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在考试之前张老师曾经给大家五类大题,其中就有一个原因题里面,就是刚果河没有形成三角洲的原因,如果再跟这个结合以后,就对应了,上过我们新东方的同学,这道题基本上是白给的。
第三个,也是结合当今热点,就是产业转移,作为北京的孩子,北京石景山,我们讲这个的时候开玩笑,石景山一边炼钢,一边炼人,首钢搬到了曹妃甸,从首钢搬到曹妃甸我曾经说过,北京上空一朵乌云压到唐山上去了,使得曹妃甸污染肯定加重了。人家考的是经济的带动作用,我们在跟大家讲意义影响的时候,我特意讲到产业转移的意义影响,对于经济怎么答题,对于生态怎么答题,对于经济肯定是基础设施建设,第二个是带动就业,第三个肯定能促进当地经济发展,首钢来了之后还能促进相关产业发展,比如房地产、旅游业,首钢人来了之后要消费,要生活,所以旅游业发展,之后会带来地产,唐海县的房价由一千块钱,第二天变成三千块钱,立竿见影。
所以第一个从基础设施角度,第二,从相关产业角度,第三个,商业和服务业的发展角度,第四个,当地居民收入增加的角度和就业岗位的角度。如果这道题答全的话,还可以有文化的,有北京文化的交流,或者说带动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提高,还有可能造成当地生态破坏等等,如果不只是问经济问题,可以答一些社会意义、环境意义。
下面一道题,简述华北地区发展农业的制约自然因素,并提出对应措施。
刚才第一道题我们讲的是描述题,刚刚一道题讲的是产业转移,第三道题讲的是原因题,为什么会产生三角洲,这道题是什么样的问题会用什么措施,问题措施题,我们介绍的方法都是非常有用的,很多同学后悔说,张老师的方法我没有好好记忆。
那么还记得高考之前的模考班吗?在36大题第5问,我们特别讲到了黄淮海平原的问题,我们在讲中国的时候,我们划给各个地方的区位,华北地区是一个典型的缺水的地方,这个题问得稍微有点不清晰,典型的制约因素,如果说是自然因素的话,地理要素应该就是水分,但是它在华北地区所遇到的自然灾害全说出来,所以华北地区发展农业的最主要就是缺水。
第二个,华北地区会有土地盐碱化的问题,冬天可能会受到低温、冻害、寒潮的问题。
所以看看答案,首先就是旱的问题,寒潮,土地盐碱化,这其实也是我们这次考试的高考模拟的原题,非常吻合。
而且措施基本都是这样子的,那么你记得张老师讲过的,农业可持续的发展,从农业的生产条件、生态条件、结构、规模化生产等几个角度来答题。
我们看措施,完善农田水利设施和防护林体系,这个地方农田水利建设的话,其实就是农业的生产条件,水利设施怎么样?生产条件怎么样?生态条件怎么样?是否退耕还林了,是否防沙了。
第二一个,增加农民技术投入,发展节水农业,这是针对于水资源短缺和土地盐碱化来的,所有灌溉农业都会有一个问题,就是土地盐碱化问题,一个非常重要的就是推广节水技术,比如说喷灌、滴灌,这个是模仿以色列。
第三个是加大灾害的预防和监控,我平常讲过三大措施加一些屁话,那么那些屁话,无非就是对于一些防灾、减灾,加强监控,这些同学都会答上。
第四个是培养优良品种,也是符合我们治理盐碱化,治理盐碱化的话我们推广一些耐旱耐盐的品种。所以这个大题,而且我曾经说过农业是必考的,自然因素提出,然后答出对应的措施,按照以上所说就可以得分了。
我们回头看一下36题,我曾经跟大家说过,我们特别重视自然地理的答题的一个结构,同学们一定要注意答题的结构,各种类型的题怎么答题,答题角度在哪里?一定要脑子里面特别清晰,要把它记住答题的角度,要记住与地方结合,叫做因地制宜,因地制宜也是地理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要素,因地制宜,我们答题的结构不是万能的,没有万能的模板,有的同学说你给我答题模板我去背去,文科不是这样子的,没有万能模板,它要把你学到的知识用到另外一个地方,我们可以去模仿,可以因地制宜,把我的答题方式放在这个地方是不是可以,36题答题无论从答题结构和方式都不是很难。而且北京卷的题都是非常基础的,都是平时学习中的重点。
