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命题
统一命题
单独报考
您现在的位置: 考试吧 > 2021高考 > 高考经验 > 报考经验 > 正文

经验分享:准备赴港校读书的九大注意事项

来源:网络 2012-11-13 14:50:09 要考试,上考试吧! 万题库
叮嘱一:想清楚自己要什么,彻底研究选择的优劣利弊  你为什么来香港?从毕业后的角度看选项:  A. 以香港为跳板,毕业以后出国深造,为了那张“引以为傲”的绿卡而来。  B. 为所谓“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

  叮嘱一:想清楚自己要什么,彻底研究选择的优劣利弊

  你为什么来香港?从毕业后的角度看选项:

  A. 以香港为跳板,毕业以后出国深造,为了那张“引以为傲”的绿卡而来。

  B. 为所谓“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而来(这点即留指在香港工作生活)。

  C. 只是为了比内地大学更好的教育而来,不在乎今后在香港还是在内地工作。

  D. 阴差阳错来到香港。(今年选D项的新生应该不会很多)

  请先摸清自己的愿望,因为不同的选项,在大学中奋斗方向就会相差很大。

  一些同学明确告诉我想要出国,但却对“美好”的国外生活了解不深。

  我只想说:请你们多查些资料,多向知情人问问,最重要的是在大学中有机会多出去走走,例如参加“Work and travel in USA”,或选择到北美上一上暑期课程,或争取交换生机会,将优劣利弊研究清楚,对“绿卡”意味着什么有个真正预期,做出自己认为正确的选择。

  在大学中一定要抓紧练好英语(听说读写),增加词汇量,不然,今后在外国的生活很可能举步维艰。商科同学毕业后马上出国读MBA不太现实。

  有句非常俗的话,要想读好MBA,一要工作经验,二要钱。学费高自不必说,至于工作经验,史玉柱说过,如果没在工作中遇到挫折,是学不到MBA的真谛的。而且,在MBA的竞争中,我们不占太大优势。

  也许更多同学会选B项。内地学生如能掌握好两文三语,有较强综合素质,找工作相对容易。如不能较本港学生突出很多,由于工作签证需要4~6周的时间,雇主更乐意雇佣本港学生。

  生活方面,内地毕业生无法租廉租房,无法购买居屋(经济适用房),刚毕业那几年生活可能会痛苦一些,生活水平总体不如内地大城市。如果要领取香港永久性居民就必须注销内地居民身份。

  至于C项和D项,就要在大学阶段,多接收来自各方面的讯息,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归宿。

  转一位学姐的话:对学习方向要提早规划,尤其是副修方面,如果想副修,就早点做好准备,否则会发现自己修了太多一时兴起感兴趣但没用的课程。

  说了这么多,就想告诉大家,来港前要明白自己希望什么,对未来有充分了解和准备,做一个“informed decision”。

  叮嘱二:千万不要抱着“来港后自然学好英语和粤语”的想法,也不要担心“英文教学”不适应

  香港不像想像中有良好英文环境。生活中用中文更多。即使工作,同事间口头交流仍然是混合中英文(整句话大意用中文,但个别词语用英文)。如果你不会粤语,生活中本地人更愿意用蹩脚普通话与你交流。在学校,除了上课用英文(小组讨论时,仍然基本上用混合中英文)。有些学长感叹,好像英文只在专业词汇上有些进步,其他反而可能倒退。

  英文教学不容易适应?如果适应能力较弱,建议在开学前或学期前期,用大量英语材料(包括听力和阅读)轰炸,坚持每天听多一些,看多一些,就会慢慢适应。坚持学习和练习是在大学中胜利的法宝。

  那是不是利于学好粤语?也不一定。有些同学四年后仍无法用粤语交流,很大原因是在香港会说普通话基本上能保证生活,虽然可能不方便。

  来港后英语和粤语并不是自然学成,更要靠努力。可以多修一些英语口语交流课程(虽然有可能拉低总成绩),或多光顾语言自学中心,利用资源,或参加他们举办的免费英语培训班。多听CNN、BBC(一般可通过宿舍有线电视看到)。粤语问题,北方同学问题严重,应该多向香港朋友或同房、广东等以粤语为母语的朋友请教。

  还是用那句老话作为这部分总结:Practice makes perfect.

  叮嘱三:成绩重要,但不是惟一;成绩虽不是惟一,但还是非常重要

  在香港的大学生中存在两个极端,一种成绩非常好,但社会活动空白;另一种是社会活动超级丰富,但成绩却少得可怜之人(前任中大学生会的一个会长就因为成绩过低而遭学校开除)。真正受雇主欢迎的是双方面都强的学生。

  对叮嘱的前一半在叮嘱四中还会进一步说明。这里主要阐述后一半内容。在学校,GPA无疑对于报名参加各种大型活动有很大影响。如前面提到的Work and Study in USA,还有各种实习机会,报名参加某些高级进修班,甚至转系转专业,GPA都可能成为拦住你“美好前程”的一道屏障。一般最低要求是3,一些是3.3,如果报名人多,GPA相应就会水涨船高。毕业找工作同样如此。毕业时,学院学系会根据你主修成绩GPA拉正态分布曲线,评给你相应的“毕业学位等级”,一些大企业只有看到“乙等一级”以上的荣誉学位等级才给面试机会。

  用一位学姐的话作为这部分总结:只要成绩能保持在学系前10%之内就可以了,不用死命想争第一,多花一些时间丰富自己的人生。

  叮嘱四:不要整天窝在宿舍“颓”,多走出去,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但不要只顾着娱乐休闲

  来到一个陌生世界,想躲在比较安全的宿舍,不想出去,这种心理很正常。在宿舍打游戏、写博客,睡觉、看书,完全可以打发空余时间。这是你想要的大学生活吗?大多数同学回答不!。可照前几年经验看,到了大学两星期没出校门的人还挺多。

  毕业后终究要走入社会。大学作为走入社会前的演练阶段,要起到过渡和缓冲作用。香港社会总体不算复杂,但由在学校享受各种支援的状态,马上走入孤身一人奋斗的情境,会有冲击。

  现在回到第三条叮嘱中留下来的问题。在学习之外可以做哪些事情呢?

