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高考录取已近尾声。记者调查发现,被录取却不报到的情况日益增多,一些名校也难幸免。有些考生在高考前就已拿到海外名校录取通知书,并决定到国外读书,却继续参加高考,填报志愿。这些学生是想体验国内高考吗?未必尽然。有的学生之所以这样做,据称是应中学和老师的再三要求,希望他们报考并填报志愿,为母校的一本升学率和名校考取率作出贡献。而且,对于这些学生,中学和老师还会把获得的奖励分一部分给他们。换句话说,就是利用这些准留学生的高考“剩余价值”。
这种现象的产生与严重,完全是一些地方的教育主管部门以高考牵线指标为重要考核依据所引起的后果。眼下,虽然我们将素质教育的口号喊得山响,但是,一到高考分数线公布的那一刻,无论是对学校还是对教师,考取了多少学生,才是王道,其他一切都是浮云。严格来说,这还不能称得上“考取”,而应该是有多少考生达到或超过高考录取分数线。此时,不管这达线的背后是什么,我们只考虑这数字了。既然这个数字是如此重要,那么,具体到学校与老师,就得绞尽脑汁去落实这一数字。于是,每年高考过后,几乎所有的学校都强调自己是获得了高考大丰收,更有甚者,同一个地方的两所学校、三所学校,竟然都会打出“第一”的广告。而如果细一打听,有的算应届生,有的算历届生,有的算体艺生,有的,将借读在外地的学生也算上,当然,外校也会同样操作。于是,数字就这样膨胀起来。显然,这些数字中,有相当一部分是重复计算的。这也就是我们在媒体中竟然看到高考状元竟然有“裸分状元”与“加分状元”的原因。
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也清楚,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的“考而不录”的学生了,无需多言,这一部分学生,是来“充数”的,所不同的是,他们不是“滥竽”。参加高考,对他们来说,仅仅是走一个过场,但是,对于学校以及当地主管部门来说,那就是与达本数有关,与政绩有关。2005年,山西省榆社县委常委会通过电视公开向全县人民道歉,同时宣布对榆社中学领导班子实行全员停职待岗。如此兴师动众,其根本原因就是,榆社县当年一共有1406名高考考生,本科上线人数为107人。与去年相比,考生人数多出近300人,但上线人数却减少了58人,为近年来最差的一次,在晋中地区所辖11个县里排倒数第一。由此可以看出,高考的达线人数排名,已经重要到何等程度!这种趋势,发展到学校,“考而不取”的现象,也就无法避免。但是,其危害却不仅仅是数字与责任,而会直接影响到高等院校的教学秩序。
“考而不取”的学生越多,高等院校招生不满的程度也就越大,而这些学生的“占坑”,又必然导致许多学生名落孙山。一边是想读大学却读不上,一边是考取了大学又不上,一边又是院校招生又空额。所以,“考而不取”的现象,危害多多。这一定要引起我们社会的高度重视。
相关推荐:
·后高考时代!考生和家长谨防这些骗局 (2021-6-23 19:48:22)
·2021高考成绩达不到这个分数 冲刺一本大学有点悬 (2021-6-11 10:08:06)
·2021高考今将全部落幕 考后要注意这些信息! (2021-6-10 9:28:02)
·2021高考报名人数:河南第一 四川是江苏2倍 重庆超京沪 (2021-6-10 9:06:14)
·2021年高考结束后 我们最应该做什么? (2021-6-9 17:07:46)
·免费真题 ·模考试题

2022年上海高考作文题目已公布
2022年湖南高考地理答案已公布
2022年湖南高考生物答案已公布
2022年广东高考地理试题答案已公布
2022年湖南高考生物真题已公布
2022年广东高考真题及答案汇总
2022年浙江高考真题及答案汇总
2022年广东高考生物真题及答案已公布(完整版)
2022年浙江高考政治真题及答案已公布(完整版)
国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重庆 |
河北 | 山西 | 辽宁 | 吉林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宁夏 | 青海 | 新疆 |
黑龙江 | 内蒙古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