,在德国16-19岁年龄组的青少年中,60%-70%的人接受相当于中国高中层次的职业教育。反观国内,我们的选人机制往往呈单线型,整体结构就如一座独木桥,好像只有考本科才行,考名牌重点大学才有前途,高职类专科就低人一等。于是就造成千军万马一起挤独木桥的"盛况",这种空前紧张的国考(微博)在国外是罕见的。
这还是教育结构不合理,少了一个"转换器"。譬如在美国,中学生毕业之后可以直接上大学,也可以先进入社区学院。这种学院相当于我们的大专,但又有很大的不同,它的学科不很专,学生两年后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长处,重新选择上普通大学三四年级还是接受职业教育。而我国缺少这样的"转换器",进而导致成绩不理想的人名落孙山,与大学"绝缘",这样的模式不利于培养创新人才。
穷则变,变则通。高教只有始终不渝坚持体制改革,才能打通关节,摆脱困境。如果高校能在转变育人机制、调整教育结构方面,多做些积极努力与探索,高考也就容易改了,高校的魅力自然会提升,弃学热、留学热也会降温。
点击进入:2012高考答案点击进入:2012高考试题答案交流
·后高考时代!考生和家长谨防这些骗局 (2021-6-23 19:48:22)
·2021高考成绩达不到这个分数 冲刺一本大学有点悬 (2021-6-11 10:08:06)
·2021高考今将全部落幕 考后要注意这些信息! (2021-6-10 9:28:02)
·2021高考报名人数:河南第一 四川是江苏2倍 重庆超京沪 (2021-6-10 9:06:14)
·2021年高考结束后 我们最应该做什么? (2021-6-9 17:07:46)
·免费真题 ·模考试题

2022年上海高考作文题目已公布
2022年湖南高考地理答案已公布
2022年湖南高考生物答案已公布
2022年广东高考地理试题答案已公布
2022年湖南高考生物真题已公布
2022年广东高考真题及答案汇总
2022年浙江高考真题及答案汇总
2022年广东高考生物真题及答案已公布(完整版)
2022年浙江高考政治真题及答案已公布(完整版)
国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重庆 |
河北 | 山西 | 辽宁 | 吉林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宁夏 | 青海 | 新疆 |
黑龙江 | 内蒙古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