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各地都出现了一个怪现象,高招录取过程中,一位考生竟然能收到多封录取通知书,究竟是教育部门工作的失职,还是考生个人信息故意被泄露,怎样才能判断录取通知书的真伪?石家庄市第42中学靳主任告诉记者,识别假高考统招录取通知书并不难,考生可通过6种方式辨别真假。河北恒佳律师事务所路智广律师也提醒考生,个人信息外露给自己生活带来隐患,必要时可引入司法机构进行追责。
六种方式辨别录取通知书真假
一、考生可通过准考证号来查询录取结果。
7月中旬,河北省高招录取结果随各批次录取工作进度陆续发布。考生可通过登录河北教育考试院网站查询录取结果,也可通过高校招生网站查询录取结果,或拨打报考学校招生办电话咨询。如果考生通过这些方式查到自己没有被录取却收到了录取通知书,通知书肯定就是假的。
二、考生可从教育考试院高招办提供的录取学校名单中查询。
如果学校不在这个名单当中就说明该校不具备招生资格,通知书自然也是假的。
三、要注意高考录取的批次。
高考录取是按批次进行的,如果考生在本科录取阶段就接到某专科学校的通知书,可以确定是假的。
四、考生要核对录取通知书上是否是自己填报的院校。
高校招生录取工作是建立在考生志愿信息的基础之上的,只有考生填报的学校才有权录取考生。如果考生没填报的学校寄来了录取通知书,肯定也是假的。
五、考生的录取通知书上除加盖录取院校的公章外,还要注明“本校是教育部批准的具备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普通高等学校”字样,否则为无效通知书。
这一字样只能加盖在高考计划内招生的录取通知书上,不会出现在“成人教育”、“自学考试”等录取通知书上。一些学校的录取通知书还使用防伪技术用纸。
六、考生不要相信用钱买来的录取通知书。
根据国家规定,高考录取不得收取费用。各高校录取时要按录取程序来,所谓的“内部指标”都是骗人的。没有达到录取分数线的考生,不要相信花钱就可以买到录取通知书。
考生个人信息外露带来隐患引入司法机构进行追责
河北恒佳律师事务所路智广律师告诉记者”考生的身份证号、家庭住址、电话等信息属于个人隐私,一旦遭到泄露,会给他们带来一些不可预知的风险,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根据我国刑法和民法的相引入司法机构进行追责和单位,未经本人允许,不得披露上述信息;造成相应后果的,应当承担对应的民事和刑事责任;教育机构和主管部门存在泄露考生信息行为的,应当给予行政处罚。”
目前我国对个人信息的保护力度还不够,对大量泄露、出售考生信息的行为缺乏有效约束。国家有关部门应当完善相关信息管理制度,并在大量泄露考生信息的事件中引入司法机构进行追责,严厉打击泄露考生信息以及类似不法行为。
相关推荐:
·后高考时代!考生和家长谨防这些骗局 (2021-6-23 19:48:22)
·2021高考成绩达不到这个分数 冲刺一本大学有点悬 (2021-6-11 10:08:06)
·2021高考今将全部落幕 考后要注意这些信息! (2021-6-10 9:28:02)
·2021高考报名人数:河南第一 四川是江苏2倍 重庆超京沪 (2021-6-10 9:06:14)
·2021年高考结束后 我们最应该做什么? (2021-6-9 17:07:46)
·免费真题 ·模考试题

2022年上海高考作文题目已公布
2022年湖南高考地理答案已公布
2022年湖南高考生物答案已公布
2022年广东高考地理试题答案已公布
2022年湖南高考生物真题已公布
2022年广东高考真题及答案汇总
2022年浙江高考真题及答案汇总
2022年广东高考生物真题及答案已公布(完整版)
2022年浙江高考政治真题及答案已公布(完整版)
国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重庆 |
河北 | 山西 | 辽宁 | 吉林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宁夏 | 青海 | 新疆 |
黑龙江 | 内蒙古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