  上庄是一个手段。在香港的大学中,学生社团被称为“庄”,成为管理层的一员,叫“上庄”,管理层叫“庄员”。注意,并不是仅仅加入社团,而要成为管理层之一。上庄决非只有学生会一个选择。各种兴趣团体,如天文学会、棋牌学会等,都是不错的选择。只要不是加入一个“颓庄”(即一年到头不举办活动的庄),那你一定会在其中有所收获。学会全面考虑活动可能存在的方方面面的问题,学会与外界打交道(如拉赞助,或是为活动进行“营销”宣传时与大众的交流),与其他庄员成为好朋友,粤语提升...

  或者可以加入义工组织。不仅校内有,校外也有。我们享受了香港纳税人提供的资源,自然要回馈香港(不要认为每年缴纳的学费是被香港政府、学校“侵吞”了,香港大学生每人每年的培养成本高达20万,香港政府每年仅因一个大学生就要动用10万左右税款)。对了解香港社会现实也很有帮助。本博客圈圈主黑色了望就为大家做了很好的示范,详情请看http://blog.sina.com.cn/u/3e4504dc01000ada。

  其他方面,短途旅行,出field trip(香港的大学常用语,中文译为“实地考察旅行”)都是很好的课外生活。不过如果仅是为了sightseeing,旅行未免有些对不起花的钱。对于商科同学,也可以看看本地的经济结构、经济发展水平、商铺的营销技术(包括陈设、广告等等)诸多方面的内容。归结一句话,时时 “keep an eye on what you are learning and concerned about”。

  不过,要注意这些活动与学业间的平衡。请你再读一遍第三条结尾的那句话。

  第四条总结,让自己走出宿舍,走出校门,走入社会。

  转一位毕业学姐给大家的人生规划建议:

  第一年:以适应环境为主,广泛接触不同事物,结交朋友。尽量把自己沉浸到校园及社会文化中;

  第二年:专心读书,也积极参加课外活动。一方面多阅读,多思考,多与教授和同学交流。另一方面根据兴趣参加一两项有意义活动。校园里有许多选择:义工队、天文学会、投资管理学会等,各适其适,从中还能交到志同道合的朋友。

  第三年:初步确定毕业后的方向。想往欧美升学的同学,应该着手准备GRE、IELTS、GMAT、TOEFL等考试,也可以找教授寻求意见;希望工作的同学争取多些实习培训经验,世界500强公司是很好的选择。

  第四年:勇往直前,全力冲刺。找工作不能有侥幸心理,要先搞清楚自己的喜好、强项及限制,在面试中累积经验。要到外地升学的同学更要稳扎稳打地把重要的考试都把握住。

  叮嘱五:不要忽视了“人脉资源”。

  与内地比较,香港处理公事“关系”不太重要,不管是谁,只要他负责掌管,就要平等对待。这里的“人脉资源”并不是指利用职务之便为你开后门。举例说明我想表达的意思。

  第一例:有个学长,上学期修了本校财务学著名教授郎咸平的一门课,他的课要求做一个大型project(研究计划),这位学长和郎教授反复商讨,被“发回重审”五六次后,终于做出让郎教授满意的出来。最新消息说郎教授已将他的最后论文推荐到某知名杂志发表(这一举动用处多大,大家应该了解)。

  第二例:一个已毕业的学长,到某家公司应聘时,以某种方式提到与郎咸平交情不错(对不起,又是郎咸平,本人还是对中大商学院比较熟悉一些);应聘公司说,如果你能请郎教授出来和我们共进晚餐,这份工作一定给你。结果郎教授答应了这个请求。后来故事发展就顺理成章了。(这个例子是听学姐说的,她说是郎教授亲口说的)

  第三例,今年4月底,一位朋友给我打电话,说有一个在内地的短期工,要求会说普通话的商科学生,她问我愿不愿意做。这份工是一个为内地某公司做的全体员工培训计划,而我只要做一下助教就可以。全程的食宿交通费不用自己出钱,还得到了12天5,500元的报酬。

  人脉资源通过正常渠道也能发挥作用。教授或长者的经验是我们无穷的财富(这也是香港大学一般都开设学长计划的原因),而他们对我们的赏识,一封推荐信,就为我们铺平今后的道路。对朋友来说(恋人除外),一定要培养好感情,是那种真诚、纯洁的感情,不仅有求必应(当然是正常要求),说不定什么时候你不求,他就会在背后默默助你一臂之力(我自己就遇到,就不向外公布了)。

1 2 3 4 下一页

  相关推荐:

  2013年高考各科第一轮复习指导汇总热点文章

  名师指导:2013年高考各科复习方法大全

  2013高考复习指导:尖子生的十个好习惯

  名师指导:2013年高考答题应把握十项原则

文章搜索
万题库小程序
万题库小程序
·章节视频 ·章节练习
·免费真题 ·模考试题
微信扫码,立即获取!
扫码免费使用
国家 北京 天津 上海 重庆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宁夏 青海 新疆
黑龙江 内蒙古 更多
高考栏目导航
版权声明:如果高考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800@exam8.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高考网内容,请注明出处。
免费复习资料
最新高考资讯
文章责编:songxiaoxu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