下面看39题,39题是比较新的地,也是和生活中结合的题,讲到绿地,当今社会强调宜居社会、园林城市,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和角度,园林、绿地,简述规划绿地的分布特点,非常新,但是紧贴时事。
这道题讲到分布,如何描述城市分布,如何描述地理位置,如何描述地形区分布等等,我们在模拟题,我们在西城考过可燃冰的分布,这道题其实它的结构,我们看这个图其实会觉得,很像北京的环形放射状,我们看一个地方的时候讲过环形放射状特有的交通布局方式,一环、二环、三环、四环,然后一些主干道向外放射的情况,我给大家稍微画一下。
像这样的话,基本上一个很典型的一个环形放射状格局,我们发现北京基本上是这样子,这个绿地的话不是沿着这个分布的?绿地起到一个隔离带的作用,这个分布特征,你要知道北京的环形放射状特征,如果这道题是张老师答,会是环形中心放射状,即中心成环形分布,沿主干道呈放射状分布。如果大家知道绿地都分布在哪儿的话,这个题你是可以写出来的。
环形放射状,当然这是一个非常专业的术语,这要在平原地区,全球最重要的两个城市,北京是模仿莫斯科,莫斯科处于东欧平原上,北京是处于华北平原上,非常好的位置。
我们看看39题第二问,这道题给同学们造成很大迷惑,张老师也觉得这道题提出得欠考虑,应该说出题方式可以再斟酌方式,它说简述绿地改善城市空气质量的原理,我们很多同学都在往原理上靠,大家都说绿地可以吸收尘埃、释放氧气、吸收二氧化碳的作用。
这道题问的是原理,其实这道题也是出题老师没有考虑到这个地方,就考的是绿地的作用,如果把改善城市空间空气作用写出来可能会更好一些,我们说原理的话,大家都想到城市风、郊区风,这样想答案的话,导致答案写得比较偏。
很简单,吸附飘尘、释放氧气、吸收污染气体,这个答案给得比较简单,没有往原理上想。
第40题,是最后一道题,也是我们认为非常有亮点的题,地理学科刚开始出现是描述,第二个就是地图,我们描述不清楚的时候就是地图,所以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现在地理的第三语言已经出现,是数字地图,数字地图将我们地理学科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很多同学说,我们高中学生,地理属于文科,到了大学地理怎么属于理科,不招文科生呢?因为数字地图涉及到很多计算机和数学公式的东西,数字地图比普通地图有什么优点,地理这门学科是有用的,它在现实生活中是非常有用的,尤其在互联网发展得非常发达的现在,我们去某个地方都会查怎么走,这些都属于数字地图的技术。
这些同学们都知道,但是组织语言可能想不到这些地方,普通地图跟数字地图,普通地图一般来说都是不好修改的,而数字地图的话,因为是数字,所以很好修改,我们做PPT,如果错了很好修改,这是它的优点,很快,很方便,它给了一幅图,旁边有查询两个字,数字地图可以快速便于查询,纸质地图没有办法快速查询。
数字地图还有什么好处?你一旦修改它的话,可以永久性储藏,改完以后可以永久性储存的,这也是它的优点,纸质版地图改了之后,原先的就要扔掉,还有数字地图可以便于互联网查询,我们可以把这个东西放到互联网上共享。
还有一个同学们要注意,数字地图可大可小,可以随时变换比例尺,可以随时变换成大比例尺,也可以随时变换成小比例尺,而纸质地图不可以。
我们数字地图可视化效果更好一些,我们数字地图做出来更美观,可以更加立体,而纸质地图是平面,美观没有那么好。
我们把这些总结一下,其实还是有很多可以达到,比如立体、平面的、可视化效果、随时查询、储存、共享。
我们看一下,信息查询和空间分析功能,它给了一个查询的框,你一看就有一个查询功能,第二个,互相交互功能,放在网上大家可以使用,第三个,数据更新比较快,还可以信息共享,我放在这个地方跟你共享,最后一个可视化效果特别棒。
