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命题
统一命题
单独报考
您现在的位置: 考试吧 > 2021高考 > 高考资讯 > 高考动态 > 正文

高考作文模板化愈发严重 “高考体”非改不可

来源:考试吧(Exam8.com) 2012-11-3 14:23:30 要考试,上考试吧! 万题库
高考作文模板化愈发严重 “高考体”非改不可。

写一篇没诚意的文 得一个没诚意的分

高三作文怎就写得让人生气

  “这文字的东西也许还真是旧的好。等时间让刺眼的白柔化成淡雅的黄,等它褪去油墨气酿出真正的书香,那它也就真的完整了。有些东西旧了,没有回忆也有沧桑。”

  在教育部首都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举行的“高中作文与高考阅卷专题研讨会”上,清华附中语文教师徐慧琳引用的是一篇高中生日常作文中的几句,没有分数的打扰。

  读过,感动就在一瞬之间。

  这样的文章在她的教学中并不稀有。然而,在不少老师看来,考试中呈现的作文完全是另一种情形。

  “高三模拟考试,我负责作文组的复检工作,常常听到老师们的叹息声:又是一篇俗文!”何谓俗文?第一段提出观点,下面两三段举两三个熟之又熟的例子,似是而非的分析一下,结尾回扣一下观点。千篇一律,缺乏情感,毫无诚意。“学生写了一篇毫无诚意的作文,老师也给了一个毫无诚意的分数,平均下来40分上下。”北京五中教师李峰一脸无奈。

  而学生振振有辞:“这不是您教的吗?”

  “果然,我们教学生议论文的写作方法,不正是这个套路吗?若学生写得与老师教的方法不甚一致,我们就叫学生反复修改,回归了"正路",我们方松一口气。就在这样的规范中,学生写成了一个面孔。”

  “我很是惭愧,在提倡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今天,我们以高考之名,做着扼杀学生表达真情实感的傻事,却没有一种自觉!可似乎在内心深处,对高考作文42分的安全分数,我们师生又都不甘心,学了十几年的语文,高考作文就是一及格分,说给谁听,也是有些过不去的。”李峰说。

  高一,高二写得都不错,怎么一到大考,甚至高考,作文写得就让人生气呢!

“俗文”泛滥 思想噤若寒蝉

“高考体”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

  让李峰有想法的是一篇一模的考场作文,然而阅卷老师却只打了43分。“是不是一篇有诚意的作文?是不是一个有诚意的分数?”

  “古希腊神话中,身为人的伊卡洛斯,用石蜡凝成羽毛,制成无双的翅膀遨游天际,最终因过于接近太阳,翅膀在火光之中焚毁,伊卡洛斯如断翅的鸟儿,直坠海中,迎来他生命的终点。

  我想如果问他是否对这样的人生之旅抱有缺憾,他定然笑着摇头,因为他曾经飞翔于天际,倾听耳畔风的呼声,俯瞰过世间连绵的山脉,汩汩不绝的河流,甚至感受过太阳的力量和灼热。

  人的一生,重要的是过程而非结果。

  那条逆流而上,冲过浅滩,划过激流,绕过层层渔网,躲过水鸟追逐,最后冻僵在高原之上的鱼儿,也一定是含笑逝去的……”

  这样的分数会造成什么样的导向?为求安全,可能锁住每个人思想的翅膀。

  是啊,不用思考,无论什么题,都是统一的格式,哪几个人也都用得上,老师这样教,学生这样学,一劳永逸,何乐而不为呢?

  今年高考作文让人们关注的是,北京居然没有满分作文。

  “高中生作文的弊端在今年北京高考作文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千篇一律,大同小异,写得好的作文实在太少。考生作文中宿构、默写、套用的情况严重;模板化、程式化与假大空的现象更为普遍。这种“高考体”文风,甚至可以说到了非改变不可的程度。”北京大学中文系副主任,北京高考阅卷领导小组副组长漆永祥毫不留情地说。

  “教师给的结构模式代替学生的思路设计,无视学生的布局谋篇的思维过程,让他们往现成的框架中生搬硬套,造成千人一面的后果。”徐慧琳表示,不注重学生思维过程的分析和追踪,久而久之,学生的作文就会出现缺乏条理乃至思维混乱的状况。

“材料作文”风行 激活还是在压制个性

高考命题如何引领作文教学?

  “很有个性很有才气我们会给打一个高分的!”漆永祥说,“我们老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写。你要是写45分到48分的保底作文,那么你就出不来,你既然要写个性作文有特点的作文那么就要冒险,就要敢写。能不能发现这个作文是个好作文那是我们的问题,但是你不敢写我们永远也发现不了。即使批判一些社会的不合理现象,如果说的有道理,照样会给高分。

  “高考是为大学选拔人才,不是高三作文比赛,或者是高四升学考试。不审题立意随便写就能得高分,其危害性是这类学生进入大学后,就不会思考,不能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不会写学位论文。我们要特别强调的是:我们有决心扭转高考作文中的不良风气。对于假大空作文,不审题立意随便写什么都好的作文,以及模式化、套路化的作文,我们在今后的高考阅卷中,仍然会打低分,决不手软。”漆永祥表示。

  提倡并不足以让每个人有勇气接受。

  “现行的某些要求不但没有激活考生的创意,反而压制了考生的个性,使优秀考生噤若寒蝉,不敢、不能也不愿表现出自己真正的想法,”北京教育学院宣武分院中学语文教研室高中语文教研员周京昱认为:"材料作文"、"话题作文"这些莫须有的概念,若不是高考,考生也许一辈子都遇不到,然而这些对考生没有多大意义的概念甚至可能影响着他们的一生,这是不正常的。可惜这些年我们在形式问题上花的精力太多了,对真正具有心灵质地、情感质地、思想质地、语言质地的命题内容的深入探究似乎还未形成规模。”

  要想改变现状进而在命题上有所作为,怎么办?

  周京昱表示,我们应该早些追问:完全依靠现有的这套考查观念和命题术语能否选拔出真正的写作人才?能否引领中学作文教学向着正路坚定地可持续性地发展?

  “其实,我们出题大可不拘于形式。比如,我们出什么样的题让要上大学的青年热爱写作,让他们勤于思考、勇于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让他们热爱文化、乐于吸纳且敢于批判,让他们能够有意识解决生活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这些高中写作的本质问题,依靠形式上的"材料作文""话题作文"命题是解决不了的。改善高考作文命题,一要靠命题思想,二要靠命题语言,近期目标是不出那些让考生费解甚至让考生猜谜的所谓"材料作文",远期是研究确定出高校选拔人才的作文能力要素,围绕这些能力要素来命制具有区分作用的试题,而不是笼统的经验式的"能力考查"这么简单,也不是想当然地"防止套作"这么简单。让优秀学生无从展示甚至最终吃亏并且让一线教学缩手缩脚的作文命题,注定不会成功。”周京昱认为。

  编辑推荐:

  各地2013年高考报名时间及报名方式汇总

  2013年高校自主招生工作时间安排

  2013年高考大事件月历 高考每月事项早知道

  各地2013年高考空军、民航招飞简章汇总

文章搜索
万题库小程序
万题库小程序
·章节视频 ·章节练习
·免费真题 ·模考试题
微信扫码,立即获取!
扫码免费使用
国家 北京 天津 上海 重庆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宁夏 青海 新疆
黑龙江 内蒙古 更多
高考栏目导航
版权声明:如果高考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800@exam8.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高考网内容,请注明出处。
免费复习资料
最新高考资讯
文章责编:wuxiaojuan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