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究竟应该怎么写?调查显示,有77.2%的学生认为写作文是有固定套路的。然而,在昨天举行的第二届新解放教育讲坛上,上海高考语文阅卷负责人周宏指出,套路文章从来没有得过高分,一般只能给到二类卷,52分以下。周宏表示,应试作文同样鼓励创新,建议学生放开胆子,写有品位、有真话、有说服力的文章。
第二届新解放教育讲坛,由市教委和解放日报报业集团联合主办,新闻晚报、中文自修和大同中学承办,讲坛主题为“作文的功能”。本届讲坛同时也是第26届上海市中学生作文竞赛的一个环节。
调查显示
作文课沦为套路作文教学
组委会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近一成学生表示,作文课没有用,作文要靠天赋,学不来;近六成学生表示作文课有一点用,但对自己帮助不大;只有三成学生表示“很有用”。值得关注的是,有77.2%的学生和57%的家长认为写作文是有固定套路的。
写作程式化一直是中学生作文的不足。很多学生作文总是有相似的开头,然后提出所谓的中心思想,还有立意,最后作一番总结,完全套路化。近一半的学生表示:写作只能含蓄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超过两成的学生明确表示“写作不能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
作文最大特色是“我手写我心”,但是调查发现,目前作文课沦为“套路作文教学”指导学生如何吸引评分者的眼球、如何使用所谓“妙语佳句”使文章增色、写“安全保险”的文章等等。从老师布置的作文练习到考试作文,学生总能从手边的“参考资料”中找到范本,将其“改头换面”。
专家释疑
误区:语言美就是好作文
“写套题作文,你将越来越没有市场。”多年担任上海市高考语文阅卷中心组组长的周宏昨天在讲坛上表示,在高考作文中,套路文章从来没有得过高分,60分以上是不可能的,大概是二类卷,52分以下。此外,很多语文老师认为,语言好的文章就是好文章,以为写作文就是展现自己的文采,“其实华而不实的作文特别讨厌,就是用华美的语言和所谓读的一些书来掩盖自己思路的混乱。”
周宏表示,现在很多学生和家长有误解,认为应试作文不能创新,不能说有个性的真话,甚至不能任意选择文体。误解的缘由是对高考作文评价标准了解不足,认为应试作文有其特有的标准,这个标准不同于平时好文章的标准,是狭隘的,保守的,如果违背了应试作文的标准,就有可能惨败于考场。
周宏透露,现在高考作文阅卷中,趋同性太强,就是中间分数太多,背后的原因正是因为套路文章太多了,当然只能得中等分数。
秘诀:写独特、个性之文
论坛上,教育部语文出版社社长、知名教育学者王旭明和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上海市文联副主席叶辛都提出,当下中国的语文和作文,最缺乏的是“真实”。无论是文学作品,还是作文,都要说真话、有真情实感。“其实,上海高考作文的评分标准是八个字:开放、灵活、包容、多元,鼓励学生的写作从形式到内容都有自己的个性,灵活多元。”周宏透露,曾经有一些被某些老师认为是根本不像样的文章,高考作文评分时被判定为一类卷,“这些作文写得胆子很大,用反讽的手法评价当今的社会现实,整个文章如果不仔细读的话会误以为庸俗,但是这真的是很会写文章。”
周宏介绍说,上海高考作文的基本要求是三句话:说真话,说人话,说独特的话。首先是说真话,但不是什么真话都能得高分,必须说的有说服力。“真话也是有等差的,一种真话是有智慧的,一种真话是太过于自然流露的,这是有高下之分的。”周宏指出,说真话的文章绝不可能不及格,上海高考作文从来没有零分作文,评为不及格也非常谨慎。
什么样的文章能得高分?周宏回答说,是独特的东西。写趣闻,或者有情趣,或者有意趣,就是好作文。他建议老师大胆教学,学生也能放开胆子,写出有品位、有真话、有说服力的文章。
编辑推荐:
·2021年高考语文全国乙卷试题分析 (2021-6-8 17:55:18)
·2021年高考语文试题评析(全国乙卷) (2021-6-8 11:20:55)
·2021年高考语文解析:四个关键词解析语文卷 (2021-6-8 11:08:59)
·2021年高考语文试卷释放哪些改革信号 (2021-6-8 10:51:17)
·2021高考语文试题:春风化雨 讲述高考育人故事 (2021-6-8 10:23:22)
·免费真题 ·模考试题

2022年上海高考作文题目已公布
2022年湖南高考地理答案已公布
2022年湖南高考生物答案已公布
2022年广东高考地理试题答案已公布
2022年湖南高考生物真题已公布
2022年广东高考真题及答案汇总
2022年浙江高考真题及答案汇总
2022年广东高考生物真题及答案已公布(完整版)
2022年浙江高考政治真题及答案已公布(完整版)
国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重庆 |
河北 | 山西 | 辽宁 | 吉林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宁夏 | 青海 | 新疆 |
黑龙江 | 内蒙古 | 更多 |