那么我们平面地区可视化效果一般,我们立体地图可以不同角度,可以加入不同色彩。可能很多同学觉得自己写了很多,跟答案可能有意思相同的地方,判卷时候可以酌情给大家分,大家不用担心。
那么我们用这么长时间,我们把我们所有的北京卷的高考题讲了一下,整个是非常平稳过渡,还是非常注重基础的。
现在高二学生在想,我明年高考怎么样,我明年学习要怎么样,很多人觉得文科要背一背,这是错的,地理是文科中的理科,大家一定要注意,学习要抓早,不要快到高考了,说高考之后后半年再背文综吧,其实那是来不及的。
所以从暑期开始,从现在开始就树立好好学习,文综的东西是一个知识不断储存和累积的过程,给你们几点建议:
一,重大纲、抓主干。我们一定要重视我们的考试大纲,可以做一个什么事情,今年的考试大纲和明年的考试大纲做一个比较,哪些是还有的?哪些是删除了?哪些是重复出现的?哪些是又重新添加进来的?它不会无缘无故加入考试大纲。第二个要抓住主干知识。
二,重原理、抓过程。一定要知道里面原理是什么,比如水循环原理,比如风运动原理,比如等值线的原理,各种各样的原理,这些地方一定要注意;第二个要抓过程,我们要在过程中学习,这也是我们现在学习的一个方向,叫做探究式学习,在过程体会到地理学科的博大精深。
三,勤归纳、会比较。大家学习过程当中一定要时刻归纳和比较,我们给大家讲立体农业,给大家混合农业等等,这些农业的差别在哪里?有什么共性的地方?大家一定要比较,比较之后才会把很多东西学会。还有归纳,平时做的题一定要归纳出来。
四,多读图、勤思考。同学们一定要重视读图,一定要重视思考,我们地理语言是图,不是文字,我们平时要多挖掘隐含信息,后面有没有什么东西我没有读出来,在学习过程中我应该怎样避免这些、弥补这些。
五,重热点、有条理。一定要重视当年的热点,我为什么敢说今年考华北,为什么我敢说今年考奥运会?这都是今年的热点,这之间的重点事件要重视的。有条理是什么意思呢?答题的时候一定要重视地理的规范,要有理有据,很多同学答题是此地海水含咸,标准答案是此地的海水盐度很高,因为你不是地理语言。所以同学们在此要注意。
那么这样的话,我们做完了之后,这样整个题下来之后,我相信明年的你们一定会金榜题名的,相信考完的同学们可以放松下来,这是你们高中的一个终点,也是你们走向未来的一个起点。
现在高一、高二的同学们,如果你想把地理学好,请按照这个思路来学习。也希望高考的同学金榜题名,也希望明年的考生一帆风顺,谢谢大家。
点击进入:2012高考答案点击进入:2012高考试题答案交流
·2021年高考地理冲刺复习指南 (2021-5-26 11:28:39)
·2021高考地理学习方法:中国的地形 考前必过一遍! (2021-5-14 16:39:47)
·2021年高考地理选择题的十大方法 (2021-5-14 16:38:25)
·2021高考地理知识点:中国十大重要地理分界线 (2021-4-28 15:21:37)
·2021高考地理的答题技巧和应试策略 (2021-4-28 15:20:09)
·免费真题 ·模考试题
2022年上海高考作文题目已公布
2022年湖南高考地理答案已公布
2022年湖南高考生物答案已公布
2022年广东高考地理试题答案已公布
2022年湖南高考生物真题已公布
2022年广东高考真题及答案汇总
2022年浙江高考真题及答案汇总
2022年广东高考生物真题及答案已公布(完整版)
2022年浙江高考政治真题及答案已公布(完整版)
国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重庆 |
河北 | 山西 | 辽宁 | 吉林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宁夏 | 青海 | 新疆 |
黑龙江 | 内蒙古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